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和拓展_刑事技术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13: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和拓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刑事技术现状”。

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和拓展

刑事技术是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刑侦基础工作。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表明,刑事技术整体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案件侦察中快速,有效的揭露、证实犯罪,而且在案件诉讼、审理、判决的全过程中证实罪与非罪以及犯罪过程等逐多工作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日益猖獗和智能化犯罪面前,刑事技术也受到人力、财力乃至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滞后于刑侦改革的整体步伐,在为侦查服务,揭露和证实犯罪方面不尽人意。本文就我局刑事技术工作现状与发展作些探索。

一、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人员素质、积极性下降。现我单位刑事科学技术室共有技术人员9名,除去现职技术中队长和法医、照相4名,从事现场勘查的人员为5人,内无一人是刑事技术专业毕业,4名为公安管理专业,1名为计算机专业,且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近4年在技术人员不变的情况下,现场勘查的数量由2012年的1040起、2003年上升到1356起,按平均1200起现场计算,每个技术人员年均需现场勘查240余起,且尚不包括非刑事案件、非正常死亡事件事故和副班搭档出现场勘查数,实际现场勘查数要超出300起,个别民警甚至超出500起,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有:一是人员流失,除部分提拔领导干部外,近几年我区先后有4人离开技术队伍。二是一些人认为技术人员工作量大,要求高,责任重,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但待遇低,职称不与工资挂钩,出差少,培训机会不多,横向比较反差大,付出和获得不平衡。因此技术工作缺乏吸引力,造成队伍进取性不强。三是技术工作非上班时间多、加班加点多、误餐多,但又默默无闻,引不起领导重视、关心。四是新技术人员短期内工作不适应,造成人员青黄不接,加重了人员紧张程度。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需要一个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提高适应过程,一般至少要需要3年左右时间。五是技术工作成效缺乏激励机制,物质上不象信息、情报有上级明文奖励规定;奖励立功在同等条件下又偏重于侦察,有一种失落感。

(二)勘查设备落后,更新缓慢,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我局技术室现有技术装备没有达到公安部一级技术室配备要求,有时正常的工作器材还得不到保障,其现状大大制约了我局技术工作的开展,也使早在99年公安部宜昌会议上制定的刑事技术业务的“七率一量”工作指标无法实现。在仪器维修方面,由于刑侦器材的特定性,全室甚至全省都无处可修理,使一些设备出现故障就无法使用。还有不少仪器是1995年刑事技术三级点建立时购买,使用了二十几年,设备老化已无法使用。分析原因:一是我局公安经费总体不足,加上局里新建办公大楼,每年技术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刑事技术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在新形势下支援力提升不快、不明显,不如技侦、信息、阵地控制来得实际。三是我局技术一直无自己闪光点、特色点,工作按部就班,引不起领导重视。

(三)现场勘查不细,后期制作不规范,影响了整体破案和办案质量。

我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人少案多,为完成勘查任务,赶时间,在勘查现场中不能按照程序和规范进行,例行公事,造成该发现的痕迹、物证未能发现,发现了能提取的未提取;现场勘查后对现场提取的一些痕迹、物证显现处理、排除工作、分析判断、样本查对、化验检测等方面不及时,对案件勘查的整体情况汇总研究、相关试验也相对致后。正由于技术室工作的程序、规范化的程度不高,在运用现场情况、痕迹、物证等进行案件的串并和犯罪特点、手段的分析等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刑事技术工作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分析原因:一是刑事技术人员少案件多,为完成勘查任务,赶时间。二是规章制度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制约机制。三是技术人员破案意识、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不强。不论是现场勘查、破案,还是起诉、审判,都是靠证据来说话。现场发现的痕迹、物证,现场照片,笔录、绘图都是证明有罪的铁证,并贯穿整个诉讼过程。因此,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侦查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否则就会丢三落四,给破案后的诉讼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四是有的技术人员责任心下降,一些盗窃的“小”案件,认为案件破不破影响不大而予以轻视,勘查现场走过场,其实这是很有害处的。公安部领导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刑侦工作重要的是勘查现场,要强化勘查意识,我想不无道理。我们讲现场勘查无大小,主要是指“小现场”不一定无痕迹、物证,有时通过“小现场”发现的痕迹物证挂破出大案、串案。五是值班周期短,实行痕迹正副班搭档制,正常5天值班2次,有时二人对调班,上次值班现场的后期制作还未消化新的案件又接上。六是在现有的案件报破制度下,单起特大以下盗窃案已引不起关注,三员出警得不到贯彻,现场勘查多为1 名技术员。

二、发展刑事技术措施

为改变刑事技术不适应侦察办案的滞后局面,在人员上要增加数量,更新知识结构,促进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在技术装备上要加大投入,扩大检验范畴,提高技术检验质量;在管理工作上,要研究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一)增加技术人员数量。

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侦察的第一步,是案件侦破的重要工作环节。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单纯的强化政治思想工作,激励斗志,依靠技术人员的自觉性、积极性,加班加点,是不能真正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问题,现场勘查才能做到及时、客观、细致、准确,在案件现场记录、采痕取证、尸体检验中,才能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根据我局现有发案数量和实际工作来配备技术员,使我区技术技术人员从现在的9人增加到12人左右,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人员少的问题,实现公安部规定的2人现场勘查制。

(二)加大投入,更新技术勘查设备。

积极争取局领导、队领导的关心支持,积极筹备资金,根据先满足现实需要,再完善提高的思路,分期、分批彻底更换旧设备、购置新器材。在2013年达到全国二级刑事科学技术室装备标准的基础上,2014年基本达到全国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装备标准,并在今后二年内争取完全达到全国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装备标准,届时将彻底改变我区技术设备落后的状况,提高疑难痕迹物证的发现、处理、提取、利用能力。

(三)建立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全面提高技术队伍素质。随着犯罪活动日趋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以及技术工作所涉领域的扩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技术问题。技术员仅靠原有的知识和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存在较大的困难,要营造一种技术人员学习的良好氛围。一是要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让市局或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来我局技术室讲课。二是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到省厅或公安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向局领导争取每年1-2人次培训机会。三是要坚持内部学习机制,利用中队的周分析串并学习例会制度,以能者为师的方式,每周确定一名技术员主讲,其余人员补充分析、探讨的形式进行互教互学活动。四是中队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和理论总结,个人要结合实际专业工作撰写论文,形成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制定岗位责任制,完善各种考核制度。

当技术装备投入达到一定标准后,人才是最主要因素。一要提高待遇,稳定技术队伍。二要有竞争激励机制、奖惩制度。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四要有规范化、程序化机制。实践表明,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需有一定程序和规范,要从事技术性的系统工作更是如此。程序设定的合理,规范制定的科学,可使工作的耗时短,且能防止失误现象发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动作用,使工作取得理想的成效。

(五)加强侦技术协作,为侦察破案服务。

2010年开始,随着刑事科学技术在影视、报刊的暴露及鉴定结论的告知,犯罪分子常采用戴手套、穿袜作案,使痕迹之首的手印提早进入下坡路,利用率将一年不如一年。面对挑战,技术一要研究常见客体的提痕方法、物证处理能力,拓展鉴定、检验范围,使DNA、微量物证发挥作用。二要加强同派出所、刑侦大队内部各中队侦察员之间的联系,互通信息,以快制快、以快制流。刑事技术工作只有以侦察工作为根基,通过技术人员的主动参与和服务,调动侦察员利用痕迹物证破案意识,主动提供查获各类犯罪嫌疑人员资料,最大限度地利用提取的各种痕迹物证,只有这样,破案才能事半功倍,技术工作的成绩才会不断涌现。所以现场勘查结束后,有侦破条件的要向派出所、大队侦察员信息员通报,反馈串并案资料、现场痕迹物证情况,提高其感性认识。三要发挥主动进攻意识。对现场条件好的案件,可适当开展侦察工作,避免因侦察力量不足而失去破案时机。对派出所抓获的重点嫌疑对象,要下所采集资料,及时比对,避免因采集不当、比对不及时漏过犯罪分子。

(六)树立信息警务意识,加强案件串并分析。

当前流窜犯罪、团伙犯罪、跨区域跳跃作案日益严重,系列案件的多发性成为必然,加强对系列性案件的串并工作,开展并案侦察是侦破多发性案件、系列性案件,破大案、打流窜、摧团伙行之有效的侦察措施。技术中队在日常案件串并中要树立高度的信息意识,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和其它多种途径搜集各种案件信息,把大串小并的思想融入到串并工作中,积极、快速、有效的搞好串并案工作,并且充分发挥串并案工作的优势侦破系列案件。一要利用案件中的现场指纹鞋印直接认定并案。二要通过特殊作案手段跨区域串并案件,提出侦查方向和范围。三是通过案件串并、分析其内在规律特点,提出实际可行的侦查措施指导破案。四是通过信息查询,加强同全省各地县同类案件串并,确定高危人群、重点嫌疑对象。

涉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

于毅

刑事技术工作汇报

XX派出所刑事技术工作汇报刑事科学技术作为侦查破案的第一生产力,在打击犯罪、服务警务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2011年,XX派出所刑事科学技术组在所领导以及分局技术中队的......

刑事技术鉴定书

刑事技术鉴定书(精选10篇)由网友“cn959177”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刑事技术鉴定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刑事技术鉴定书 刑事技术鉴定书刑事技术鉴定书中华人民共和......

刑事技术鉴定书

刑事技术鉴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刑事技术鉴定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案件勘验、检查、鉴定的规定,准确及时地进行刑事技术......

关于刑事科学技术在基层的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刑事科学技术在基层的现状的调研报告期别:2013年第六期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班 学号:28号 姓名:李瑞福 单位:湛江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刑侦一大队2013年9月14日至2013年9月2......

关于刑事科学技术在基层的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刑事科学技术在基层的现状的调研报告 期别:2013年第六期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班学号:28号姓名:李瑞福单位:湛江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刑侦一大队2013年9月14日至2013年9月26......

下载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和拓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和拓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