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_测量管理体系简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7:15: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测量管理体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测量管理体系简介”。

计量检测体系

目录:

一、领导重视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前提

二、学习宣传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基础

三、编制文件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关键

四、制度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保证

一、领导重视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前提 GB/T19022-2003 idt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以下简称“新标准”)对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和所授权的负有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计量检测体系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有了新的、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按照新标准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计量检测体系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计量检测体系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实施新标准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应十分重视计量工作,成立由公司、车间和各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计量管理委员会,自上而下地加强了管理,加大了企业计量工作的统管力度。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始终参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关键问题的决策,关心、布置、检查工作,经常与各部门共同协商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商各部门的横向关系,坚持抓宣贯、抓落实、抓整改,并在人、财、物上给予了保证。各部门的领导积极支持配合,严格按要求开展本部门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参与下,体系的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

二、学习宣传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基础

1、明确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生产操作控制对测量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而生产装置自动控制的实现,使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装置的操作控制能力被弱化,因此对测量与控制设备的准确性、重复性要求更高了,对测量数据的要求也更高了。这也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管理和有效监控。而以数据管理为核心、以测量设备管理为基础、以测量过程控制为手段的计量检测体系的建立,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控制手段。因此,提高计控管理水平,是精益生产的前提,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的标准,是保证企业优质低耗、安全环保,取得良好效益与声誉的重要手段。

2、加强骨干培训

ISO10012国际标准是ISO9000族标准中唯一的技术标准,依据该标准并按国家质检总局所颁布的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而建立起来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综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技术管理体系,为加强对标准条文的理解,企业应派出骨干人员参加有关各种标准宣贯培训班,自上而下进行层次培训。要求管理层—特别是贯标认证工作班子必须吃透标准的内容、实质和具体的做法,对操作层进行必要的动员,并且利用各种机会向专家咨询,向兄弟单位取经······通过这些学习和交流,逐步理解和领会标准的内涵,从而达到指导下一步工作的目的。

3、加大宣传力度

单位主管领导和计量员参加标准宣贯动员会,讲解标准,并要求他们在本单位人员中进行宣传。在计控中心的会议上一条一条宣传标准,使员工逐步加深对标准的了解和认识。在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再次组织宣贯,重点宣贯本

公司制定的管理程序,并列出各部门的计量职能分配表,让每个从事计量工作的领导和骨干都清楚文件的内容和要求。计控中心还利用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新标准、规范和本公司体系文件在全公司得到广泛宣传,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编制文件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关键 ISO10012标准中明确要求实施标准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体系并形成文件。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文件体系,这是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的宗旨,根据这个宗旨,结合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成立包括计量管理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编制小组。因为文件形成后将作为“法规”在公司内实施,所以,文件编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实施质量的好坏。编制既符合标准要求,又能通过努力提高整个管理水平的文件,是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关键。为此,体系文件出台前要反复修,可咨询有关专家,让他们对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新标准实施,应集中抓好以下工作:

(1)制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这是经过修订的ISO10012:2003标准与ISO10012-1:1992标准的一个重要区别。应根据本单位计量工作的现状,通过识别和分析,制定合适的计量检测体系总目标,并按照标准要求在各有关部门进行分解,层层落实。

(2)深化实施管理评审,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管理评审是企业建立自我完善机制的重要措施,由总经理亲自主持管理评审,对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现状的适宜性与有效性、充分性作出总结和决议,对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及其分解、关键测量过程确定、各部门计量职责等进行讨论、研究、核实、分析,任命计量管理者代表,真正起到管理评审应有的作用。

(3)编制了《计量检测体系管理手册》和《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4)选择并确定本公司现有生产装置和现有产品生产的关键测量过程,并对这些关键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5)修订《计量校准方法》。

四、制度是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保证

ISO10012:2003中“管理职责”相对原标准是一条新增加的条款。在ISO10012-1和ISO10012-2中都没有专门把“管理职责”单独列为一条要求。可以看出国际标准对计量机构的建立,对最高领导应对计量工作予以重视和支持,以及提高计量职能部门的作用和地位等的特别关注。

应结合企业实际,从计量工作的层次性和管理有效性考虑,寻求合理的管理模式。为此,企业应进一步强化了计量工作分级管理责任制度。首先应明确计控中心在贯彻ISO10012:2003标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标准有关条款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全公司计量工作按公司、车间(部室)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职责和权限通过计量职能分配表、计量人员岗位职责规定等形式作出规定,计量部门重点抓好公司级计量,生产、设备车间(部室)要管好、维护好厂区内各级物料、能源计量仪表,重点抓好装置计量;各单位按文件的要求,完善计量管理网络,并采取计量工作质量与经济考核责任制挂钩的管理办法,谁出计量事故谁负责,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使计控中心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划分科学,则、权、利统一,确保计量检测体系能顺利地实施。

为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管理制度,企业应从完善计量点的工作入手,组织内审员对各部门进行内部审核,将不合格项反馈到有关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并指定内审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通过检查督促、调研、指导服务的过程,对各部门计量工作

提出指导意见,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计量点的完善,节约产生的效益明显。同时,企业要进一步狠抓测量设备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制定测量设备全过程动态管理制度,明确测量设备从设计、选点、选型、验收、入库、检定/校准、使用、流转、维修和报废各个环节的监控,各二级单位用微机和CMMS软件对测量设备实行动态管理。企业计控中心与设计、机动、计划、采购部门加强沟通,共同把好零购、报废更新、技改等测量设备的申购关,为保证新购测量设备具有高性价比起到积极作用。

事实证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集约化生产,必须提高计量检测水平,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用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来控制生产、指导经营,把做好计量工作当作企业的自觉追求,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使企业取得较好的效益。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来源:(2005年6月28日 国质检量联[2005]213号) 作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日期:05-06-28 第一章......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单位:为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管理,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推动我国......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公司测量管理检测体系内部审核自2013年11月8日开始,历时3天,现已结束。在审核期间,得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此表示感谢。一、重申审核的目的和范围1.审核......

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确认方案

一、目的为满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总局令2004年第61号)第六条“属于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新领域、国家......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心得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学习心得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

下载测量管理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测量管理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