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人教七上7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7第七章教学上”。
《夏感》人教七上7
张笑天——《夏感》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识记新的字词。
2.了解对比等写景的方法。
能力目标:
1.朗读体会的写景特征。
2.品读讨论写作手法及写景亮点。
情感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感受语言的魅力,朗读熏陶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写景特点,体会的主旨。
教学难点:
写作意旨的体现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注意提醒学生使用恰当、准确、优美的语言。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梁衡先生的散文《夏感》。题目告诉我们,作者喜欢的是夏季,而“感”字,就是来解释为什么的。
二.整体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文,填空下列横线。
夏
是
一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夏。
夏
是
一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夏。
2.讨论明确夏的特点。
紧张热烈急促麦收时期农村农民
3.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个性。
三.精读训练
1.明确这三个特点在中的章节分布。
2.是否整篇都应读的紧张、热烈、急促?
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对比的效果。用春之色的柔(女)、秋之色的艳(男)对比夏之色的热烈(齐)。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读出热烈的气氛,要有磅礴之气,升腾之气。
以第四段为例,用朗读来表现紧张、急促。(速度快,停顿短,干脆利落。)
四.品析感受“紧张、热烈、急促”的夏的特点。
1.四人小组讨论。
要求:找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可就词语运用、句式、修辞、句子的深刻含义等方面评析。
2.交流讨论。
实写与虚写,调动各种感官,精彩的比喻、拟人,多处对比,动词的准确使用。
注意讨论完,落实理解后的朗读,接着进行。
五.归纳总结全文主旨。
1.齐读末段。
2.读、背末段。体会作者文白相间、简朴生动的语言,体会具有对称性、旋律感语言的雅致。
2.讨论:你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明确:作者的意图是为了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
4.将“大声赞美”换一下,仅仅是赞美吗?你还可以再续写两句。如我更要投身到这个……我要抓住……我要珍惜……(写下来交流)
黄金不只是夏的颜色,也是时间的颜色。
板书设计:
夏感
感受、感触、感慨、感染、感动、感悟
六.归纳小结。
1.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学习本文的感受。
2.教师归纳总结并作业:找出一两首写夏的诗文,和本文比较一下,写出夏的什么特点,有何异同。
教学后记:
时间安排还是太紧,最后一段的背诵没能完成。只好临时改为作业。
学生回答问题的覆盖面不够。
这次备更加坚定了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备一定要广泛搜集资料,真正解读文本。这一最初我也读不太明白,直到最后搞懂了它是特定时间——麦收,特定地点——农村,特定人群——农民,才真正找到了切入点,找到了感情的出发点。如果老师不能真正解读文本,甚至自己还带着疑问、模糊认识,就去备,的设计肯定偏离主题,显得死板、做作;这样去讲,学生就会一头雾水,抓不住东西。
《夏感》人教七上《夏感》教学设计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学董雪教学目标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的语言魅力。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
七上《夏》课堂实录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初级中学 张治明 邮编:442613(老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学生喊班级口号)一、激情导入。师:一年四季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我们可以感受......
7* 散文诗二首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诵读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
魅力世园和谐陕西商洛双语学校 七年级(7)班王维静2011年4月28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就要开始了。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世园会以“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