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陶渊明最全”。
1.千年前,你,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让你无奈,你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初识你是在你的家,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你的家在一片与世无争的静谧的土地上,在吁陌交通的鸡犬相闻间。我叹你如何寻得这一方净土,山也清丽,水也清丽;人皆安详,心皆安详。你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来往于这片山水田园间,微醉的身形挪移着,映在那些池竹稻麦上。壶中的可是那忘忧醒神的酒,让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手中可是那千年无人懂的丹青妙卷,唯让你不求甚解地会意去了其中的快乐?人世间没有你陶渊明,可你到底身处天地间,身处那一片桃花源。
你忆起归家的情景,欢喜与释然写在脸上,荒芜的山径,还依稀留着些一般不愿随流而去的松菊。仆童相迎,他们身后,还有你尚未更事的孩子倚在门边。当然,还有使人敞怀的好酒在杯中静候。你坚定地说:“隐,我没有选错。”
是啊,多少人试图作出这样的选择,走出的又有几个,出而不复人的又有几个?心不够恬淡,哪怕是淡泊明志的诸葛孔明也坚守不住那一亩三分净土。却唯有你,为那一壶一卷与世俗决裂,毅然把自己“关”了起来。隐,使你守住心而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陶渊明!
陶潜,也许你这一生的名声也便是你一生的铭记,一生的宿命:你埋没于世间滚滚风尘中,潜进那自乐的心灵家园里。俗世寻不见你的神采,九泉却掩不尽你的魂风。千百年后,你浮现于我面前,你,陶渊明,那南山下的采菊老人,却似无意地携走了我心间的一瓣菊香。
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2.陶渊明先生:您曾“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舟遥遥以轻飙,风飘飘而吹衣”,您高兴地回到家中,慨叹“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过上了“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幸福”生活。您“登东嗥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您成了隐士的典范。
有人说:“要以出世的心去做人,以入世的心去做事。”从这种意义上说,您也是做人的典范。但是,您没有“以入世的心去做事”,纵然达到了“天地境界”,我仍不能赞同您的做法。我认为,人生不该这样度过,人该为人类共同的事业奋斗。
您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是的,韶华易逝,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有限的日子里做一些事情。您也许不知道,许多年以后,世界上出了一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曾说:“我生活简朴,我常为过多的享受了别人的劳动成果而羞愧不已。”这是他,一个一生都在为人类奋斗,并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说的话。
相比之下,您享受着,却不愿尽己之所能做一番事业,而只愿做一名看客。人不该是一名看客。在您之前,也有一位大贤,他被人赞美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虽然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他努力过,他奋斗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以”,因此他“长使英雄泪满襟”。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有屈原,他“哀民生之多艰”,“上下而求索”,为了他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在混浊的世上做一名“独醒”人,不仅不随波逐流,反而以死抗争。人生就该有这种气概。清末的谭嗣同,吟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为变法而慨然赴死,含笑九泉。人生就该是这么执着。面对“九死”而“不悔”的屈原,面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面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面对“生活简朴”奋斗终生的爱因斯坦,您该是无言以对了吧。甚至面对你逝去的年华,您是否会有一丝悔意?后悔自己没有在“盛年”做一番事业,至今有愧于心。那么,您该劝以您为榜样的年轻人“以出世的心做人,以入世的心做事”,追求无悔的人生,“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小子妄言,先生教诲。
3.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
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好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幸福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梦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
我喜欢您,喜欢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洒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会世俗沉浮。
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真正的隐士,必然陶醉于大自然的雄伟与灵秀。以景怡情,以情怡景,人与自然的和美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向往与您一样,悠悠地望着高高的青山,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成功或失败,在大山面前都南无渺小,那么微不足道,自然而然的忘乎无谓的悲伤与欢喜。
我敬佩您高尚的气节,您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而是不卑不亢地面对权贵。富贵可以抛,气节不能丢!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俨然超过了精神上的追求,若没有您,谁为我们做指路明灯?
其实。我有事也在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救济天下。我不知道,如果你积极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结局会不会一样。即使您没有成功,但起码做出了努力。当然,您能的血液中就透着正气,与小人斗争,不符合您的气节。
如果一天,我能和您见面,将无比欣喜。因为我盼望真实地走入您的世界,感受您的气息,感染我,陶醉我。
现在,着仅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们的肉体跨不过时空的距离,但是我盼望饿的精神世界可以与您有点点交融。我更希望所有人的精神世界都可以与您交融,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也不枉《桃花源记》的字字忠良。
祝您永远畅游桃花林!
陶渊明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
大 学 语 文姓名:廖智斐 学号:20090718 专业:09土地(1)作业 (2)论文 (3)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之田园诗人陶渊明可能将陶老先生作为这次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的对象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点是因......
淡薄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依世独立,宁静致远。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最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峻洁恬淡、质朴真率的个性及对人生的思考......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
解密陶渊明 1.童年陶渊明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童年的陶渊明同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