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_教育名言格言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59: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教育名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名言格言”。

1.从地图上看,我们有的在祖国的大西北,有的在大西南,有的远在漫长的边境上,有的分散于广袤的祖国内地。但我们因为从事一项共同的事业而有了天然的联接,那就是民族教育事业。

2.我们一直相信,教师是胸怀远大的筑梦者、脚踏实地的追梦人,所以,“教师特色,教师视角”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定位。

3.教育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如教育者却在检查的重压下反其道而行之,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评选心理健康示范区,是领导的政绩工程,对区域教育有好处;当然,我也明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也能惠及每位学生,每次对学校“运动式”的检查压力之下,学校当然要全力以赴完成,学校所做的一切,已渐渐远离了真正的教育,这样一场全校上下大动员的活动,其本质就是一场做给上级看的秀,秀后什么也落不下。

4.另一类全校上下大动员的事便是领导来访。全体动员大扫除,学校一下子热闹起来,扫帚、拖把、畚箕四处挥舞,不用多久,超级整洁的校园映入眼帘。但我们是否想过,校园里有一两张废纸是不是更正常?满是孩子们杂乱脚印的操场是不是更自然?非要一尘不染,孩子们不敢跑不敢动的,这还是属于孩子们的校园吗?可大家都这么做,我们不做,领导会满意吗?我们不敢不做。

5.一个新的红头文件传达下来之时,便是新一轮忙碌的开始。会议传达、网上查找、学生宣传„拖着疲惫的身体完成了一天的忙碌,回头遥望,孩子们的需要已经被我们抛在了一旁。对不起!孩子们,穷于应付的老师们已经精疲力竭了,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6.有些外在的荣誉我们不得不追,有些要求我们不得不达成。在追逐外在效应中我们迷失了方向。众所周知,学生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在漫长的过程中需要耐得住寂寞,不催促,不张扬,更不能威胁、恐吓,要给他们时间,要从容安详地带领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未来。可是社会的浮躁已漫延至校园,学生比赛,唯成绩至上;学校评比,绝不能输;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如果没能取得荣誉或看得见的效果,一切的付出都是海市蜃楼,都不值得去做;“快教育”大行其道,耐心成了教育的稀缺资源,拔苗助长成了常态化„这位的风气下,教育哪来安静,哪来从容?

7.生命之芽的萌生、花朵的绽放和果实的生成,都是静悄悄完成的,真正的生命活动在于内心,而各种外在的喧嚣让校园变成了一次次狂欢的场所,学生没有了丝毫喘息机会,对教师来说亦是如此。真正的教育,它不应制造声浪表明教育的发生,而应是在默默实践中寻找学生成长的内心资源,一切活动都要从虚浮的表面沉潜下来,契合学生的真正需要。

8.教育,请先给学校一个宁静安详的环境,少些视察,少些评比,少些检查,少些兴师动众的活动,少些一拍脑门的红头文件„(3-8属同一篇文章)

9.当代诗人巫昂说:“做老师最大的善,是让学生以各自的自我,学各自的习,发各自的声音,并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教给的是方法而非纯知识,视她们每个人为一朵奇幻的花。”

10.中国教育的首要问题,还不是如何培养拔尖人才、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清华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学院201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致辞中说。(《人民政协报》2014年9月24日)

11.要让贫穷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2.我们把孩子送到传统的实体学校中进行教育,不仅是让他们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让他们与其师互动,形成社会化的关系。因此,在线教育应成为传统教育的补充,而不是颠覆。—胡乐乐(《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2日)

13.“你们在科学上让我仰慕,但你们的字写得不好。”—2014年12月11日,中国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请5名学生代表“签名”后说。(《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12日,作者:邱晨辉)14.很多校长如同塞车手,考虑的是如何展示自己娴熟的车技,却不知道要把车弄到哪里。校长们总想氢学校搞得今天和昨天大不一样,明天和今天不一样。—刘长铭(《厦门日报》2014年12月15日,作者:佘峥)

15.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尹建莉博文《从〈一年级〉看当下小学教育的困境 兼谈“寄宿制”的误区和出路》(2014年11月12日)16.房檐滴水,年年照旧。曾几何时,我们早就习惯了象牙塔里的日子,以不变应万变,显得我们成熟而稳健;不跟风不逐流,被认为是从容淡定。

17.“唯一办事聪明的是裁缝。他每次总要把我的尺寸重新量一番,而其他的人,老拖着旧尺码不放。”萧伯纳昨日的嘲讽常常让今天的我们尴尬,如果我们试图变为那位聪明的裁缝,就必须打开教育的围墙,去丈量社会的诉求、未来的呼唤和世界的心跳。风驰电掣的时代,扑面而来的世纪追问,当教育再也关不住自家大门的时候,还是索性跳入社会的澣海。“因揗二字,从来误尽英雄。”早在100多年前,俄国著名数学家马尔科夫就曾谆谆告诫我们:“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也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会丧失其进步性的特点。”

——国家督学李希贵 18.我认为,在学习目标上,要由以知识搬运为目标的“蚂蚁式学习”,转变为酿花成蜜、转知成智为目标的“蜜蜂式学习”; 在教与学的方式上,要由“目标——达成——评价”的程序型课堂,转变为“问题——探究——表现”的项目型课堂。而在学习变革中,最主要的是改变师生角色定位和学生学习方式,我们学校提出“让孩子站在课堂中央,让老师站在学生身后”,追求的就是这种改变,追寻的就是“一切学习皆可归结为自主学习”这一常道。

——张广基 19.有人问著名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怎样保持人生的动力?他说:“我最深层的驱动力,其实是一颗纯粹的、不受拘束的好奇心„这是我体内的一座小引擎。”

20.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个民族最伟大、最深邃、最持久的力量,不是她的军事力量多么强大,不是她的经济总量有多大,而是她的国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信仰与自信。

——张志勇 21.教学“能力为重”很值得研究。能力生成的前提是:让学习发生,包括发现、理解、感悟、重构等等。不能除了记忆还是记忆。学习真的发生了,学习的快乐自然就在其中了。现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行为主义方式:介绍例题后,给题目分类,然后大量训练,这是最有害的了。

22.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能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最适宜的个性化服务,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施为能力的人才”。

23.原来可以用理想信念来吸引人,用职业崇高感来鼓舞人,用学校文化来凝聚人,但现在人氏发现无论花费多大气力,效果也不太明显。——李桢(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

24.各种各样的考试、检查,教师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感悟教育,就会缺少价值感。

——吴正宪

25.真正的学习一定是靠内动力,靠外力的压力和推动是不可持续的。

——李希贵

26.教育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找到他真正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当一个孩子找到了方向和内驱力之后,教育基本上就成功了。——李希贵 27.在优质资源还不能实现全体共享的情况下,我们学校采取了网上走班的形式,通过实体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混合学习互补的形式,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时空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套餐课程,逐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要求。——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王丽 28.古人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 29.你们不用强迫的方式让学生机械重复、反复训练、加班加点,也不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而是把“要他学”变成“他要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想,调动了学习兴趣的课堂,才真正可能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王定华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1.一次次的检查评估,一次次的从证件到证件的选拔,失却了本真,忽略了事实,远离了目的;不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构建他们成功发展的结构平台,不引领他们向内寻找精神的家园,不服务于他们亟待发展的专业本领,这哪是在做教育?

——山东临沂第十二中学校长姜怀顺 32.德育本身是个复杂的、开放性的话题。但德育也是有规律可揗的,就是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符合品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只有这样,个体品德才能有节奏、揗序渐进地、健康地、最大可能性地向前发展。青春期在生理上出现了“三大变化”:外形剧变使青少年认识到自己长大了,从而产生了独立意向,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体内机能增强,大脑皮质的联络神经纤维在数量上大大增加,为联想的、推论的、抽象和概括的思维过程创造了物质条件,此时的青少年容易激动;性发育成熟,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也对性机能产生神秘感,有了情绪、情感的新体验。此时,如果青少年受良好道德的陶冶,绝大多数都能健康成长。反之,很容易出现不良习惯和品质。当然,我们一定要记住,生物因素只给品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

33.我们一直坚信,教师是胸怀远大的筑梦者、脚踏实地的追梦人。34.学有所长,保持对某一领域知识持续的学习激情,这比分数和名次重要。

35.美容许个性,“美”并无恒定的评判标准。具体的审美中切不可抱着告诉别人“对称才美”等固定的观念,美育更是如此。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感知能力的提高,所以审美最基本的手段还是让去看、去听、去体验那些有代表性的审美作品。美学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会技能(如学来画画、学会乐器),而是学会感知和判断。

36.游戏、体育运动和业余学好是否流行,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受访时重点阐述(《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2日,作者杜羽)

37.上了那么多课,做了那么多题,考了那么多试,还是不会读书,特别是不会完整地读一本书。——北大教授温儒敏直言,学生不读书、不会读书也要从语文教学上找原因。(温儒敏博客)

38.学习在一个生态文明中如何创造和生活,显然要求公立学校不只是作具体的工作培训。对于很小的儿童,现在的学校常常是一个学习如何相处的地方,学校能够成为学习集体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的地方。——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小约翰·柯布:《为什么需要学校?》(樊美筠译,〈深圳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39.学校应该将作为一门常规教学课程来进行。写作教学也是教授学生如何思考、组织思路,并将其落实到笔端的过程,提高写作技能也能促进阅读理解技能。

——写作教学博士教育顾问纳普

40.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孩子意识到,在学习和成长中,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

41.教育的原则是科学、教育的方法是艺术。科学意味着违反了一定要失败,艺术意味着在符合科学的原则上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42.一所小学在若干年前就有感于分数对于低年段孩子的伤害,采用分模块过关测杳的形式,实施“口试为主,免试申请,部分笔试”的操作办法,允许学生“延迟评价,定性考核,多次补考,最优记录”,更注重发展性评价,更科学化、人性化。无独有偶,从2014年11月27日开始实施的北京教育新政中,提出“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成长情况”。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体系,这是对孩子上进心的激励,对自信心的保护。小学阶段铺垫了学生成长的底色,一个人如果能在童年少一些结果性评价,就会少一些功利因素的干扰,教育中多一份耐心的等待,学习就容易变得从容、快乐,学生就能变得阳光。

43.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44.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使命决定愿景,愿景决定结构。45.平衡是一种效应,此种效应之下,管理结构稳定,成员关系融洽。溯源词意,“管”是六礼乐器,用一定的方法或规范来达到产生音乐的功效;“理”是“治玉”,顺从玉的天然纹路而雕琢之。“管理”就是理性与艺术的统一,“管”和“理”之间本身就是一种平衡,而懂得运用平衡产生管理效应的教育工作者,则必定是有情怀的人。46.徜徉在大学校园里,回想我的初中生活,我从七中带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乐观态度。我忘不了课堂上的笑声,忘不了操场上配乐的跑步,忘不了送我进中考考场时,老师脸上的汗水和微笑。47.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法国哲学家卢梭

48.智慧比财富和地位更重要,学者远比富翁和国王伟大。(以色列)

4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0.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追求被记住的权利,但是这个权利的获得有两个底线:一是不影响或者伤害别人,二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高贵。51.现代化学校是要去适应学生,面向每个个体提供适合的教育。什么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意味着,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有收获,都能体验到成功和自信。

教育名言

教育篇:1、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2、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情感的种子总是播下的越早越好。3、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

教育名言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

教育名言

教育名言我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英】达尔文我们想使儿童变得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

教育名言

教师已经被公认为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通过个人的力量来立竿见影地改变外部环境并不现实,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我们教师自己心态的调......

教育名言

教育名言1、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配1个幼儿单独操作的照片)2、儿童的思维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

下载教育名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名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