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 农村小学学生英语朗读习惯培养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英语朗读习惯”。
义城完小综合组
《农村小学学生英语朗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生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农村学校通常缺少英语学习的氛围;二是教师观念落后,经常反复、大量地进行书面语训练,却忽视了口语训练。许多学生对英语望而生畏,更不敢用英语进行交流。
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朗读标准的英语字母和单词较为困难,部分学生在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读”当作业,在家长问起时就以“我们英语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来搪塞家长。而小学阶段一星期只开设2节英语课,因此学过的课文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很快就忘记了,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学生不想读、不会读或者不敢读的现象,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心理学研究证明,朗读过程是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触觉的过程,可以达到综合记忆的效果。因而,朗读有助于小学生记住所学的英语。我国英语界老前辈之一范存忠先生曾说过:“我体会到学语言与学曲子一样。学曲子贵在能唱。” 故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声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培养出英语语感来。同时赵卿敏认为,内化就是教育教学的真谛。同样的道理,英语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词汇与句子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想象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够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因此,要改变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英语是一门世界语言,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英语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中的最主要语种,是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年轻一员。朗读是语言技能中的一项,是学习语言知识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学生学习英语,必须经历听――模仿朗读――说这样一个基本过程。正确有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各种朗读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使小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培养,更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小学生想读、爱读,进而爱说、爱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英语朗读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主要平台,发现和总结学生英语朗读中的主要问题,思考和探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朗读能力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了解学生个人的朗读水平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班级整体朗读水平对英语教学质量的影响。
3.小学生英语课堂朗读方法的实践研究。通过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朗读,提高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朗读水平。
4.小学生朗读途径的研究。通过常规教学、组织活动等方式,探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途径,增加学生的经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延伸学生的视野。
四、课题研究对象: 小学3-6年级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形成教师个人和学校的英语教学特色。
六、课题研究过程的主要措施: 1.加快学习步伐
课题研究的实施伴随着许多新的理念的实施,而吸收新的理念,必须加强学习。学习包括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课题实施和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把学习落实到位。
2.加大表扬力度
利用晨会、班会、英语课等形式表扬态度端正、学习优秀、在英语朗读上有进步的学生,激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家校结合,表彰重视学生学习的家庭和家长,使课题研究获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3.丰富训练方式
在英语课堂上采取范读、领读、跟读、齐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训练方法,组织竞赛、游戏等活动;在课后布置朗读、录音等作业,开展“英语朗读小明星”、“录音朗读秀”、“英语朗读大赛”等各种活动,突出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鉴外语教育领域已经取得经验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不断提出计划、组织实施、反思修正,总结评价,使课题在行动中得到深入,取得实效。
3.实验法。通过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及时总结,将成功经验逐步推广。
4.观察法。通过多方位、多范围、多角度的观察,使课题研究更加真实、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5.调查法。组织多范围、多形式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使课题研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7.个案分析法。
八、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7年2月—2017年3月)选题、确立课题。准备阶段。
1.确立课题名称,确立课题组成员。2.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积极因素和具体问题,以便针对性地研究确定具体的策略。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办英语角、观看英语动画片、培养学生朗读、默读、背诵的习惯)。
3.确立实施的总体方案和分析阶段实施步骤。主要研究方法:学生、教师问卷调查;研究资料;向专家咨询。
第二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0月)试验探索阶段。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语言的流畅。
2.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增大语言实践量,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3.在英语朗读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朗读的教学方法,构建一个“课前——课内——课外”的朗读教学模式。
4.教师课堂用语的选择性和多样性的实践。
第三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深入研究阶段。全面进行深入实验研究,收集实验课例、学习资料、活动方案。1.在英语朗读教学中,探索学生主动朗读的策略,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加以不同的指导。
2.教师理念转化为行为的个案,探索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中建构学生英语素养的模式。主要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征集。
二〇一七年二月
我是教师,我为新时代放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是教师畅想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就是要告诉学生我们,都是新时代的主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
小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永年县洺关总校洺阳联校 王伊宁 *** 语言类的学习重在发音和会话交流,大声张口说是必备举措。但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着“哑......
浅谈小学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华店乡蓝天小学 马玉芬 时间:2011-10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
怎样培养英语朗读的习惯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主要是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而练就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怎样培养英语朗读的习惯,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