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歌词赏析_青海花儿歌词欣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7:12: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花儿歌词赏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海花儿歌词欣赏”。

花儿歌词赏析

一、花儿的由来

作为西北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几百年来花儿一直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的七八个民族中代代传唱,绵延不绝。而流传于青海的河湟“花儿”,更是青海各族人民心头盛开的一朵艳丽奇葩,她形象地表达了老百姓的爱情,逼真地反映了人们的心声,是广大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水是生命之源,江河哺育了人类文明。得到黄河及其上游一级支流湟水滋润的青海东部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河湟“花儿”在这块沃土上长得根深蒂固、开得如火如荼。

据考古发现,这里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石岭下类型的彩陶文化和青铜时代的辛店和卡约文化等文化类型,在湟水河流经的乐都县柳湾的一处干旱台地上,曾一次发掘出了彩陶器皿1.5万件(主要是马家窑文化),其主题纹饰以水波状纹、圆点纹、连续S形构成的旋涡状带纹为主,线条粗细均匀,奔放流畅,有强烈的动感。这里出土彩陶数量多、制作精美、纹饰繁复,堪称“彩陶王国”。而在湟水第二大支流北川河流域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三组五人舞蹈彩陶盆上,原始先民牵手踏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生动地再现了舞乐活动。考证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成型舞蹈图案。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河湟“花儿”,无疑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

大西北的漫天风沙和干旱贫瘠的土地,并没有抹杀彩陶王国后裔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黄河、长江的润泽赋予了他们无穷的智慧。“白牡丹白着耀人哩,红牡丹红着破哩!”以花命名的民歌在古今中外都是极为罕见的,20世纪50年代,一曲根据青海民歌改编而成的《花儿与少年》风靡全国。在河湟“花儿”中,男人亲昵地把心目中的她称之为“花儿”,女人则把梦中的白马王子呼为“少年”。“花儿”赏心悦目,“少年”朝气蓬勃。“花儿”与“少年”息息相连、心心相印,所以青海人把唱“花儿”又叫“漫少年”。作为一种脍炙人口的民歌,“花儿”拥有上百种丰富的曲调,这些曲调是用不同的“令”来称呼的。命名的形式丰富多彩:以花命名的“白牡丹令”、“水红花令”;以动物命名的“尕马儿令”、“喜鹊儿令”;以地名命名的“互助令”、“湟源令”;以人物形象特征命名的“大眼睛令”、“乖嘴儿令”;以民族命名的“撒拉令”、“东乡令”等等。“令儿”不同,曲调也就不同,曲子有长有短,节奏有快有慢。有的曲调高亢激昂、雄浑刚健,有的旋律柔和舒展、哀婉动听;高亢的明快爽朗、情绪炽热,哀怨的婉转低回、柔情似水。河湟“花儿”的歌词最为普通的便是四句式,前两句采用比兴,后两句歌咏本题,内容犹如一部隐形的地方“百科全书”,虽然是以爱情为主,但上至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下至市井俚俗风土人情无所不包。虽然这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不晓得什么比赋修辞,甚至认识不了几个斗大的字,但他们却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创作出独具泥土芬芳的“花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二、花儿的兴起 明神宗万历年间,游宦西北的山西人高洪在其《古鄯行吟》中写道:“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这是迄今发现描写“花儿”的最早的诗歌,它形象地再现了古鄯(今青海省民和县古鄯乡)的田园风情图。拔草的季节开始了,男人们带着一家人的希翼憧憬离家去“寻光阴”(挣钱之意),家里全靠妇女们挑大梁了。拔草的妇女们脱去厚厚的冬装,戴着宽边的白色遮阳帽,换上色彩绚丽的衣服,相约而行,成群结队涌向绿油油的麦田,伴着熟练的铲草松土动作,一曲曲清脆悦耳野气十足的“花儿”从她们心里流淌出来。她们扬起高腔,把对爱人的思念、内心的烦恼、连同幸福生活的向往,化作一个个或欢快亦或忧郁的音符,动人的旋律在沟里野外岗前山后弥漫开来。“花儿” 声声,笑语阵阵,过路的小伙子们意醉神迷,情不自禁吼上一曲“少年”:

正是五月夏晴天,马莲花开在个路边。麦子地里的白牡丹,耀坏了过路的少年。

妇女们一见小伙子主动对歌,便即兴应唱。麻籽撤在当地里,风吹日晒地长哩。这个阿哥好声气,哪个庄上的把式?

于是一场“花儿”擂台赛悄然而起,双方即兴编词,争唱不休: “白牡丹令”对“尕马儿令”,“大眼睛令”战“乖嘴儿令”,唱罢“直令”唱“平令”,直至一方言穷词尽,嗓哑声嘶。

锄完了最后一遍草,演唱“花儿”的盛典——“花儿会”便接二连三地开始了。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六月十五等日子青海河湟地区都有“花儿会”举行,六月六“花儿会”规模最大。比较著名的有乐都瞿昙寺“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互助县丹麻“花儿会”、五峰寺“花儿会”、民和县峡门“花儿会”、慈里寺“花儿会”等。“花儿会”一般在名山秀水或庙观寺院举办,其时,几千人抑或是几万、十几万人欢聚一起,吃着肥美的手抓羊肉,喝着醇香的青稞美酒,载歌载舞,如醉似狂,人们互相盘歌对唱,个个妙语泉涌、佳句迭出,会场上荡漾着你唱我和、自然和谐的醉人情调。日落花不落,到了晚上,人们扎起帐篷,点起篝火,歌声不断,通宵达旦,如此这般绵延几日方罢。

歌如潮花似海,青海便在“中华水塔”美誉之外又有了“花儿的海洋”之称。就像河南豫剧、陕西秦腔一样,“花儿”成为青海独具特色的一张名片,成为青海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愈来愈受到海内外的关注。“花儿”开在青海高原,红遍五洲四海。

三、花儿会的由来

花儿会是民间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旧时,各地的庙会、朝山会及民俗节日群众集会的地方,便是“花儿”会演、比赛、交流的场所。现时,则与物资交流会结合在一起。由于地区不同、习俗各异、语言多样,往往独树一帜,各有千秋,使“花儿”的演唱更加丰富多彩。一次“花儿会”,吸引方圆数县的群众,少则超千,多则数万,会期延续数天。传统的“花儿会”是群众自我娱乐的极好时机。一年中“花儿会”,从农历二月二的互助威远镇的擂台会开始,之后是哈拉直沟三月二十七至三十的毛荷堡“花儿会”,四月初八乐都王家庄老爷山的“花儿会”。但规模较大的多在五月以后,仅端阳节就有民和峡门、乐都中坝、化隆昂思多3个会。六月更是高潮期,从月初到月末,一个接一个,六月六、六月十五前后同一时间就有民和七里寺,大通老爷山、祁家寺,互助五峰寺、丹麻,乐都水峡和瞿昙寺,平安夏宗寺,化隆雄先及贵德河阴等。各地“花儿会”的日期都是固定的。但地区不同,各有特色。互助的以当地土族为主,唱的是土族“花儿”;民和的回族为多,唱“回族花儿”;乐都则多是汉、藏族,化隆的回、汉、藏都有,既唱“花儿”,又唱“酒曲”,有的歌手两种都唱。一般的一男一女、一问一答地对唱,依次献唱,争魁夺首。

当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河湟流域群山含黛碧水泛绿之时,已是农历四五月间。被漫长冬日禁锢半年之久后,一种叫做“花儿”的古老民歌张开翅膀,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自由翱翔。在碧绿的田野里,在高高的山岗上,在悠闲的小园内,在舒心的茶社间,“花儿”在汉、藏、土、回、撒拉、蒙古、保安、东乡等兄弟民族的心间怒放。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刀刀拿来了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

连死亡都奈何不得,河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三、花儿歌词赏析

回族的“花儿与少年”相信很多人都会听过:春季里吗到了着迎春花儿开,迎春呀花儿开;年呀轻的那个女儿们呀,踏呀踏青来呀;小呀啊哥哥呀,小呀啊哥哥呀,小呀啊哥哥呀手牵着手儿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花儿韵味悠长多了几分缠绵婉转的意味,且不说那以花喻情的羞涩心思,只是这一串串活泼泼的“小呀啊哥哥呀”便叫人软了心肝,听着这欢快的节拍不由得就会提臀扭腰踢踢踏踏的手舞足蹈呢。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听着那悠扬的花儿,联翩的浮想涌起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坦率炽热的青春随着歌声鼓荡,碧山绿水间流淌的涓涓“少年”听醉了人们的心怀。

河湟谷地,自由即兴的“花儿”在各色风格间飘荡,在带给人们惊喜的听觉感受时,也带给人们对青藏高原的无限遐想。

那些花儿歌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那些花儿歌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那些花儿歌词

那些花儿歌词《那些花儿》,是中国内地男歌手朴树演唱的一首歌曲,朴树亲自作词作曲,收录于朴树1999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中,同时也是2002年电影《那时花开》的`片......

青海花儿歌词

青海花儿精选2 整理者,赵宽业,青海省大通县下鲍学校的一名老师,平时喜欢民族音乐,对青海花儿有一定的研究,业余时间收集整理了很多优秀的青海花儿歌词。愿意和喜爱花儿的朋友一同......

青海花儿歌词

青海花儿歌词精选1.花椒树上你甭上,你上时树枝杈儿挂哩;庄子里去了你甭唱,你唱时老汉们骂哩。2.“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钢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3.大河......

红梅花儿开歌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红梅花儿开歌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花儿歌词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花儿歌词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