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之清明节_清明节移风易俗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51: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移风易俗之清明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清明节移风易俗”。

我的清明我做主

——移风易俗之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一首《清明》,流传千古,描写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时的情景。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三大鬼节是:四月五日清明节;十月一日祭祖节;十二月二十九日驱鬼节),所谓“清明时节人找鬼,中元时节鬼找人”(“中元”即民间祭祖的日子,十月初一)。所以每年的清明时节时,人人为了让逝去的亲人不孤独,也让他(她)们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纷纷上坟扫墓,焚黄挂白,也就烧纸钱,挂纸钱,借以纪念先灵,证明此地安息者还有后人牵挂,旁人就不敢在坟头动土、欺负。所以说清明节是民间传统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在宛西南农村一直有“早清明,晚十来一”之说(十来一是当地土话,也就是指十月初一,也叫祭祖节),即清明上坟、烧纸一般要在4月5日清明节之前(与之对应的是十月一日祭祖节时一般可以晚几天)。人们一般会在清明节前一至两周(城镇多为双休日),携家带口返乡扫墓。去时要带纸钱(纸钱不同于拜佛的香裱,黄色,纸质粗糙较厚。祭祀前要用大面额的钞票在正反两面印一下,也叫“打钱”。当然现在的寿衣店里不仅有卖“金银元宝”,“铜钱”还有印刷精美的“冥币”)、鞭炮和祭品。祭品一般是冷食,普通人家多会准备油馍(油馍一般不用平时大家爱吃的提面油馍,而是要有棱有角的四角油馍)、果品和酒水。

扫墓的时间多为上午10:00左右,一家人来到坟前后,大人首先会去除一些坟头上的杂草、灌木等。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漏雨。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所以,杂草清理干净后,得给坟头培些新土。然后擦拭墓碑,整理祭台(祭台多为青石垒成,主要作用是摆放祭品)。有时还会在坟前植树,一般为四季常青的松柏,树长得越旺盛,就意味着家族越兴旺。小孩这时多数会在坟前的农田里嬉戏、玩耍,大一点的会主动帮助大人。整理完坟墓大家会将所带祭品整齐的摆放在祭台前面,将纸钱沿中线折叠,让中间隆起,分成几叠摆好并引燃(即:烧纸钱),同时燃放鞭炮。燃放鞭炮时一般要绕坟墓一周,然后将剩余的鞭炮扔在坟墓上,意为唤来逝者“享用”。

鞭炮燃放完毕,大家会十分庄严的依次在坟前磕三个头,拜三拜,将家中的大小事情或自己想说的话与逝者诉说一番,以示对逝者的哀思和敬重。磕头祭拜的顺序一般是先长辈后晚辈最后是小孩。当小孩磕头时,家长往往会趁此机会告诉孩子,家中的或关于长辈的一些往事,以引起小孩的注意力和兴趣(既可以看作是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也可以说是一种记忆和感情的传承)。在烧纸钱时,一般是不允许人们用木棍等物品挑动的,必须让纸钱自己完全燃尽(据说纸钱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纸钱烧完,一边收拾祭品一边要向逝者承诺何时(一般为十月初一)再来看望,并祈求逝者保佑全家平安、家族兴旺、财源广进等,然后方可离开。

中午到家,一家人要吃团圆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美食(旧时是不能有热食的,现在人们多不甚在意),齐享天伦,以此来告慰逝者。值得一提的是,上坟时的祭品,一般是要大家分而食之的。下午,是大家一同郊游踏青的时间,如果天气晴朗,一家人多数会一起到郊外游玩、放风筝等。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听老人们讲,在传统习俗中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再过清明节时更愿意“自己做主”。如今的清明节摒弃了旧习俗中的很多迷信成分,特别是扫墓,人们开始提倡文明扫墓。例如:以前的土坟,现在多被陵园墓碑替代,更节俭、更文明。以前的清明节要烧纸钱,极容易引发火灾,同时燃烧纸钱不利于环境保护。现在人们已经开始以鲜花寄哀思,并在网络上的网络祭堂,进行网络祭祀。清明节有人在先祖亡亲墓前垂泪,也有人在爱宠坟前掩泣。不止是人有墓地,宠物同样也有墓地。人们为宠物扫墓也跟拜祭祖先差不多,宠物墓前有照片、有白菊、有生前至爱的玩具作陪,还有的以水泥、大理石碑筑就跟人一样。除实体墓地外,宠物网络墓地、纪念博客也蔚然风行。和悼念亲人的网上祭堂一样,宠物祭堂可以祭酒、献花,申请也容易,多数只需输入宠物和主人的名字即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注重孝道,清明节祭祖,是孝道的一种延伸和体现。一位伟人说过:“遗忘过去就代表着背叛现在。”一个不注重传承和记忆的人又怎么把握现在呢?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味的传承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作为当代的新青年,我们更愿意“我的清明我做主”。“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今年清明已逝,明年我们共同见证。

教师点评:

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3天).“清明节”的得名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清明节相关的一个节日是“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这篇介绍清明节习俗的文章,没有过多的引申人们已经熟识的传说,而是简单引入后,立足于本地的习俗,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清明节扫墓经历,有条不紊的叙述下来,体现了在南阳市镇平县在清明节时的民俗风情,较为真实、可信。中间以“我的清明我做主”转折,讲述近年来在清明节习俗上的变化,过渡自然,水到渠成。既表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展示了新时期青少年的活力、热情和创造力。

清明节的习俗各地大多相同,但由于地域、文化和历史的原因,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的。南阳地处中原,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楚文化与汉文化最集中区域之一。南阳市的历史可上溯到50万年前。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南阳地区独有的风俗、习惯。清明节的习俗中还深深的带有古香古色的地方特色。如文中的河南方言“十来一”,以及“早清明,晚十来一”的俗语,还有“打钱”等习俗,都带着浓郁的南阳风味。

现在的南阳市是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卧龙岗旅游文化集聚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桐柏淮源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南阳四大重点旅游景区景点。20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生活习惯上的变化,清明节的习俗也在随着逐年变化。南阳人民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在不断提高,正逐步的向现代化城市迈进。清明节的习俗也不断地和全国各地的大城市接轨。最近几年来,网上祭祀蔚然成风,敬献鲜花较为普遍,宠物祭祀也屡见不鲜。

“我的清明我做主”,传统节日新过法,正是当代南阳新形象的象征。但正如文章最后所说,“遗忘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习俗如何发展,勤劳智慧、勇敢创新的南阳人民是不会忘记过去的,是会始终如一的将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让传统习俗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进而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

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在现在社会,倡议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倡议书具有公开性的特征,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一听到写倡议书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

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

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清明节是广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缅怀英烈的传统节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范文。欢迎大家参考!【1】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

2017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

2017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慎终追远、缅怀先辈、悼念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下面是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快来围观吧。2017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篇一】广大市民朋友们:......

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模板20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标和范围。对于写总结的朋友来说,以下是一些范文,供您参考,或许会有所启迪。清明节移风易俗倡......

下载移风易俗之清明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移风易俗之清明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