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考试重点_应用统计学重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19: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应用统计学考试重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应用统计学重点”。

第一章

1、什么是统计?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2、如何理解统计的职能?

统计的只能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1)信息职能:是指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灵活、系统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信息。(2)咨询职能:是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展开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威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3)监督职能:是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总体上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民、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进经济、社会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

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3统计学与数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联系:数学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为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统计学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数学科学在统计学中应用的过程,这就说明统计学与数学有着没密切的关系。

区别:首先,数学的研究是抽象的数

量规律,而统计学则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其次,统计学与数学研究中所使用的逻辑方法也是不同的,数学研究所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而统计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则是逻辑与演绎的结合占主导地位的是归纳。

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大量性、客观性。

5、统计学的分类:按统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分: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按统计方法的构成分: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

6、统计活动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资料搜集、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与信息开发五个环节。

7、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法、指数法、抽样推断法。

8、统计的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进行统计监督。

9、统计总体:就是指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的特征。

10、统计标志:简称标志,它是表明总体单位的某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

11、统计标志的分类按照表示事物特征的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标志表现:品质标志表现、数量标志表现。

按其作用功能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12、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表现:标志值或变量值。

13、变量的分类按照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将变量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按照变量的性质可将变量分为:确定

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14、统计指标:包括含义两方面的:一是指标的内容和所包括的范围;二是指标的数值也就是经过调查登记加以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字。

15、统计指标的特点:可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16、统计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通过对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的汇总而取得的。统计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2)区别: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性;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一般不具有综合性。统计指标必须是可量的,没有不能用数量表示的统计指标:标志则必须是可量的。

第二章

17、统计数据的分类:根据客观现象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定类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定比尺度从而形成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及数值型数据。按不同的分类标志分为:观测数据、实验数据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18、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一是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等第一手资料,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二是来源于别人通过调查或实验的数据等第二手资料。

19、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方法、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20、调查表的构成:由表头、表体和表外附加三部分构成。

21、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由引言、填写说明、问题与答案三部分组成。

22、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形式:选择题、问答题。问题的表述方式:6W即who(谁)、where(何处)、when(何时)、why(为什么)、what(什么事)、how(如何)。

23、问题答案的设计要求:穷尽性和互斥性。

24、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准确性、关联性、时效性、一致性、经济性。

25、统计标志的分组:1)品质标志分组;2)数量标志分组(又包括单变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遵循上限不包括原则

26、全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全距/组距组中指=(上限+下限)/2

缺下限组中值=该组上限—(相邻组组距/2)缺上限组中值=该组下限+(相邻组组距/2)

27、分配数列或频数分布:把总体的全部调查数据按组归类排列就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之间的分布。

28、统计图表:对于分组数据通常采用:直方图和直线图;对于未分组的数据采用:茎叶图和箱线图。

第三章

29、总量指标:是指反映经济社会现象发展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指标。

30、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2)按其反映的时间性质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3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包括: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单位。

32、相对指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总量指标的比值,用来反映现象发展的程度、结构、速度、密度和普通程度等。

33、相对指标的作用:1)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2)可以分析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联系;3)可以分析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对比关系。

34、相对指标的分类与计算: 1)、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

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数值%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空间条件下的指标数值/另一空间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4)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另一性质不同但联系密切的总量指标%

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

35、相对指标的应用原则:1)严格保持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的可比性;2)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

36、平均指标:1)简单算术平均数=∑X/n 2)加权算术平均数=∑xf/∑f

3)简单调和平均数=n/(∑1/x);4)几何平均数=n√∏x37、1)未分组的中位数=(n+1)/2

2)单项数列中位数的项次=∑f/2 3)组距式变量数列:下限公式、上限公式P6538、下限公式、上限公式P6639、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关系:1)当频数分布为对称分布时三者相等;2)当频数分布为非对称分布时三者不等:右偏分布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左偏分布时,平均数

40、变异指标:1)极差2)平均差3)标准差4)标准差系数P72

第四章

41、时间数列:是指将某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也称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

42、时间数列的种类: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43、时间数列编制原则:1)时期长短相等2)总体范围一致3)经济含义相同4)计算方法一致

44、时间数列中的水平指标:发展水平、增长水平、平均发展水平。

45、发展水平:用“发展到”“增加到”“降低到”“降低为”等来表示。分为:基期和报告期

46、增长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47、平均发展水平P8348、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因素: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49、直线趋势的测定 P98

第五章

50、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用来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51、指数的作用:1)能综合反映复杂经济社会现象在总体上综合变动的方向、程度和绝对效果。2)能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3)能反映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52、统计指数的分类:1)个体指数和总体指数;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53、综合指数: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它通过先综合后对比的方法计算。

54、同度量因素:是指把不能直接加总的现象转化成能够加总的现象总量的媒介因素。它的作用:媒介作用、权数作用。

55、拉氏指数、派氏指数P11656、平均式指数与综合指数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二者都是计算总指数的方法。平均式指数在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使用的条件下,两种指数计算公式可以互变,而且分子分母均是总量指标。2)区别:综合指数是从经济社会现象的总量出发,找出同度量因素后,再加总对比,以观察总量的变动;而平均式指数从个别指数出发,将它们加权后再平均,以观察个体指数的平均变化。

57、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P12158、指数体系:是指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保持一定关系的各种指数所构成的体系。

59、指数体系的作用:1)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2)根据指数体系中各个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60、平均指标指数的两因素分析P128

第七章

61、参数估计:也称抽样推断,指从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元素),并根据抽中的单位(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参数)。

62、抽样的组织形式:1)简单随机抽样2)类型抽样3)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

63、抽样平均误差计算P168-16964、点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的观察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65、估计量应满足的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66、点估计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单、具体、明确;缺点是没有考虑抽样误差,难以说明推断的概率(把握)有多大。

67、区间估计:是根据样本统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68、区间估计的步骤:P17569、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1)总体方差2)置信水平3)允许的抽样误差范围4)抽样方法的不同。

70、假设检验的步骤 P180—P183 71、相关分析的种类:1)按相关程度分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2)按相关的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3)按研究变量的多少分为:单相关、偏相关和复相关。72、简捷法计算样本相关系数P196 7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P200

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重点第一章着重考查对数据的理解,注意后面的习题注意几个概念:样本、总体、统计量、变量以及数据的来源等第二章中位数、四分位数、均值的计算,分组均值、分组分位数计算......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

统计学重点

1.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和步骤。意义:为一项调查或者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用与评估某项正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很重要。步骤:首先要明确收集目的和收集方向,制在进行......

应用统计.统计学考试大纲

《统计学》考试大纲一、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概率的性质、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二、随机变量及......

应用写作考试重点

应用写作考试重点考试分为简答和写作两部分,上节课已讲部分,有同学留下了,可作参考。一、简答题2或3题40分,请认真看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读读课本;(看课本第二章4至7节);二、写作......

下载应用统计学考试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应用统计学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