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马婧贤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河北邯郸
056038)
【摘要】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重现力、宽阔的接触面、积极的参与性等明显优势,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内容和 科学操作多媒体,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应用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它们大多数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作为现代人,我们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就是要阅读古书。学好古代汉语,才能客观地去研究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才能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学好古代汉语对提高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但目前古代汉语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不但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古代汉语的综合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表现力即为表现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比如,言语、文字材料以时间因素组织信息,它们的表现形式受到时间先后顺序的影响,借助语意、语调及音响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达事物的特征。电影、录像能够以活动的图像呈现正在变化中的过程和动向,它可以采用接近事物的形态,逼真地表现事物的运动方式、相对关系和状态变化有时可以借助低速和高速摄影技术,调节事物和现象所包含的时间因素;还可以通过镜头的选择,从各个角度表现事物的形状、方位、距离等空间特征。图片和幻灯在表现事物的空间特征方面类似影视,然而因为它们是以静止方式反映事物的瞬息特征,所以便于学生观察。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依据媒体表现力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幻灯片,可以将语音、文字、词汇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形式静态地连贯穿插在一起,再用电影形式动态地播放出来,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更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都是采用以老师为主导的讲授法来给学生授课。这种教学方式有它的优越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完全以教师为主导,很少甚至是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学生感觉老师上
课就是在“灌”,而他们则是被“灌”。一方面,老师讲得滔滔不绝“,不亦乐乎”;另一方面,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老师上课上得累,学生听课也累,到头来是老师觉得该讲的知识都讲了,可学生依旧觉得难掌握,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多媒体教学具有强大的重现力
重现力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存储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比如,教科书是最便于重现的媒体电视是受同时性限制的媒体。但自从出现了录像之后,这种限制已被打破,并以生动形象、“不知疲倦”而令言语、文字望尘莫及。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由于前后内容的紧密联系性,知识重现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板书教学的局限,生动地重现任意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古代汉语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语音、语法还是词汇,都显示出很强的规律性。古汉语课所出现的不少语言知识,是前后相联、彼此贯通的。如果我们能从宏观补眼,把整个古汉语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上课时能注意适当地把当前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贯穿起来,那么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王力《古代汉语》曾指出,“盖”字有一个作用是用为连词,连因果两分句、义同“因为”。“盖”解作“因为”,学生是比较陌生的。这时教师就一可以举《出师表》的这几句话:“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指出此“盖”就是连词,解作“因为”。由于《出师表》是学生在中学学过的,大家对它比较熟悉,经教师这么一点,学生们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这种前后相联,当然不限于大学与中学的知识相联,也可以进行同一本教材中前后知识的相联。显而易见,让知识前挂后联,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这的确不失为古汉语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当然,这种前后联系要适当,否则不但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这是需要往意的。“溯本清源”地讲课,是很有好处的。当然限于时间等原因,不可能对每种语言现象都能来一番溯本清源,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如果都坚持这样做,学生会受益菲浅的。
三、多媒体教学具有宽阔的接触面
接触面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送到学生的范围。比如,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接触面很广,能跨越空间的限制,到达无数学生的耳目。而现在,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网络教室逐渐成为接触面广的又一教学媒体,而板书、幻灯、录像的接触面只能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古代汉语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网络的出现,则为受教育者学习古代汉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比如,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学校的教室里看到大师,名师的教学视频,教授古代汉语的老师可以在网上进行答疑,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和学生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
四、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
参与性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录音、录像等媒体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可能,使学生可以随时中断使用而进行思考、讨论等其他学习活动,行为参与的机会较多;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等媒体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映较为激烈,容易引发学生在感情上参与。古代汉语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无论从教学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理性多于感性。正因如此,传统的教学就显得单调而枯燥。采用多种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机会,建构学生的理性思维理念,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是必要且重要的。
这种参与性可以使讲解和练习相结合。古代汉语既然是语言课、工具课,它就必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和句及其用法,从而能阅读相关的古书,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光靠老师讲授相关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大量的练习。有些老师觉得课程内容太多,而授课时间又少,所以就采取多讲少练的授课方式,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欲速则不达”,如果总是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结果是不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最终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不管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还是古文标点、古文翻译,都有必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综合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具有受控性
受控性指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媒体具有可操作性,且多用者应为教学课件所借助的媒介。古代汉语教学的难点不在于对多媒体的控制,而是怎样使新科技与“老”文化很好的结合。
古代汉语博大精深,但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艺术上不注意的话,那么这门课就
会很容易变得枯燥无味。所以,一个古汉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这门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把课堂的气氛搞活,而多媒体的应用满足了这些要求,值得广大的古代汉语教师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志强.古代汉语教学研究[J].广西师院学报,1990年第四期
[2] 刘乃叔.古代汉语教学观念更新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第六期 [3] 朱亚兵,雷变玲.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弊[J].消费导刊,2008年第一期 [4] 张亚男.教育科学[J].教育科学,2005年第二期
[5]李曲生.大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
马婧贤(1983-)女,河北大名人,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数学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数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学生......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必要性21世纪,人类正迎来信息时代。由于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形......
多媒体交互功能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教育技术学二班 王运香)【摘要】:交互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功能,在多媒体制作中,熟练的掌握、科学的设计、合理的运用交互功......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性、高效性的特点,运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善物理课堂枯燥、单调的本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
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户县涝店镇中心学校王维维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成长发展和获取各种知识的场所。目前,在“和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