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历史文化名城 光耀千秋人杰地灵_历史文化名城邯郸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7:48: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 光耀千秋人杰地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历史文化名城邯郸”。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 光耀千秋人杰地灵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光耀千秋人杰地灵。那是我第二故乡1971至1978年我在这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过,给我留下一生深刻的美好印象。是我成长的地方,我在那当过学徒工、老师、政治教员等政工工作。现把邯郸历史古迹人文地理介绍给朋友共分享。

【磁山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南30公里处武安县磁山镇磁山村南?河边。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1972年发现。经多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家鸡骨的发现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记录,修正了国际学术界认为它起源于印度的定论;粟的发现证明这里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之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原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目前,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之中。

赵邯郸故城遗址

【赵邯郸故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南郊邯山区境内。总面积1894万平方米。由大北城和王城两大部分组成。大北城是邯郸古城,也是赵都郭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最宽3240米,南北最长4880米,全部叠压在今城区地下6~9米处。王城为赵国的宫城,兴建于赵迁都邯郸前后,面积50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战国古城址。该城址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整个赵王城四周城墙残存10余米,轮廓完整,城内有大小台址数座。其中西城内有最大的建筑基址“龙台”,东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国内同期规模最大的王宫建筑基址。

武灵丛台

【武灵丛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区中华大街80号。占地面积24公顷,现台基占地4500平方米。相传为赵武灵王所建的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名扬列国。现存古台为1964年重建,虽非原貌,但雄伟壮观,仍不失古殿亭榭的独特风格。它是赵都的历史见证和古城邯郸的象征。1961年秋,郭沫若游历丛台,挥毫写下诗句:“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游丛台登临据胜亭,赵都风光尽收眼底。

梳妆楼、照眉池遗址

【梳妆楼、照眉池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内建设大街东侧古城西墙附近插箭岭东侧。属战国赵王苑囿的一部分。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基址残高10余米。梳妆楼遗址旁有照眉池,相传当年赵国宫女在献舞前后常于水边楼台梳妆照眉。唐李白有“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的美好诗句。

学步桥 【学步桥】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内北关。横跨沁河,贯通古城南北,也称“北关桥”。原为木结构桥,创始年代待考。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改建为大券三孔、小券四孔的七孔石拱桥,附会“邯郸学步”典故而取名为“学步桥”。桥面宽9米,长32米,高近8米,两旁各19块拦板和望柱,均雕有神兽,栩栩如生,曾为邯郸古八景之一。1987年对该桥进行了维修。

回车巷

【回车巷】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内中街。相传是赵国上卿蔺相如给大将军廉颇让路回车的地方。明代于此巷口镶嵌“蔺相如回车巷”6个大字的石碣,后被毁。1980年邯郸市人民政府复立碑碣,碑文记载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给廉颇让路回车,争取将相团结,共保社稷的感人故事。

插箭岭遗址

【插箭岭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内建设大街东侧古城西墙附近。属赵王郊外苑囿。占地面积80多公顷。相传赵武灵王曾在这里开展跑马射箭的骑兵训练活动,因名插箭岭。经近年考古调查,遗址内有几处大型夯土台和战国时期的铸箭炉遗址。并遗存大量的残缺古代兵器和铜箭头。现已辟为赵苑旅游区。

赵王陵墓群

【赵王陵墓群】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北15~30公里范围内的邯郸县三陵乡与永年县北西岗乡温窑村一带。属战国赵王陵墓区。每座陵墓均建在近6万平方米的陵台中央,周围有陪葬的将军墓。墓冢残高6~15米。陵台均坐西朝东,东边均建有宽达70米的神道,呈斜坡状直达陵台。5座陵墓犹如5座高大的土山,蜿蜒数十里,气势恢宏。

邺城及三台遗址

【邺城及三台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东南40公里处临漳县习文乡和香菜营乡的河图、三台、邺镇等数村范围内。是我国历史上北方著名的“六朝故都”。遗址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邺北城始筑于齐桓公(前685~前642)时。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占领邺城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达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横街分全城为南北二区,有城门7座,建筑布局强调中轴线均衡对称,结构严谨,分区鲜明。在西墙上,以城墙为基础,建成金凤、铜雀、冰井三台,其上有房屋近400间。在冰井台还建有井深15丈的藏冰室。当年,“三曹”与“建安七子”登台赋诗,传为千古美谈。此外,曹操在城东还修筑了芳林园和斗鸡台,在城西修筑了玄武苑和灵芝园,使邺城闻名四方。534年,东魏建都邺城后,开始营建邺南城。城东西3公里,南北4公里,城门14座。分为宫殿区、官署区、宫苑区、居民区和商业区。邺城沿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建筑布局,对以后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因历史变迁,城址已被漳水冲积,现三台遗址部分犹存,台址上有近代建筑。

娲?宫

【娲?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110公里处涉县城附近的凤凰山上。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又名奶奶顶,取名“女娲补天”故事,俗称“吊庙”。在陡峭的山崖平台上建有山门、娲?阁、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和木牌坊等。始建于北齐,明嘉靖以后重修。阁外山崖上,有大面积《法华经》和《深密解脱经》摩崖石刻,刻字清晰,保存完好,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山脚下建有朝元宫、停骖宫和广生宫等古建筑群。

响堂山石窟寺

【响堂山石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鼓山)上,有南北两处。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鼓山西腰,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它在我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艺术宝库。石窟附近有古塔、靠山阁楼、寺院殿宇等建筑群。

响堂山石窟寺

【北朝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南40公里处磁县境内。现存大小古墓134处,其中最大的天子冢、皇姑坟、磨盘冢、青冢等,一向被误为“曹操七十二疑冢”和“曹军粮墟”。现确认为北朝贵族墓葬区,有东魏昌乐王元诞墓、宜阳王元景植墓、北齐兰陵王墓、高洋墓等,出土有壁画和大批陶兵马俑、瓷器、东罗马金币等珍贵文物。

清泉寺

【清泉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110公里处涉县胡峪乡石岗村青头山上。据传始建于汉代,初名累通寺。中有二泉,常年沸涌,泉水甘美清洌,故名清泉寺。寺院面积15万平方米,原有房86间。前有山门、钟鼓楼,正院建有天王殿、毗卢殿、大雄殿、雷音殿以及东西配殿(藏经殿、伽蓝殿)、仙境台、没梁阁、月牙井、石柱、八角莲池等。寺内有汉代张道陵所书“龙”字,晋王羲之所书“白鹅飞到凤池中”和清康熙所书“虎”字碑刻,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因遭火灾,现仅存藏经殿、山门、钟鼓楼等19间建筑。

大名故城遗址

【大名故城遗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东南约110公里处大名县大街乡大街村。遗址内的南门口、东门口、北门口、铁窗口4个村庄是当时的4个城门遗址。总面积36平方公里。大名自唐代后期以来直至本世纪20年代,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对大名城郭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成为北宋的北京。内城周长2公里,外城周长24.3公里。明洪武三十四年(1401),漳、卫两河因同时发水,水位漫溢城墙,城郭沦于水中,淤泥5米多深,遂为废墟。至此,大名府城迁修于今艾家口,即今大名县城所在地。

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南60公里处磁县观台镇、白土镇、贾壁乡、都党乡、黄沙乡和峰峰矿区彭城镇、临水镇一带。方圆90平方公里。是我国宋代北方民窑最杰出的代表。窑址分布范围很广,现存数十处主要窑址以观台和彭城两大区域为中心。在宋元时期,磁州窑影响到了我国北方以至南方部分地域,形成了“磁州窑系”。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器物装饰以铁绣花、刻花、剔花及白地黑花为突出特点。历史上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称,史籍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描述。现代“磁州窑”仍是全国八大瓷产区之一。

妙觉寺舍利塔

【妙觉寺舍利塔】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北30公里处武安城内。占地总面积330多平方米,其中塔基占地55平方米,塔高38.71米,共13层。通体砖砌,平面呈正八边形,造型玲珑,古朴幽雅。始建于宋代,虽经多次地震,至今矗立无恙。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峰峰古地道

【峰峰古地道】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临水镇、峰峰镇、彭城镇范围内,面积达64平方公里。古地道分布宽广,构造复杂,保存完好,是华北地区一处罕见的地下古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宋元时期的文物。当地群众称其为“躲金洞”。古地道距地表9~12米。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以距地表5~7米的中层范围最广。每层地道均有洞口、巷道、洞龛、通气孔、水井、灯龛。现已发现洞口、巷道30余处。巷道高0.8~2米,宽0.8~2米,整个古地道走向四通八达,迂回曲折,纵横交错。它是宋元时期平原地区人民在防御战争中的一项伟大创举。

广平府故城

【广平府故城】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东北25公里处永年县广府镇。是我国平原地区城墙、护城河保存完整的一座明清古城。墙高12米,宽8米,周长4.5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城内分布30多条街道,有对称的东西南北4个瓮城,4座城门为阳和门、保和门、阳明门、贞元门。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南芦苇遍河,城北荷花满池。广府城始于隋末窦建德建都,元郡守王伟扩建,明知府熊怀增修而成规模。因周围环水,易守难攻,为历代军事要地。城南关有清代太极拳祖师武禹襄故居。

弘济桥

【弘济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东北32公里处永年县广府镇东桥村。东西横跨在滏阳河上,长44.6米,宽6.5米,高4米。石头砌成,与赵州桥结构相同。拦板上刻有狮猴等兽,形象逼真,大券两边对刻二龙戏珠及飞龙、飞凤,雕工精细,栩栩如生。桥大券正上方有“弘济桥”3个石刻大字。始建年代待考。明万历十年(1582)重修。因修桥时四面八方捐助,故名弘济桥。至今保护完好,车辆畅通。

黄粱梦吕仙祠

【黄粱梦吕仙祠】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北10公里处邯郸县黄粱梦镇。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殿宇建筑180余间。附会唐人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而建。始建年代待考。宋代已有建筑,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扩建而初具规模。现存主要建筑有八仙阁、八卦亭、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钟鼓楼,以及清代东西行宫等。影壁镶嵌“蓬莱仙境”4个石刻大字,相传出自得道成仙的吕洞宾之手。丹门原有明嘉靖帝题匾“风雷隆一仙宫”。吕仙祠古建筑群间有石海、假山、亭榭,松柏青翠,环境幽雅,历代文人骚客多游于此。现修葺一新。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116公里处涉县石门乡石门村。占地7万多平方米。1942年10月破土动工,1943年4月5日竣工。安葬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及何云、张衡宇、赖勤、高捷成、范熙同和朝鲜义勇军石鼎、陈光华等8位殉难烈士。主要建筑有“抗日殉国烈士公墓”和“左权将军纪念塔”。朱德、**、**为烈士题词。1950年10月21日,8位烈士移葬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110公里处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占地总面积1834.1平方米,由下院、中院、上院3个四合院组成。下院坐南朝北,是司令部办公所在地,有房19间。中院是首长住宿兼办公室,有房19间。上院(后院)是司令部作战室,有房22间。自1940年至1945年8月,129师司令部驻赤岸村达5年之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开创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在赤岸村周围,还保留着数十处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旧址。新落成的“八路军129师纪念馆”,建筑宏伟,坐落在赤岸村将军岭下,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专题革命纪念馆。

晋冀鲁豫军区旧址

【晋冀鲁豫军区旧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城西60公里处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1946年11月,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分局、晋冀鲁豫军区由邯郸进驻冶陶村的一个四合院内。该院位于村中央,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建筑。上院上房(北屋)为7间2层楼房,东西配房各4间,下院东西各5间,南屋正中为大门,两侧各3间,共有房38间。**、**、董必武、杨秀峰、**、**、李达、滕代远等在这里工作过一年半时间。中央局在冶陶村期间,受中共中央委托,于1947年5月和10月,先后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和“边区土地会议”。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位于邯郸城区陵园路60号。占地面积21公顷。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中央领导题词和碑文最多的一处烈士陵园。1946年3月30日破土奠基,1950年10月21日落成,分南北两院。北院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公墓、四八烈士阁、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墓和左权纪念馆等。南院以陵墓、纪念亭、纪念碑为主,安葬团级以上干部200余名。园内绿树掩映,花草芳香,松柏常青,庄严肃穆。每年清明时节,各地谒陵者成千上万,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现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光耀千秋诗歌

光耀千秋诗歌那年是让所有中国人痛彻心扉的黑色的一天。在那天,有成千上万的同胞经历了家破人亡的伤痛。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新闻报道里那一片片的断壁残垣,那一声声的撕心裂......

光耀千秋诗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光耀千秋诗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沂蒙精神光耀千秋

沂蒙精神光耀千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沂蒙精神光耀千秋》。“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景,七十二崮堪爱、堪爱、堪爱,蒋军进攻必败......

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有众多的历史悠久的古都和古城,引起世界的瞩目和惊叹。授予"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应是加强我国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但不能不遗憾地看到,由于对历史文化名......

历史文化名城

彰显古都独特魅力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主持召开市委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专题会。市领导杨益民、徐启源、朱华、黄忠勇、林瑞良参加会议......

下载邯郸历史文化名城 光耀千秋人杰地灵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邯郸历史文化名城 光耀千秋人杰地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