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A 广义的文化)。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B 母系氏族有关)。
3、西周确定“礼”的目的是(D 使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长期听命于周天子)。
4、甲骨文产生于(B 商周文化)。
5、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属于(D 精神文化)。
6、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主导思想是(C 法家)的思想。
7、佛教的创始人是(C 释迦牟尼)。
8.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名扬千古的创举,因此,中国史书上称之为(C凿空之行)9.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B《农政全书》)
10、《红楼梦》中,能够集中反映作者对中国文化传统认识的人物是(D 薛宝钗)。
二、【多项选择题】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C] 以儒学为主干 [D] 以天人合一为目标)。
12、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是(B重阳节C 元宵节)。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A] 农具[B] 陶器[C] 绘画[D] 典籍)。
14、明末清初,因为都有高深的学识、都参加了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都提出了先进的思想论点儿被称为“明末三先生”的三个人是(A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15、世界文明古国包括有(B古希腊C 古代埃及)。
三、【判断题】
16、“黄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T)
17、姓氏是标志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符号。(T)
18、礼制的经济基础制度是“井田制”。(T)
19、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T)20、秦统一车轨的目的是为了让全国联系紧密。(T)
21、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T)
22、为选拔人才,汉朝从汉武帝开始采用了“察举”制度。(F)
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皇帝从“拓跋”改姓“元”,属于少数民族改汉姓.(T)
24、《四书章句集注》是由朱熹完成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 注释的。(T)
25、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两大类。(T)
26、就文化意义而言,明清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一种家长制宗法社会结构体系.(T)
27、石榴和葡萄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水果。(T)
28、宋代理学家所辨析的“天理”与“人欲”和文学家所面对的“政治”与 “人生”是一个问题。(T)
29、元明清时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态要比唐宋以前简单得多.(F)30、清代的“乾嘉学风”,标志着理学文化重新崛起并占领政治舞台.(F)
四、【简答题】
31、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包括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义利和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32、简要说明儒家所倡导的“仁”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儒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1、孔子创立的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孔子的仁学,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学,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2、孟子从人性、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上,极大地丰富了儒家的政治学说,从《孟子》、《中庸》等著述中充分反映了他的观点,即行仁政、民为贵、性善论与法先王。
3、荀子属于儒家,但其思想又有别于儒家,他主张:隆礼重刑、尊君爱民、人治与法治。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反对孟子,主张人性恶。为了使人禁恶从善,由恶变善,就既需要“隆礼”以教化,又需要“重刑”以禁恶,礼和刑都生根于人性,产生自改变人性的需要。儒家政治思想的建立,其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设计的长治久安的治国之道,其理论,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去看,有其合理的、有益的成分,但也同时存在很多局限,与建设现代政治文明存在很多冲突。
33、中国最初出现的市民阶层与西方相比有什么不同?
中国最初出现的市民是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一般并不包括从事长途贩运的行商,但包括在城市中从事服务业的人群。大致属于城市平民,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阶级代表。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
而西方有关市民社会的理论一般可上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社会为古典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一种与野蛮的部落生活相对应的生活状况。亚里士多德把市民社会解释为“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而西塞罗认为,市民社会不仅指单个国家,而且也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此后,市民社会逐渐演变成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规则、制度。自由的理念和经济的形态相结合,使得市民社会在欧洲大陆上萌芽、成长、壮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论述《史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在《史记》中,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司马迁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他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
《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三、秉笔直书,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对此有很好的发挥
所谓秉笔直书,就是史学家必须忠于历史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撰写历史。《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
对于先秦的法家和秦代的暴政,从感情上司马迁是愤恨的,但他做到了不因憎而增其恶。相反,对法家的改革和秦代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他都予以充分的肯定。正因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才使《史记》以信史闻名于世。
《史记》还贯穿一条重要线索,即重视人的历史作用。司马迁是反天命的。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因此,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注意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立传,尤其是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放到与王侯功臣以及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子同等的地位来写。所以在《史记》中,既有战国七雄的世家、萧丞相(萧何)。留侯(张良)的世家、孔子的世家,同时也有《陈涉世家》。
司马迁也很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把经济状况同政治上的治乱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还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由于司马迁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伟大创造精神,他的进步的史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史记》成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司马迁也赢得了“中国史学之父”的美名。
四、《史记》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传记
《史记》的文采历来为我国文学界所称颂,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司马迁像一个出色的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又像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
在《史记》这座人物画廊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到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人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的风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史著中,《史记》拥有的读者量是首屈一指的。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三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
2018年自学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不易仿冒,处于独家垄断地位,同时市场需求也较大,为保持盈利,此时企业应采用(C)。 [A] 新品中......
《经济法概论》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D )A.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C.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