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学过程_端午节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07: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端午日》教学过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端午节教学”。

《端午日》教学公开课教案

安宜初级中学 杨仁祥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条理,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2.了解端午的习俗,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3.体会文章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了解端午的习俗,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009年9月15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中秋节,很快又将迎来春节,大家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

师: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

你知道我们这儿这样过端午节的吗?

师:我们今天到湖南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多媒体展示课题)请大家把课文打到102页。问:作者是谁?(生(齐):沈从文。)师:哪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

师:我补充一点:北大校长季羡林回忆沈从文先生时说: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具体感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景(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二、新授

师: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

1、遇到不会读的字自己查工具书;

2、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一下在端午节这一天湖南人民举行了哪些活动?(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检查学习情况:(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并区别字音字形字义。

蘸(zhàn)酒 峒(dòng)泅(qiú)水 数 〔shù〕天前

擂(léi)鼓 鹳(guàn)

呐(nà)喊 shù(戍)军 一律(lǜ)

jiǎng(桨)手

泥jiāng〔 桨 〕

师:有人读完了,有人没读完也停下来了,因为他看到其他人停下了。这种习惯不好。你没读完,你就继续读吧!

(部分学生继续读书)

师:读完了吗?

生(齐):读完了。

师:那你们找的是哪句话呢?

(学生三三两两地举起了手)

师:没找到的人快速跳读课文。(有学生在轻声地交流,举手人数渐多)是哪句?齐读一下。

生: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的竞赛,直到天明方能完事。

师:好!也就是课文的第三小节。一共写了几项活动?

生(齐):两项。

师:第一项——(生齐)船和船的竞赛。

师:用四个字概括一下——

生1:船船竞赛。

生2:赛船比赛。

生3:龙舟竞赛。

师:非常好。三个字呢?

生(齐):赛龙舟。

师:(一气呵成)两个字呢?

生(齐)赛船。

师:非常好。这就是概括能力。我们就采用三个字吧。(板书:赛龙舟)第二项活动是什么?

生(齐):人鸭竞赛。

生1: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人鸭竞赛”就像人和鸭在赛跑,最好改为“追鸭比赛”就不会引起歧义了。

师(击掌赞叹):好极了。(众生颔首)三个字——

生(齐)捉鸭子。

师:两个字——

生(齐):捉鸭。

师:好。(板书:捉鸭子)(稍停,指“赛龙舟”)这是第几小节写的?

生(齐):第一小节。

师:(指“捉鸭子”)这个呢?

生(齐):第二小节。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课文的第三小节,通过第三小节,一下子就拎动了全文。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读语文课文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一点突破法”。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及的是我当年的恩师姚烺强先生,他是“一点突破法”的创始人。

板块二:分析课文 二:介绍赛龙船。出示一首诗

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这首诗中从哪儿看出赛龙舟的激烈(龙舟迅疾、万人喝彩)点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课文如何来表现赛龙舟的激烈,请大家看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1、师:请哪位同学把你最欣赏的语段介绍给大家„„你为什么欣赏这一段?(这些文字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从动作去分析带头的拿、挥动、指挥;浆手持、划;鼓手敲打、调理

(2)我们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分析,有哪些声音(锣鼓声;呐喊助威声„„)视觉上描绘了哪几种色彩?(红、黄)引导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描绘。

(1)声音:锣鼓声,人声、歌声、鞭炮声、加油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特点:喧闹、有节奏、嘹亮、粗犷、(2)视觉:色彩:红色的旗帜、龙身有的黄色的、有的红色的、江水浑黄色,桨手的服饰统一色彩。水花四溅

(3)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分析;

文中有对观众的描写吗?指名(两岸人呐喊助威)(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同学们,对观众的描写你觉得起到了什么作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象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4)从实写、虚写分析

师:在喧闹的锣鼓声、嘹亮而粗犷的号子声中作者想到了什么?(梁红玉击鼓)如果是你,你会想到什么呢?(战场、打雷、赛场„„)展示两幅图片:远景图,同学们你看哪在水中飞驰的龙舟象什么?(离弦之箭、飞龙、奔驰的骏马、脱缰的野马„„)

师:正是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使得场面描写特别生动。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练习。课文第二小节写捉鸭子,场面写得很简略。我们来试着运用虚实相生的方法,以“兵士们将30只绿头长颈的大雄鸭放进河里”为开头,将捉鸭子的场面写得具体一点。给大家5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多。

(4)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回答? 引申: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团结是必不可少的。对吗?

三、小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湖南人民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并且练习了场面描写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一网查一下端午节在全国各地还有那些相关习俗,作为一个探究性练习。

《端午日》教学实录

《端午日》教学实录《端午日》教学实录一、导入课文师:(出示粽子)看到粽子你们会想到哪个传统节日?生:(齐答)端午节。 师:我们这里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生1:吃粽子。生2: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一、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

《端午日》 教学设计

《端午日》 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专题。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文中洋溢着浓郁的湘西风情,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

下载《端午日》教学过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端午日》教学过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