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设计_生态系统课堂教学设计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38: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态系统课堂教学设计”。

贵州省首届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2013A11)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

《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4.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5.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6.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问;2.在合作学习中读懂文章和欣赏文章,学习音乐描写的技巧;3.在合作探究中提高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三、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设计说明】

在文言文中,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坚决不搞教师为主的串讲,坚持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先自主疏通文句,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设置问题要小步子,有梯度,让学生逐步消除畏难情绪,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将文言文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四、课时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五、教学过程:

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活动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词注音或解释

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1)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轶闻趣事

轶闻一:庶子身份。范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所以他的社会身份比较低下。嫡母所生的哥哥范晏嫉妒他的才学,骂他“进利”,认为他是终家破族的祸害。父亲范泰也不喜欢范晔,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范晔十七岁时,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

轶闻二:被贬后写出名作。宋文帝元嘉九年,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刘义康的母亲死了,范晔实在悲伤不起来。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此事传出之后,刘义康几句谗言,范晔被发配到宣城当太守去。这次贬官对范晔是一次很大的刺激,勾起了他幼年生活的隐痛。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这种痛苦。史事的研究,打开了他的眼界,范晔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此时的他三十五岁。

轶闻三:无神论主张。公元444年,范晔卷入刘义康的政变,因人举报泄密,范晔被捕,于公元445年惨遭杀害,时年四十八岁。范晔被处决时,仍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主张,其侄孙范缜继承与完善了范晔的无神论的思想,范晔生前一直未能完成的无鬼论,则为范缜所著的神灭论填补了。

(3)补充文学常识

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②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③六艺:①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④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⑤《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3.文体知识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活动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你有哪些补充的字词?

2.你画出哪些重点或优美的句子?(扣《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3.通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

传记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政治上的成就,重点介绍了科学上的成就。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

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激趣导入(或课前三分钟)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现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张仪造的候风地动仪的模型。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衡传》,走进这位中国伟大的科学家。

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 活动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扣《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按照文章的内容或脉络,你认为文章应该如何划分层次?理由是什么?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活动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第1段有哪些重点字词,表现了张衡什么品格和才能?(1)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2)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衡少善属文,游于三……(3)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第2-5段有哪些重点字词,表现了张衡什么品格和才能?(1)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2)质疑、点拨 质疑、点拨:

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3)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铸造地动仪)

3.第6、7段有哪些重点字词,表现了张衡什么品格和才能?(1)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2)质疑、点拨

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1)广泛学习。(2)不要骄傲自满。(3)从容淡静——言之成理即可。5.思考3_5段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6.用什么词语才能恰当的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如(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活动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设计特点:《学案》导学与学生自主提问结合,课堂既重点突出,又体现生成生动。)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一: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

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 5 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活动一:分组展示

(1)分步展示,质疑解疑。(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活动二:教师补充探究问题

根据活动一开展情况,教师适时补充探究问题,学生自由问答,教师相机点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2.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3.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第六步:迁移应用

活动方案:知识积累,巩固训练。

1、你知道下面这些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吗?(1)行:去应荐。

(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3)就:就职,任职。

(4)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5)应:应职,接受官职。

(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1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15)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你掌握下面多义词的含义吗?(1)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⑤启窗而观(看)(2)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证明)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3)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②因以讽谏(就)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①十年乃成(才)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5)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6)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7)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你能总结下列句式的特点吗?

(1)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臵)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共安排了两课时,按一般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疏通文句,整体感知。第二节课进行内容分析。我考虑到那样设计会割裂文句与内容的结合,所以做了一下调整,本节课没有疏通全文,只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疏通并分析理解第一段,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开始担心时间紧张,教学目标完不成,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朗读和整体阅读又较为容易,所以一节课下来,时间够用。

第一课时注意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落实,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渗透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的教育,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在思考交流中提高能力。

朗读方式新颖,让学生在理解中读书,在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教师的泛读。这种形式,避开了教师感染影响,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计划,教师的泛读只起到订正作用。

多元解读的环节调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头脑,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长期坚持利于课堂的操作,利于思维的培养,利于成绩的提高。

本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讨论探究,多元解读,完成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了学生学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时,我时刻注意教师引导的方式,有预设的问题,也有应变的问题,这一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过,指导的语言有待锤炼,技巧有待提高。

教完这一课,感觉学生确实是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阅读、个性阅读、拓展阅读的开展,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江西省瑞金第一中学谢志明342500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

《张衡传》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张衡传》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张衡传》是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张衡传》这篇文章短小精炼,更能突显传记文章的写作特点,所以这节课我制定了以下......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一、初读,以“文”会意1、生概括对“张衡”初印象2、《张衡传》之布局 文学成就 才干为人 科学贡献政治作为 二、再读,以“词”疏意1、分组梳理各类文言现象2、......

下载《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