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萍乡市体育中考状况调查研究_体育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05: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对萍乡市体育中考状况调查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体育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对萍乡市体育中考状况调查研究

专业:体育教育 学号:10381005 姓名:寇丹丹

指导教师:刘向东

摘要:通过对萍乡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多个层面上挖掘出该机制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根据本研究提出社会期望和个人观点,以期望萍乡市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关键词:初中生;萍乡市;体育中考;学习;调查研究前言

体育中考是一种育人考试,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公民的手段。它的根本目的——从制度上、体制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促使学校、社会、家长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

本文通过对萍乡市体育中考的改革历程、内容设置、时间、地点及监考人员调查、初中毕业生体育运动锻炼动机、体育教学中针对中考体育实施方式、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理论调查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综述,目的在于了解目前萍乡市体育中考的具体情况,为我们充分认识体育中考在中学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中学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学体育能更好地培养终身体育者,改良体育中考实施情况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对萍乡市初三部分学生,通过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120名(占60%),女生80名(占40%),年龄15-16岁。

表2-1 萍乡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研究对象 男生 120

女生 80 合计 200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体育中考的现状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30余篇,获得各地区体育中考的改革和实施相关资料。

2.2.3 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问卷表200份,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2.2.3 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有效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2.2.5 归纳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萍乡市体育中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方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萍乡市中考体育的改革历程

中考体育在萍乡市实施已有十余年,其考试的项目有100米、立定跳远、男子的俯卧撑和女子的仰卧起坐

2008年上半年,萍乡市教育局出台了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

从萍乡市教育局获悉2009年体育中考考试时间为4月20日至5月30日,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工作实际自行确定。今年体育考试为3项: 3项体育考试满分为30分,每项最高分为10分。

萍乡市体育中考评分制度正酝酿重大改革,将打破现在体育中考项目“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将学生平时的广播操出勤率,体育课成绩,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等健康指标纳入评分范围,将体育锻炼与健康状况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重要内容,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3.2 萍乡市初三学生对体育中考所设置项目的态度的调查分析

目前中考体育的项目立定跳远、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100米,3个项目中,有56%的学生认为合适,有46%的学生认为不合适或一般。在调查中,游泳项目被认为合适的占到88.5%,居所有项目中最高,由于时间给予充足,标准低,大多数学生认为想拿这项目满分较容易,不用游,走走也能拿到满分。对其它考试项目的设置,看法不一。

表3—2 初三学生对体育中考所设立项目的态度的调查分析

项目 100米 俯卧撑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合适 56% 49% 39.40% 39.40%

一般 23% 38% 39.40% 39.40%

不合适 21% 13% 39.40% 39.40%

3.3 萍乡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运动锻炼动机的调查分析

从表3-4可见,65.5%的初中生毕业生参加体育运动是出于爱好、兴趣;43%的学生是为了增强体质;23%的学生选择体育运动是放松紧张学习气氛、调节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投入文化课学习;也有37.5%的学生因为个人身体优势或在某方面的运动能力出色,为了以后在某运动领域更好的发展,从而通过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但显示最多的是: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在体育中考中拿到好成绩,为接下的文化课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表3-3 萍乡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运动锻炼动机表

动机 % 爱好兴趣 65.5%

增强体质 43%

调节紧张学习

23%

提高运动技能 37.5%

中考达标 24%

3.4萍乡市中学体育教学中针对体育中考实施方式的调查分析

在激烈的中考竞争中,不会有人对此现象熟视无睹,学校重视体育了,注意安排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学生也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尽管他们对“体育中考”的目的、意义和性质不甚了解,更多的是从争取高分的目的出发,但升学率以及中考成绩几乎成了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迫使学生死练、硬练,一味地追求体育中考“满分率”,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外活动变成集训课。从表3—4中显示:64%的学生表明学校是根据“考什么教什么”的宗旨在教学,只有36%的学生表明学校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调查还表明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考前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考后就马上减少体育课或停掉体育课。这有悖于体育中考的宗旨,也有悖于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作为升学考试项目,是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目的是引起社会对体育的重视,把体育考试作为杠杆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展开,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摆正体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学校只是为了考体育,忽视正常的体育教学,实质上是种新的“应试教育”作祟,与我们通常所反对的应试教育在本质上并无两样,也就失去了体育升学考试的意义,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难以掌握熟练的运动技能,影响国家倡导的“一二一”工程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同样也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完成。

表3-4 萍乡市中学体育教学中针对中考体育实施方式的调查

实施方式 考什么教什么 64%

按“大纲”走

考前考后体育运动都重

视 17.5%

考前重视、考后稍微减课 37.5%

考前重视考后就停体育

课 45% % 36%

3.5 体育中考对学生文化学习、生活、体质及精神上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根据表3—5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中考的设立提高了自己文化学习、生活习惯、体质等方面的能力。有67%的学生认为通过体育锻炼,调节了紧张情绪,促进了自身学习;18.5%的学生认为体育中考的压力不会影响到自己文化课的学习;63%的学生认为通过体育锻炼,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提高了自理能力,培养了正确的形体坐姿。绝大多数学生还认为体育中考的设立,虽然增加了学业压力,但同时也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提高了抗压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等。

表3—5 初三学生对体育中考所设立项目的态度的调查分析

影响 文化学习 生活习惯 体质 精神

有利促进 67% 63% 86% 98

没有影响 18.5% 22% 12.5% 2%

加重负担 14.5% 15% 1.5%-

3.6 体育中考项目分数制定与测试的调查分析

现行的体育中考项目为3项,总分30分,每项各占10分:其考试的项目有100米、立定跳远、男子的俯卧撑和女子的仰卧起坐

从教育方针要求德、智、体应全面发展来衡量,略显保守。体育考试的分数还可适当加大。因为项目分数制定的科学、合理,事关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公平问题。应摸索经验,借鉴全国开展这项工作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省市的做法,逐年加大体育中考分数。除外,对因病、身体发育异常和初中阶段免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可以申请体育免考,体育考试成绩以总分20分计入学业考试成绩。残疾考生可凭残疾证书不参加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按27分计入学业考试成绩。

现在,萍乡市体育中考中,采用的是人工记时。但根据(表3—5)表明:这样做仍遭部分学生和家长质疑,因为他们认为人工记时可能存在舞弊行为。考试项目的分数制定和测试方法仍应进一步研究,力求科学合理。

表3—6 体育中考项目分数制定与测试的调查分析的调查分析 影响

加大体育占中考比例 修改现采用的分数制定

测试公平性

是 78.5% 56% 76%

随便 14.5% 24% ——

否 7% 20% 2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萍乡市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积极的,但是,还有24%的学生是为了应付中考体育达标而参加体育运动,并没有意识到体育中考的目的。

4.1.2 升学率以及中考成绩几乎成了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有的学校从初一学生进校就开始强化体育中考科目,体育课就是教学生跑、跳、投,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无味和枯燥感,更甚者厌倦体育课。这有悖于体育中考的宗旨,也有悖于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

4.1.3 中考体育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压力,新的负担,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中考体育没有给学生带来负担,反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初中体育毕业升学考试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体育课的正常化;缓解了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精神压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4.2 建议

4.2.1 将全市初中学校统一安排到体育中心测试,这样就解决了各学校场地之间的不公平性,实现测试成绩的相对合理性。4.2.2 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应将是否按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作为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法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检查督导,对违反大纲要求,围绕考试教学的错误做法,应提出批评,及时制止,确保体育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和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4.2.3 体育升学考试项目的安排应突出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实效性原则。考试项目应规范化,根据各地实际建立题库,考试项目应与体育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反映体育学科对学生的总体需求。注重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相结合,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差、耐力素质下降等现状,应适当增加技能考试内容,加大耐力项目的比重,积极研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方法,以利于推动体育教学工作,使体育考试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和全民族的素质的提高,组织单位和学校教师认真把关,未雨绸缪,防范未然,幸苦一点也值得。

4.2.4 体育中考关系到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在组织考试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三公开”原则,严密组织,强化管理,规范操作,以确保体育中考保质保量的完成。主要参考文献:

[1]陈两福.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回顾与展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6(2):73—75.[2]姜伯乐,蔡忠建,楼丽琴,周际明等.温州市部分学生中考体育态度的调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3):52—53.[3]刘世东.初三升学体育考试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体育教学报,2008,8 :18.[4]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9):8—14.[5]王斌,李晓平.关于体育考试的思索[J].安徽体育科技,1996,3:60—62.[6]谢卓锋.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5):7—9.[7]金建国.浅谈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安徽体育科技,1996,3:63—65.[8]陈及治,沈建华,周国耀,阮光明等.上海市初中升高中体育升学考试方案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11(4):61—66.[9]李吉荣.谈谈由中考体育所想到的几个问题[J].昭通师专学报,1999,6(2):62—63.[10]姜允哲,明柱广,祖秉忠.延边城乡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现状的比较研究[J].延边大学理工学报,1997,3(1):71—74.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状况调查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状况调查研究——以忻州师院2007级体教专业学生为例摘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实习模式,它的意义重大,促进了学校以实践为中心的整体教学......

教师阅读状况调查研究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调查研究尊敬的老师:您好!为了解目前我省中小学教师日常阅读的情况,特编制此调查问卷,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填写。对您的参与,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生活垃圾处理状况调查研究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状况调查研究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居民都非常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农村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和......

萍乡市中考满分作文萍乡市中考满分作文

萍乡市中考满分作文暗香当老巷再一次活生生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已快认不出它的模样。在这飘着小 雪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一条幽静曲折的老巷和一个故地重游的游子。十年,十年之后......

大学生对高校社会实践实施状况满意度调查研究

大学生对高校社会实践实施状况满意度调查研究(整理7篇)由网友“SherryLi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大学生对高校社会实践实施状况满意度调查研究,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

下载对萍乡市体育中考状况调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萍乡市体育中考状况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