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把双刃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选择是一把双刃剑”。
爱是一把双刃剑
最近梦梦被打了两次(见54、55楼),给她带来了很大压力。那天她起床后说:妈妈,昨晚我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你和爸爸轮流打我,打得我快要死了。她还说想去午托,我知道她想自由,是因为在家感到压力了。她现在对自己要做的事举棋不定,担心会不会又做错,又被打或骂。可怜的孩子!
今天早上,梦梦在阳台读书,读得有气无力的,我随口而出:“你在读什么呀?你大声读行吗?”没想到梦梦反应很激烈:“妈妈,你和爸爸别老骂人行吗?”天哪,我在骂人吗?她认为我在骂她吗?
回想起我昨晚问她:梦梦,要我帮你把衣服拿去洗衣机吗?(一般她洗完澡自己洗晾内裤并拿换下来的衣服到洗衣机)她很高兴地说:好呀,谢了!后来又补了一句:妈妈,你以后都这么温柔地和我说话,好吗?
我心头一颤,突然意识到亲子相处进入了一个很敏感很脆弱的时期。
我想起了我和家公相处的那些日子。
我的家公象疼亲闺女一样疼我这个儿媳妇,总是笑咪咪的,处处为我们着想。我对他比对我爸还亲,有什么好消息都会打电话告诉他,因为我知道他关心我,他在乎我的点滴进步,他是为我这个儿媳妇感到骄傲的。而我最敬佩的是,他把三个孩子都送上了重点大学,这太不简单了。
2005年,我的女儿出生,家公家婆来帮忙照顾女儿,我们开始出现矛盾。矛盾来自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的意见分歧。作为母亲,我对女儿的培养极其重视,看育儿书、向育儿专家和有经验的妈妈请教,慢慢在实践中摸索育儿之道。但我家公对我的做法颇有异议。比如我和女儿玩游戏,他说我在浪费时间;我给女儿读故事,他说我是硬灌。女儿七、八个月大,我去上班时女儿会哭,他为此召开家庭会,说我和女儿太亲密了,教养方式有问题。我说女儿现在处于认生阶段,有分离焦虑很正常,我们让她知道妈妈去上班,下班就会回来的,慢慢地她就有安全感了,就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的,但他坚持说事情没那么简单。还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他要求我教女儿学拼音,他还要求我先教他英语,在我上班时他再教女儿学英语。我当时真的很吃惊,也为他如此重视女儿的教育而感动,但我告诉他这是不可行的。我去上班的时候多带她去晒晒太阳,和其他小朋友玩玩,在家多听听儿歌童谣就行了,但他坚持己见,对我的不配合很是失望。后来他经常为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召开家庭会,而开会的一贯模式是:他抛出一个问题,说想听听我们的意见,然后他就开始驳斥,表达他的观点,最后一句是: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我们都很害怕他说:有空吗?我们谈谈。他也会写纸条,给我贴标签:尽信书、不称职的妈妈、背道而驰、不求上进……我对他的纸条也产生了恐惧感。我内心很压抑,却没有和家公吵过架,一是家公家婆是长辈,而且我感激他们,正如老公所说:他们都60多岁了,来帮我们带小孩,很辛苦。二是我很尊敬我的家公,很佩服他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三便是我的无力感。初为人母,我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对女儿出现的种种情况,我也经常感到迷惘,我觉得应该这么处理,但被家公一问,我便显得不自信,更加没能力去说服他,去坚定自己的立场,变得六神无主,举棋不定。后来,家公一问我什么,我便会很紧张,甚至有话也说不出来,我连吵架的能力也没有了,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整天绷着一张脸,想笑但却笑不出来。我自己也知道不应该给脸色老人看,但我却无法控制自己,心里堵得慌,怎么可能装得出笑脸?我真的快崩溃了:下班回家,开门前要深呼吸几下,在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蹲厕所。我患了抑郁症,已经不是正常人的心态和思维。我食欲不振,精神恍惚,情绪失控,变得敏感、一根筋、小心眼,象一只刺猬一样。当时家庭气氛很紧张,老公夹在中间和稀泥,左右为难。最难过的应该是我的家公,他一定对我失望透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以前那个通情达理、笑声朗朗的我到哪里去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我家公家婆去帮小叔带小孩,我才慢慢缓过气来。
我的家公后来从我老公那里才知道我当时的压力,很内疚,多次请我告诉他他错在哪里,他甚至泣不成声。一个老人家啊!看着两鬓斑白的家公,我心中一阵阵酸楚。我说:“爸,两代人有代沟很正常,很多误会都是我的沉默造成的。您和妈来帮我们的忙,我却让你们受气,是我做晚辈的对不起你们。爸,都过去了,你就别自责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别太操心了。”话虽如此,家公一直无法释怀。他感觉到现在虽然能和睦相处,但难以回到从前如父女般的亲密无间,这也许是他老人家最感痛苦的吧。
今天我把这些写出来,并不是在声讨我的家公或者为自己辩护,恰恰相反,当我今天再次审视过去,我更加明白家公的良苦用心和对我的深沉的爱,并为自己给家公带来的伤痛而忏悔,是一种自我救赎和自我成长。更重要的是,我想从中吸取教训。
爱为什么偏偏成了伤害?这真的太值得思考了。
我们当父母的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管你教你有什么错呢?我打你骂你都是因为爱你啊。我想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爱是一把双刃剑,不懂得去爱就会变成凶器,把孩子刺伤。我们常常在不经意中以爱的名义伤害着我们的孩子!
我的家公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对后代期望很高。回想一下,我们相处的问题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我家公对我要求很高,我感觉怎么做都达不到他的要求,便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念头;二是我觉得他事事干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我,我无力反抗,无所适从,抑郁彷徨;三是我觉得他小题大做,上纲上线,那些贴在我头上的标签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我是那么的在乎家公的每一句话,希望能得到他的一句肯定!家公的爱太沉重了,爱得越深伤得越重。我的亲身经历证明:一个人如果经常被要求,虽然很努力了,但不被认可和肯定,常常被否定,便会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便会自暴自弃,导致心理不健康。
而今天,我惊讶地发现,我们和女儿的情形几乎在复制当年家公和我的情况!
应该是从弹琴开始吧(现在已经停了),我们唠叨、责备,面目可憎。上小学后她近墨而黑,七岁生日以来,情况日趋严重。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不淡定。
怎么会这样的呢?
尧农安在《尊重孩子人格 保持健康心态》一书中说到:“7-10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
时期,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了自尊心,开始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的教育原则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持孩子健康向上的心态。要尊重孩子的习惯、意愿和尊严。斥责、威逼、打骂只能适得其反,造成孩子的消极情绪和怨恨心理,日积月累便会导致心理不健康。”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中说到:“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和无条件地爱孩子。”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到:“一些太追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帮助孩子改变,而他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拉下脸来。这时,他们事实上已变成太苛刻的父母。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去爱。所有的真爱,一定包含着适时适度的放手。”
我为自己的自以为是而捏一把汗!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是我们教育的盲点,导致我们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你看我们何止是拉下脸来呀?斥责、威逼、较劲、僵持、剑拔弩张、动辄打骂、两败俱伤。理直气壮地高高在上,完全忘记孩子已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接纳、赞赏、尊重,全抛在脑后了。实际上,如果你紧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放,而不去追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的,不去解读孩子的心思,不去倾听不去共情不去引导,只是盲目要求、坚持己见,就这样较着劲、僵持着,那免不了一触即发,责斥打骂,并恶性循环。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劈头盖脸一顿打或骂,孩子能承受吗?能解决问题吗?有什么后遗症?一个时刻担心被打骂、时常被打骂的孩子会自信快乐吗?事实是不可能。打骂使人恐惧,恐惧使人迟钝,迟钝使人萎靡不振。而反抗心理的形成以及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是最严重的。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孩子的问题,根源在父母。我有一个朋友,自卑内向,悲观。她爸爸就是总是看到事情的坏的一面,传递给她的是人性恶的一面,她说她遗传了父亲悲观的生活态度,又因为父亲小时候很少正面鼓励她,总是指责打击她,所以从小就自卑,这些性格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是啊,性格决定命运,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所幸,我的女儿敢于抗议大人的行为!有一次她在我发火时写到:你在发火,我绝不敢靠近你。她在我给她的信的背后写着:我大喊:我快乐不起来!平时她也会反击,象今天早上她说:“妈妈,你和爸爸别老骂人行吗?”虽然话听着难受,但我却很高兴她能表达自己的愤怒,一方面她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她让我警醒:如果打骂成了家常便饭,那这个孩子就彻底毁了。目前孩子很敏感很脆弱,我们要耐心陪伴。一是不吝赞赏,让她确信我们爱她,帮她重建自尊,重拾自信;二是尊重孩子,无条件接纳孩子,放低要求,抓大放小,允许犯错,给她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如何激发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是一个大课题。我们需要学习,再读《如何说才会听如何听才会说》和《游戏力》这两本育儿书,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和女儿的问题,和女儿一起慢慢长大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爱是一把双刃剑。父母需要学会如何去爱,别再以爱的名义伤害着自己的最爱!有心而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宽容宽松宽厚则需要父母的大智慧。
写下这些,想与亲们共勉,更想听听亲们的指导。这是一个大家庭,我心灵的港湾!
距离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耳边回荡母亲那句话——“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的次数逐渐频繁。幼时的我,贪玩调皮。父母的一切管束我都要挣脱。放学后首先在外游荡,等到华......
智慧是一把双刃剑智慧,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智慧,就没有现代社会,但拥有的智慧太过于人,会带给人们许多麻烦。人类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社会的伟大进步,就足以体现智慧的作用。刚开......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人说,网络是学习的工具;有人说,网络是闻之世界信息的途径之一;有人说,网络是残害孩子们的将来;有人说,网络是使人们无法自拔的诱惑。在我看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成长是一场脉络清晰的痛,在成长这条大路上,时而困难重重,时而挫折挡道。然而,正是这些挫折与困难使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亦或者越来越远。孟子有言:故天将大位于斯......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今年4月下旬,我们发布了五城市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报告后,有不少人问我:“你们发现了很多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可报纸、杂志经常报道互联网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