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_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03: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目前已经实施到四年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一个共同的感受是:识字量实在太大!一年级上期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其中100个会写;一年级下期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二年级上期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会写350个;二年级下期要求认识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300个。也就是说,学生每个学期要认400左右的汉字,平均每课要认10个以上。小学语文教学识字的重点在低年级,但是不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就是识字?在繁重的识字任务面前,是集中识字好,还是分散识字更适宜,教师该何去何从?

一、把握编排原则,集中幽现,分散掌握

课程改革后的实验教材,高密度呈现生字,有些要写的生字不是本课课文中出现的,一年级上册教材甚至安排了与课文并行前进但内容上与课文没有多大联系的识字短文。一方面是识字,另一方面是学文,既要认新字,还要写旧字。如果要求每字必认、每课达标、人人过关,为了这些字师生已疲于奔命,哪里还有时间学习课文? 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排,生字该集中还是分散进行教学?这就要看我们怎么理解新课程下的识字教学。先让我们作个对比:

《语文课程标准》: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识字写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低年级识字写字)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新、旧教材的识字量相差不大,新教材不仅减少了要写的字,还对学生的识字量作出富有“弹性”但不失明确的要求。

只是新教材生字的呈现方式与旧教材不相同,一些要写的字是在以前课文中认识的而非本课生字。尽管有些教师觉得这样的呈现方式有些“别扭”,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些“旧字”并不感到困难,因为已经在读物、生活中反复见过,写起来甚至觉得亲切。因此,我认为识字教学是细水长流的、是随时随地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材中的每一个字,就算不出现在这篇课文中,换个地方、换个方式出现,学生也能认。今天出现的生字,学生暂时记不了或记过之后又遗忘,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与它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它,当然也算“掌握”了。

新课标实验教材在低年级集中出现生字其目的是为学生尽早阅读、写作打基础,因此生字虽然是呈批量出现,但教师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分散”逐步掌握,增强教学的“弹性”,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自己减压。策略1:循环识字法

根据艾宾浩斯对人的遗忘规律的研究,短时汜忆的遗忘率一般在60%-70%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天学10个汉字,第二天忘记6-7个是正常的。循环识字,是教师针对遗忘规律、根据课程,循环出现生字,让学生反复认记、达到防止遗忘的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识字能力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时间,或以认、读、写等不同方式循环出现生字。策略2:生活识字法

汉字来源于生活,汉字教学理应回归生活。课程改革后的实验教材更加开放,教师应把识字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情景都成为识字的机会和可能。课文中已经认过的字,通过平时留心同学、朋友、亲人的姓名,观察商店的招牌、广告、物品包装等,即时即景地再认识,学以致用,既增强生字的巩固率,还能激发学生自主认学新字。

二、遵循认知规律,分散教学难点,提高识字乐趣

汉字的识记有难易之分,汉字的识记又有规律可循,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汉字的构成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散学习难点,提高识字乐趣。

1.利用构字规律,集中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的记忆力强,容易记住新鲜事物,但也容易遗忘。成批量出现的生字,如何使学生认过之后,再次出现时还有印象,我认为要利用汉字造字规律,教给孩子识字、辨析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策略1:魔术认字法(“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汉字的造字方法,以形声字为主。根据《甲骨文字集释》的统计,在商代的甲骨文字里,形声字仅占37%强,《说文解字》中增长到80%强。(管燮初《汉字简化问题》),而现代汉字里的形声字则已经达到90%以上。汉字教学,“换偏旁”、“加偏旁”、“减偏旁”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在积累了一定偏旁的基础上,通过“换”或“加”“减”的办法,利用形声字“声旁帮着读宇音、形旁帮着辨字义”,以少记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是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同样可以用加、减笔画的方法以旧带新,进行教学。策略2:归类识字法

即,充分利用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将同一部首的汉字进行归类,由一个部首带出一串汉字,易学好记。2.分散难点,提高学习兴趣

识字应该是灵活的。曾经有教师总结出这样那样的所谓“识字X步法”,每当学习生字,就让学生:一读准字音、二记住字形、三组词解义、四„„如此按部就班。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长时间集中识字,就字认字,不仅会使学生对“宇”兴味索然,而且“大锅饭”教学会使一些难读、难写、难认该重点识记的字被忽略掉。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让学生喜欢认字,就要摸清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所在,做到有的放矢。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讲,游戏是他们的天堂,可以满足其好动好玩的心理,不但使注意力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策略:游戏识字法 教学中,教师从要求认识的生字里挑选合适的汉字与学生一起玩游戏,“猜字谜”、“叫字排队”、“送信(字)回家”、“玩字卡”、“找朋友”、“啄木鸟治病”“情境表演”、“画图猜字”„„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能点燃学习的乐趣,化难为易,使学生在做、玩中轻轻松松学到许多生字。游戏——永远都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法宝”。

三、顺应课文内容,分散——集中辩证统一

在实际每一课的教学中,识字教学该集中还是分散?课程改革后,教材随着相应变革,生字的呈现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实验初期,由于生字量大,有的教师认为应集中认读生字以扫除阅读障碍,就在课前让学生把本课的生字一股脑儿全都认过,然后再来读课文。现在,针对所谓的“集中识字”单调、枯燥,回生率高的弊端,有人又提出要“分散识字”,于是有的教师就把所有生字都嵌入课文,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一一教学,教学思路不明晰,课文教学显得非常零碎。非左即右,一边倒的教学思想是不理性的。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要在课前或课后集中识字,分散随文识字识的是什么? 一般而言,课前集中识字,是为了扫清阅读障碍,此时认字,主要是学生在读音上有困难,不先教会读音,就无法顺利地读通课文。而课后识字,课文已经理解,此时书写生字再认字,以字形为主。这样看来,随文分散识字,自然应以字义为主。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感知词义。那么,那些易懂好记、对理解课文无重要关系的字词就不必在讲读课文时教学。策略1:字一文结合,按需调配法

即顺应阅读课文的需要,将一课的生字按其音、形、义的重要程度,分散分批出现,既提高识字效果又不影响课文的讲读。策略2:一课一得法

找准规律,化繁为简,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学一课有一课的收获。落实到识字教学,就是教师应认真备课,将本课的生字进行归类、梳理,力求在一课的教学中突出、贯穿一种识字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并非终极目标。作为识字任务重点所在的低年级,要清楚识字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阅读和写作。虽然今天学生识一个字,未必能阅读一篇文章,但是日积月累,终究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无论教材中生字如何呈现,生字的数量是多还是少,只要把握好识字与阅读、识字与生活的关系,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辩证统一,就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低年级识字教学

新课程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摘要: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乐于识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活动中,达到大量识字的目的,下面是我在实践中......

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识字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高瑞娟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所以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

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浅谈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镇赉镇第二小学校纪秀华【摘要】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运......

低年级识字教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赵立丽在近两年里,我有幸参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通过教材培训我发现了语文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在识字量上,不但有音、形、义要求掌握......

下载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