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刊文字V1.5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0年1月刊”。
聚焦主题:
北京大学校友“亲子日”校园发现之旅活动
2011年10月29日,值北京大学第八届国际文化节之际,北京大学校友会欢迎校友们重返母校,一起参加校友会所举办的“亲子日”活动。一方面,可以重温您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体味北大独具韵味的秋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品味异域风情,体验北大文化。
北大“晒”系列之晒亲子照,晒出别样温情
北京大学校友会再次推出北大“晒”系列的第二弹:晒亲子照!出生照、全家福、值得纪念的瞬间、又或是记录“小北大人”每一个成长阶段的珍贵照片我们都欢迎,一起把北大人的幸福晒出来吧!请校友们一起来关注@北京大学校友会,关注#北大人亲子照# 新浪微博“微活动”吧。
未名佳音
北大施章杰教授荣获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近日,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根据评审委员会评定,决定授予四名同志为“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其中,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施章杰教授获得此项荣誉。
王恩哥教授荣获亚洲计算材料科学奖(ACCMS)
2011年9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材料科学年会上,北大物理学院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教授被授予两年一度的亚洲计算材料科学奖(ACCMS),以表彰他在表面生长动力学和纳米结构形成机理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北大生物新技术文章获Nature子刊热力推荐
来自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研究人员黄岩谊,发表了题为“Discretely tunable optofluidic compound microlenses”的文章,获得了Nature子刊Nature Photonics的赞赏,在“新闻与分析”栏目中进行了推荐。
北大教授顾红雅在《The plant cell》发文指出发现新基因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参与调控角质层发育过程的新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植物学领域著名杂志《The Plant Cell》上。
物理学院朱星课题组在纳米结构中的法诺共振研究取得进展
物理学院近场光学课题组朱星教授与美国Rice大学合作,首次在对称破缺的银纳米圆盘结
构中观测到可见光波段的法诺共振现象,并以理论分析证实了这种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模式。
蒋争凡实验室在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蒋争凡课题组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973项目等资助下,对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信号传导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校友会活动:
定价:150元 团购价:***元
礼品:赠《北大人》杂志、北大车标及手提袋等专属礼品
北大团之《燕园草木》校友团购优惠活动
这是讲述燕园花草的图谱,这是属于北大人自己的草木志,它就是《燕园草木》,由许智宏院士和顾红雅教授主编,记载着燕园里的春花灿烂、夏草迷人、秋叶悦心及冬柏怡情。北大出版社与校友企业快书包联合推出“北大团之《燕园草木》”团购活动正式在快书包及淘宝聚划算上线,购书享校友团购价,并赠送北大人杂志、北大车标及手提袋,PKUer赶快行动吧!
微博传情
@皮埃尔郜:有好多好多毕业照,每一张都是一段回忆,比如:毕业酒会上的醉相、穿学士服照相遇到周校长的惊喜、毕业旅行时的欢乐„„这张是我们学院去北戴河毕业旅行时照的,看出来是什么了吗?我们跳起来是为了尽量摆出“北大”两个字
@June魏俊雅:整理旧照片,发现了这张。毕业旅行,坝上草原。初夏,夜里空旷的大草原很美,也很冷,我们冻红了鼻子,通宵等待日出。金光跃出的一刹那,雀跃的心情至今难忘。后来,我们都离开了那座园子,那场旅行,仿佛是肆无忌惮的年少的结束。未来不知我们是否能拥有这样期待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
@何脑斯:毕业三年,本科的同学也都研究生毕业出来了大半,可心思却总还游荡在那里。燕园是个很难赖着不走的地方,可你一但在里面住过,这座园子就赖在你心里不走了。精选一年来拍摄的最满意的七张母校,送给全微博的北大人。
燕园新闻
朱善璐会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
2011年10月10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善璐在办公楼亲切会见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副校长李岩松、王恩哥陪同会见。
周其凤校长率团出席东亚四国大学校长论坛及第七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2011年10月11-12日,由日本东京大学主办的2011年东亚四国大学校长论坛(BESETOHA)在东京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率领北大学者代表团出席了论坛。
北京大学参加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十周年活动
2011年10月11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率北大代表团赴新疆,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赴疆期间还举办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十周年纪念文集和纪念邮册的发布仪式。
沈克琦先生九十寿辰庆祝会暨“沈克琦物理教育基金”成立仪式举行
2011年10月16日上午,沈克琦先生九十寿辰庆祝会暨“沈克琦物理教育基金”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二层科学报告厅举行,会议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林教授主持。
校友会快讯
北京大学企业家校友与学校领导座谈
2011年9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汇报座谈会在帕卡德公寓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助理、党办校办主任马化祥及俞敏洪、黄怒波、侯松容等十位知名校友出席座谈会。
北京大学举行院系校友工作座谈会
2011年9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院系校友工作座谈会在国际关系学院C105会议室举行。常务副校长吴志攀,研究生院院长兼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以及十余位院系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
北京大学美东南校友会正式成立
“红楼飞雪常入梦,一塔湖图总是情。”2011年9月24日,北京大学美东南校友会正式成立,成为北大人在海外的又一个家。迄今为止,北美地区已成立18个校友会。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第五届校友会成功换届
2011年9月3日,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第四届理事会在湖北经济学院举行,经民主投票,湖北经济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吕忠梅全票当选为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第五任会长。
北大物理学院举办01级校友入学十周年交流会 2011年9月4日,“‘十年’——01级本科生校友入学十周年返校”活动,暨11级新老生交流会在物理楼中212举行。五名01级本科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在交流与互动中,01级的校友给11级的新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北大法学院56级同学毕业50周年座谈会顺利举行 金秋九月,送来桃李芬芳。阔别毕业50年后,北京大学法学院56级校友再次回到母校。201
1年9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法学院1956级同学毕业50周年座谈会在凯原楼模拟法庭举行。
人物动态
北大名誉教授、著名华裔科学家钱煦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2011年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2011年度七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名单,其中美籍华裔生物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钱煦(Shu Chien)榜上有名。
校友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北京大学校友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北大校友王存玉获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17日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华裔教授王存玉名列其中。这是30年来,美国国家医学院首次将院士称号授予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科学家。
校友刘春旭任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 王建平任证监会北京局局长
中国证监会近日陆续完成一批局级干部人事调整。北大校友刘春旭任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正局级),王建平任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未名文苑
石河子,难忘的记忆
2002年,学校要我们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对口支援项目,到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当时,对我来说,石河子还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知之甚少。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整个新疆也还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91级军训纪念:我们一起跋涉,让足音飘遍山河
2011年夏,回老家省亲,在老屋的旧书箱里,我翻到了这本日记——16个足迹,记述了20年前我们青春里最为生动的16天,将我拉回到20年前那青春刚刚启航的日子里。非常有幸的是,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记忆,而是一群人的记忆,是一个宿舍6个人、一个班11个人、一个系67个人、乃至一个年级千余人、四年中数千上万人的共同记忆,却很难再有更多的读者去体会。所以,我把这篇日志献给20年前相识的燕园同窗们。
《此间的少年》感悟:未曾轰轰烈烈,已然归于平淡
印度片《三个傻瓜》以知名学府为背景,在台湾上映时得到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在今年的北京,校园电影《此间的少年》也颇受瞩目,影片在故事背景北京大学的售票放映场场满座,DVD首发前就有数千张的预订。但它不同于《三个傻瓜》的励志效果和批判性,与其说出自在校学生之手的《此间的少年》是“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不如说它饱含无限愁怅。
信息预告
第四届新人电影节开幕式
新人电影节是国内唯一关注新生代电影人的电影节,该电影节根植于高校,覆盖全国5个城市50所高校,自创办之初就致力于为青年导演提供一个自我表达和交流以及与观众接触和沟通的平台,助力中国电影发展新方向。本届电影节由近500位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以及各使馆代表出席。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集萃音乐会
这是一台特殊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由北京新雅空气乐团和国际节日合唱团(IFC)联袂演出,英国著名指挥家尼克•史密斯(Nicholas Smith,O.B.E.)担任音乐总监和指挥。音乐会精选了百年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脍炙人口的精品奉献给音乐剧爱好者。
北大之星
缅怀张中行,《青春之歌》阴影下的智者
张中行,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到北京大学任教,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多部散文集成为畅销书,从而闻名于世,人称“文坛老旋风”。短短几年就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顺生论》,此书由很多短小的文章组成,内容深刻,文笔优雅,充满哲理。
守望航天——神舟七号群英访谈录
当年考入北京大学,她学习空间物理专业,这是偶然;研究生毕业后,她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科研工作者,这也是偶然;之后,她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分子,这还是偶然;也许,这一切的偶然注定了现在的必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出色的总指挥;她,就是高铭。
校友纪斌:充满中国豪情的台湾人后代
2011年,纪斌有些忙。因为今年的12月27日,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30周年,作为副会长的他自不会“清闲”。不过,纪斌从来就不是一个“闲人”,大学毕业后,就在亚运会组委会忙着,后来到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继续忙着,中间被派到荷兰做联络员忙着,在美国做议员助理忙着,到了中国欧盟协会依旧是忙。直至2007年,来到全国台联,他依旧在“忙”。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校友翟光明:勇敢的心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因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勘探成了一大难题。西方一度宣称中国“无油”“贫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庆、胜利油田相继发现,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中西部地区、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探明后,我国油气产量大为增加。一部新中国油气勘探史上,闪耀着一个叫做翟光明的名字。
关联信息
◆ 部门联系方式(http://www.daodoc.com 电话:010-62759862 传真:010-62763363 来稿或荐稿请发送至邮箱: pkuaa@pku.org.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pkuoaa 腾讯微薄:http://t.qq.com/pkuaumni
人人网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804959
更多信息及活动预告请查阅: 北京大学校友网: http://www.daodoc.com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v. out的短语,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go out 出去;熄灭;过时;out with 拿出;赶出;all out 全力以赴;go out of 从…出来;out from under 摆脱危难;do out 打扫;收拾;out and out 不折不扣地;out and in 进进出出,内外;out and......
8.教学月刊(小学版) 9.2017第3期P3--7页10.“学为中心生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微 11.方亮辉为解决教育高位发展,克服瓶颈的问题,浙江省宁波市勤州区开展了“学为中心,生动课堂”......
完善终端培训机制,提升终端销售整体素质服务“决胜终端”营销战略近年来,音箱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早已是红海一片,各方厂商都在竞争中寻找出路,纳伟仕的选择时“决胜终端”!销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心理月刊》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