吕不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管仲
谋人家国、贪天之功为已有;肝胆相照、喜遇明主展才华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2]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 “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3]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赵国阳翟地方人。他家世代都是商人,到了父亲吕不韦时期,更是在各国之间往来,贩贱卖贵、十分精明,因而家中较为富庶。但见着朝中官员们出行那种前呼后拥的威风和颐指气使的权力,心中总是羡慕不已,觉得商人不如官人,由此产生了弃商从政的念头,苦于自己虽有商人那种智术,却没有官员那种学识。有一天偶然之间见到一个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的年青人,打听之下,才知是秦王派来赵国作人质、太子安国君的儿子、秦昭襄王的孙子嬴异人。毕竟是世家商人的后代,忽然灵机一动,这难道不是一件稀世绝妙的大生意吗?便急忙走回家与父亲商议道“耕田种地的利润最多有几倍”,父亲说十倍,又问“贩卖珍宝生意呢?”“也只有一百倍。”“假如扶助一个人当上了国王,这个获利又有多少倍?”父亲笑着回答道“它的获利当在千万倍甚至无法计算”。可当父亲问他这是什么意思时,吕不韦只是兴奋不已却不作回答。
就这样,吕不韦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异人身上下功夫,结交此人。必须先要打通监管他的官员公孙乾,为此,先奉上公孙乾一百两黄金,并常常请来吃饭。当公孙乾问需要帮什么忙时,不韦道“我只是想和秦王的孙子交个朋友,今后去秦国做生意时好有个照应。”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不需要汇报、请求上级,何况自己从中得了别人的厚礼,因此便满口答应,而且还自办了酒席,请来吕不韦与王孙异人,使他们互相熟悉。一来二往,两人关系密切,无话不谈,这时吕不韦对异人说道:“你的爷爷秦王已经老了,而你父亲又有二十多个儿子,现在还没有确定立谁为世子的继承人。你父亲所喜欢的妻妾中只有华阳夫人最得宠,而她又没有儿子,自己何不赶紧回国,专门孝敬华阳夫人,请求做她的儿子,这样一来,爷爷死后,父亲做了秦王,你就会立为太子,将来还怕当不上国王吗?”异人流着眼泪说道“我现在的处境,那里还能存这非份的念头呢,只是想到不能回到自己的故国就心如刀绞,可又没有什么办法做到?”吕不韦再说道:“这样吧,我家虽然贫穷,也愿意花费千金,去劝说你父亲和华阳夫人,好救公子回国如何”,异人十分兴奋,说道:“如果按吕君说的那样,我能得到富贵,当与君平分共享,决不食言。”由于对异人看管得十分严厉,每次都是公孙乾亲自监视,这一次商议是借着上厕所之机而进行的,虽然如此,还是引起了公孙乾的怀疑,盘问吕不韦道:“你们在说些什么,可不能有不轨的行为而连累我呢?”不韦回答道“我在询问公子关于秦国宝玉的价钱,你看,我还拿来公子的玉佩在观赏,并准备借回家去给父亲鉴别和对照一下优劣,看看是秦国与其它地方的有什么区别,好在哪里。”其实,这块玉是异人父亲送给儿子的信物,吕不韦向他索取要来,准备去秦国找人时的证明,公孙乾哪里会想得这么深,何况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软,便不再怀疑了。
为了经常接触异人与消除监管者的怀疑,吕不韦还送给异人五百两黄金,使得他有钱买通左右、结交朋友,如此,公孙乾和他的手下都得到了异人的金钱,大家将他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亲密而不怀疑。另外,吕不韦又用五百两黄金在各地购买了一些珍贵、稀有,女人们喜爱的闺中物品,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以异人的名义进献给华阳夫人。他知道,要想见到尊贵、漂亮的太子夫人,必须先有她的亲信引见,否则是见不到人的。这个精明无比的商人,在来时就将异人家中的情况摸了个底朝天,知道夫人有一个姐姐,也嫁在秦国,并且同住在京城咸阳,且离王宫不远,问清地址后,先用钱买通看门人然后进见并献上礼物,说是异人孝敬姨娘的,并说公子日夜思念父亲和夫人,说自己从小失去母亲,华阳夫人就是亲生母亲一样云云。同时还说现在公子的生命也很危险,原因是秦国屡屡进攻赵国,赵王几次差点将他杀头,好在众大臣和百姓齐声保奏、才留下命来,所以更加想回国。姐夫人又问道,这些臣民为什么要保他呢?吕不韦随机应变的能力非常强,立即回答道:“王孙这个人非常的贤孝,每遇太子和夫人的生日或逢年过节,都要斋戒沐浴,焚香向着秦国的方向跪拜,祝愿父母健康长寿,赵国的人谁都受到感动,我也是被他感化才不辞艰险、跋涉千里。更何况公子又尊贤好学、官员大臣、文人学士都与他友善,谁都知道公子贤明孝道,大家这才都保他呢?”
吕不韦说道“虽然公子今生今世难以亲自侍候、孝敬父母,但将这些薄礼献上,借以表示自己爱父母的心意,还说,我姨娘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她就像我的母亲一样亲”。这番好话,说得如此悦耳动听,她非常高兴,便立即带着吕不韦去见自己的妹妹。从姐姐口中说出来的好话可信度不但高,而且力度也很大,使得这位华阳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抱着她的姐姐兴奋地哭道:“虽然我不能生育,却有了这样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一定不能亏待她”。
就在安国君亲密温存她的时刻,夫人却流着眼泪说道“贱妾虽然得到太子的宠爱,却不幸没有生育儿子,看你那几十个儿子中只有异人最贤良聪慧,大家都赞了绝口,我想将他作为自己的儿子,那么这一生就有了寄托,不知太子能否将孩子作为世子看待。”在太子心中,谁都是自己的儿子,既然如此贤明,何不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呢?又能讨得美人的欢心,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便立即回答道“这是自然,爱妃不必担心”。为了表示自己立异人为世子的决心和真诚,也使得美人放心,将誓言记刻在玉石上,并将玉石劈为两半,夫妻二人各执一半,这一夜,华阳夫人使出混身解数,使得丈夫舒服万分。女人的能量真是巨大,这件通天的大事就这样被吕不韦解决了。从此以后,太子便在父亲面前设法使儿子早日回国而不遗余力地进言,这是品不韦走好的第一步。
由于条件还不成熟,秦王没有同意,太子便找来吕不韦商议道“我想尽快使孩子回来,先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吕不韦回答道“既然太子真心为公子着想,我哪怕卖尽家产,不惜千金来买通赵国的专政权贵,一定救世子回国,决不食言”。太子夫妇大喜,十分感谢,拿出五百两黄金要吕不韦转交给儿子,以作送礼结交费用,还送给吕不韦黄金一百两,并且当面表态,将来任命他为儿子的师傅,要他尽快落实这件事,越快越好,这是吕不韦走好的第二步棋。
吕不韦这时将自己所干的事情和定的计谋告诉了父亲,他十分高兴,眉头一皱地对儿子说道:“仅能取得富贵还不算,重要的是如何能取得别人的天下,这才是最上智的举措呢!”吕不韦听来灵机一动,自己前些时期从邯郸娶来一个妙龄少女,能歌善舞,十分漂亮,已经怀孕近二个月了,不如现在想办法献给異人,以后他做了国王,必定立儿子为太子,那秦国的天下不就是姓吕的吗?打定主意后,便请来異人和公孙乾二人吃晚饭,酒席十分丰盛,并且唤来美姬作陪,歌舞助兴。美人还时不时转动美目向二人敬酒,“酒不醉人人自醉”使得两人神魂颠倒,公孙乾高兴得当场喝醉了,而異人长期未接触女人,这一下见如此美女,真是目不转睛,魂不守舍,心念大动,便酒后吐真言地对不韦道:“先生你就可怜我在此孤单寂寞,不如请将这美人儿赠给我吗,需要多少钱都愿意奉送”。吕不韦故意发怒道“我一番好意请客,并让妻妾作陪以示尊敬之意,想不到你竟想夺取我心爱的美人,这是什么样的道理呢?”羞得異人颜面全无,慌忙向吕不韦下跪道:“我这是出自真心,酒后狂言,请先生原谅”。吕不韦见时机成熟,便不再推托,赶紧扶起異人说道“我为了谋划你归国,千金的家产都花费一空,也毫不吝惜和后悔,难道会不舍得一个小女子吗?只是她年幼,十分害羞,待我劝说并教导后立即奉送给公子”,等他们走后,对赵姬道“秦王的孙子十分喜欢你,向我求你为妻,如果一生跟着我,只不过是一个商人的妻子而已,嫁给了王孙,将来他做了国王,你就是王后了,那样强过商人妻子何止千万倍,假若腹中生的是男孩,便就是太子,我和你就都成了国王的父母,这样的高贵荣耀还有谁能比得上呢,希望你按照我的计划行事,千万不可泄漏。”赵姬见異人年青雄壮、一表人才,更兼有这样的大好处,虽然表面做作一番,但心中十分高兴。不韦便在第二天送给異人成亲,这就是他走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三步棋。
因为孩子是正月所生,因此取各为嬴政,夫妻俩在赵又过了三年,孩子也三岁了。这年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十分紧急,如果赵王迁怒于人质,将異人父子杀了,那真是“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前功尽弃,吕不韦决定提前行动,倾家荡产,尽力一搏,帮助異人逃回秦国。便狠心将全部家产变卖,共得六百斤黄金。用三百斤贿赂南门守军将士,一百斤送给公孙乾,当晚请他前来吃饭并将其灌醉,異人混入仆人中,谎称回老家避难,从南门守城将士中逃了出去,来到了督战的秦王大营中,这就是吕不韦最关键也是最后的第四步棋。至此,凭着自己的精心策划,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剩下来就是坐等胜利果实而已。
这时的秦昭襄王年已七十岁,由于连年征战,过于辛劳,这一年的秋天便逝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孝文王,他在除丧日后的一次宴会上突然身亡,当时人们认为是客卿吕不韦为了使子楚迅速登上王位而暗中毒死了孝文王,但因为是即将为王的子楚的亲信,谁都不敢说这话。異人顺顺当当地当上了国君,号为庄襄王,嬴政立为太子,赵姬为王后,吕不韦任相国,他的俸禄、封地是河南洛阳十万户,真是富比国王,光宗耀祖,权势无人可与之匹敌。
吕不韦为了改变自己商人不佳的名声,也学着当世的孟尝、信陵、平原、春申四君那样设馆招揽食客达三千余人,庄襄王異人即位三年后便开始生病,吕不韦与王后私通,重温过去的恩爱,等到嬴政十三岁的时候,秦王在服了吕不韦所进的药后不久就死了。他便扶助嬴政即秦王位,实现了篡夺秦王天下的目的。此时被秦王,也就是自己的儿子尊为尚父,真正是权倾中外、威震朝野,父亲死时,四方官员前来送葬的连道路都挤得水泄不通,比几任秦王的葬礼还隆重,而他与太后更是真夫妻一般。
秦王一天天长大,虽然自己与太后情好日密,但也害怕被少年天子发现,可是太后淫心越来越旺,不韦闻知街市上有一个名叫嫪毐的无赖恶棍,阳具不但大,而且性欲特别强,为了避祸,便将此人假阉割后送了宫中,这一下太后十分中意,可问题也随着来了,一是此无赖借太后权势狐假虎威,甚至公然对人说他是当今大王的假父,而且为非作歹,人人怨恨。二是与太后私下生了二个儿子,并阴谋暗中杀害年青的秦王而立自己的儿子为王,此时秦始皇已经二十六岁了,有人向他密奏了此事,而嫪毐也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便举兵叛乱。虽然很快平定了,但事情牵连到吕不韦,便将他削去了官职,回到封地河南去了。不久,秦始皇还是下决心,将吕不韦严肃处置,诏书中这样写道“你有什么功劳而受封十万户、官居相国,与秦国有什么亲,受封为尚父,秦国对你的待遇可算是太厚了,可是嫪毐的大逆不道,犯上作乱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我不忍心诛杀你,叫你回封地去,可还是交结各国诸侯和官员,图谋不轨,应该到蜀郡的郫城小地方去反省吧。”吕不韦看后大怒道“我倾家荡产扶立先王,而你又是我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这样地无义也”。过了一会儿,又叹息道“我以一个商人的身份,阴谋夺取别人的国家,奸淫他的妻子,谋杀其国君,这等事天都不能容,即使今天死去,也已经是晚了”说完,便喝毒酒自杀身亡。一代大奸商,最大成功者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与吕不韦的事业一样地辉煌,但结局都很好的齐国的相国管仲,因为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形象,所以名义双收,经久不衰,他的作为又如何呢?不妨来了解一下,以便从中获得教益。
管仲,又名管夷吾,春秋时期齐国颖上人,少年时家中很是贫穷,但却好学不倦,成年后更是学贯古今,才压圣贤,真正具有经天纬地的韬略、匡世济民之雄谋,由于家庭太过困难,常常做出一些连常人也难以理解的小人行为来,如与好友鲍叔牙等人一道做小本生意,搞贩卖时,总是不经大家同意,先就多拿多得,其他人都心怀不平,而鲍叔牙却替他解释道“管仲并不是贪这点区区小利,实在是家中穷了,多拿的这部分也是我自愿让给他的。”管仲曾经被征调为士兵派出作战,还担任过小小的领队职务,每次上战场,他都畏缩在后面,等到退兵时,却又积极地走在前面。大家都笑他胆小怕事,而只有鲍叔牙向大家解释道“管仲家中有一个病残的老母在堂,需要他奉养,哪里是怕死呢?”并且还经常在生活上接济这母子俩,管仲十分感叹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从此两人成了生死之交。可以说,管仲后来的荣华富贵甚至生命都是在鲍叔牙的努力下换来的。
管仲和召忽担任了齐国公子小纠的师傅,而鲍叔牙一人担任了公子小白的师傅,当着国内大乱,国王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孙白便从各自出奔的国家赶回来争夺王位,管仲为了使子纠得到,竞在路上用箭射小白,幸而未死并抢先接任了国君之位,号为齐桓公。因此管仲便成了桓公切齿痛恨的第一个大仇人,但在鲍叔牙的极力劝说和推荐下,桓公不仅没有杀他,还任命他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并且尊称为仲父,一切军政大权全由他掌握,从此,管仲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谋略,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春秋五个称霸的第一个国家与霸主。
管仲由于先前贫穷,因此时刻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后来担任了相国这样的高官,功利主义思想还是十分浓厚,所以生活也豪华,可是却有一点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王权是至高无上的,只能为它服务而不能削弱,更不能有非份之想。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应该小心谨慎地行使着权力。更知道齐桓公之所以放权,一是利用他的才干治理好国家,二是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作为国王,好尽情地享受,为此,管仲在桓公的生活上从不加干涉,就连竖刁、易牙、卫公子开方三个野心勃勃的小人潜藏在桓公身边,为了使得他生活得舒适安逸,也从来不加提醒和斥退,直至自己将死之际,当桓公问及用三人代替他为相国时,才提出三人不可为相和留在身边的危害性。可以说,管仲谋国保身的本领令人佩服,但也由于过分地自私,对阴谋家没有及早地处置,使国家发生大乱并从此衰弱下来了,这是管仲最大的败笔之作。可是他作为一个由穷困到富贵,由平民到高官,一生风平浪静,深受领导信任的那种为人处世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点 评
吕不韦与管仲,在事业上都创造了无以伦比的辉煌,而在谋官的手段上,吕不韦比管仲还要高明,一个是典型的商人世家,而另一个则是贫穷的学者。商人处处精打细算,贪财是他们的本性,因此办事十分精明,凭着敏锐的职业感,能够不失时机地抓住商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可以倾家荡产甚至连妻儿子女也不顾地奋力一搏,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所以说,商人在市场经济中,绝大多数人都能获得成功,但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自私自利,前瞻性差,所以往往没有好的结果。
从吕不韦创业的经历来看,全是自己一个人单抢匹马,其智商之高、运筹之精妙,无人能及,如果处在同一件事情上,可以说管仲也不是他的对手而甘拜下风。这是因为管仲是在鲍叔牙这个铁哥朋友的全力帮助下才成功的,但有一点,吕不韦是无法与管仲相比,那就是高明,什么才是高明呢?眼光远大,做人、办事能从全局和长远利益考虑,不受一时一地的得失而迷失方向,能充分利用知识,他人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所以说,一个人如果具备商人的精明,学者的高明,那他就能够所向无敌、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吕不韦,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商人那固有的贪利劣根性导致的,并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错误做法,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名重盖主。士农工商,过去商人的地位低下,为了改变自己在人们中所鄙视、瞧不起的形象,吕不韦招集天下文人,为他写了一本集政治谋略、社会关系和人物的书,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吕氏春秋》,这样一来,便将王权压了下去,雄才大略的青年帝王心中自然不平衡、不满意,矛盾必然扩大和产生。聪明的做法是以领导的名义出版,自己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编者或组织者,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就会获得领导的喜欢和栽培。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二是功高震主。一个在几任领导下面担任重要职务,而且建立了不世的功绩,本应该急流勇退才是上策,可是却贪恋权势,使得资历浅的年青领导人总会觉在你在位使他“如芒刺背”,很不舒服,并且觉得自己的名声、地位、权力都受到了威胁,因此必欲去之而后快。明智的做法便是自我削职减权、态度谦虚,特别是在人权和财权上不能自作主张,而应该归之于领导,否则,领导难于忍受,机会一到就会对你下手甚至判刑坐牢,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三是势大压主。天下的人们只知道有尚父吕不韦,而不知道有秦王嬴政。要见秦王或汇报军政大事,都要先通过吕不韦这一关,该做什么事,处理什么问题,任何人为官,都要先得到他的认可、指示才起作用,这本来就是一件不正常的现象,也是自己走向失败的先兆。看看现在的领导,他们都很自觉地找准自己的位置而不越雷池一步,看上去是一种官场习气,但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是上下有序的具体表现。
四是野心欺主。为了使儿子尽快登上王位,自己早日掌握实权,他凶残狠辣,毒杀两任秦王,使青年帝王心中充满疑虑恐惧,这就必然使得他下定决心,非除掉这样一位权高位重、卧榻之侧的老虎不可。
五是淫乱羞主。与领导的妻子、母亲长期通奸,使得青年帝王内心受到深深的创伤,觉得自己太没面子、太窝囊了。这种非礼的行为作为一个普通百姓都难以接受,便何况是一个傲视天下的帝王呢?以上五个方面,都会使得秦始皇很不满意,必须要除掉吕不韦的充分理由。
反观管仲,明明十分清楚竖刁、易牙、开方是三个野心家和行为不端的小人,但看到齐桓公在日常生活起居上完全依赖于他们,而自己与这三人都是桓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和工具,就桓公而言,谁也不能少。如果对领导的生活和他们的侍臣过于严格,那就势必会产生君臣之间的感情分裂,最后不仅工作、事业搞不好,还有可能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于保全,因此,便不闻不问,互不干涉,皆大欢喜。等到将死之际对自己不再构成威胁时,才在领导的要求下提了出来,这就是管仲做人圆滑之处。为了自己一己之利,对坏人坏事容忍放纵,最终造成祸害,这实在不是一个忠于领导和事业的好干部。提 示
通过吕不韦与管仲二人的事情来看,给我们的启发很大,既应该学习吕不韦的精明,更应该学习管仲的高明;既要接受吕不韦失败的教训,也要吸取管仲成功的经验,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机地结合,借鉴,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人的事业到了顶峰就应该见好就收,不要过于恋栈。二是不能去与领导争人权、财权,这是他们的禁区,某种情况下能增加他的灰色收入、显示权力的所在。三是在新来的,特别是新提拔上来的年青领导面前,不能倚老卖老,摆老资格,这是最忌讳的事情。四是不能拉帮结派、阳奉阴违,搞小团体主义,这也是组织纪律和领导不允许和讨厌的事情。五是不能干涉领导的私生活,更不能与他们的家人发生作风问题,否则,必垮无疑。
吕不韦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每当我们现在读到李白的这《古风》时,仍然为秦始皇雄视宇内、纵横天下的气势所折服。确实,秦始皇扫清六国、统一华夏,建......
==================================看到“乱世英雄”这个词,我总会想到蔡锷与宋教仁、顾准与张志新,从没想到把吕不韦与“英雄”连在一起。吕不韦是个什么人,司马迁写《史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吕不韦名言,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谈吕不韦曾几何时,梦回落寞的空城,青雾晓角,一切已不再完整,英雄尽残阳,模糊了我的双眼,但你,一个“敢”字,每每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款款深情。世人对你褒贬不一,你在历史的河流中跌宕起......
吕不韦经典语录◇败莫败于不自知。◇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物。◇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