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理论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理论思考
作者:张志国 单位:邢台学院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多次实践调研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既是立足当前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又是着眼长远谋求更大发展的千年大计;既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设立雄安新区,堪称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上又一历史性伟大创举,必将为京津冀乃至中国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开全新的空间,并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产生深远历史影响。
关键词: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其设立规格之高、战略定位之高实属罕见,堪比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经过多次实践调研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作出的一项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无论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来看,还是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来看,设立雄安新区,既是立足当前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又是着眼长远谋求更大发展的千年大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多角度思考。
一、从政治学角度进行理论思考
第一,建设雄安新区,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组织保障。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避免新区盲目开发过度扩张,重蹈“大城市病”覆辙。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坚持科学规划、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着力推进新区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规划;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新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第二,建设雄安新区,国家要履行好对内职能
雄安新区是和谐稳定、充满活力、文明智慧的新区。国家要履行好政治职能,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禁违规开发、哄抬房价、污染和破坏环境等各种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履行好经济职能,积极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做好现状传统产业的优化整合和升级,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履行好社会管理职 能,加强对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为新区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把雄安新区打造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第三,建设雄安新区,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雄安新区建设,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优化提升新区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补齐京津冀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短板,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做到新区建设人人有责,建好新区人人共享,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示范区。
第四,建设雄安新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和价值体现。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弥合北京与天津及河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差距;有利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二、从哲学角度进行理论思考
第一,建设雄安新区,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特别是北京、天津等特大型城市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大城市病”,发展条件严重恶化。而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环绕白洋淀,区位独特、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广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标准高起点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因此,设立雄安新区,探索人口密集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优化发展新模式,正是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遵循了实事求是。
第二,建设雄安新区,要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雄安新区不只是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新区,也不仅仅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而是关系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要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统筹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艰巨的社会性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新区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要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优势,有计划分步骤、协调推进新区建设。
第三,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对形式主义的“一刀切”。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禀赋各异。因此在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分类指导解决矛盾。妥善处理诸如拆迁改造、借机炒房、违规开发和失地农民的就业等问题,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径,尊重城市建设规律,稳步推进新区建设。
第四,建设雄安新区,体现了事物的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之初,对于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人们的认识不一致,许多政策和措施不一定都行得通。为此,我国一直采取先局部试点、再推广经验的渐进式改革的策略。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到建立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来不断开辟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开发上海浦东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建设国家级新区等。我们的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体现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化。
三、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理论思考 第一,建设雄安新区,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特别是财政和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雄安新区,要发挥财政和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为新区发展提供优质公共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加大政策对新区的支持力度,营造相对有利的吸引创新资源和创业投资的环境,引导和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资源不断向新区聚集,从产业层面为北京“瘦身”、“消肿”,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京津冀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发展。
第二,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级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这已经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设雄安新区,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有助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特别是北京、天津发达城市与周边落后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就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拓展京津冀区 域发展新空间,引导创新要素资源跨区域合理流动,从而带动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区域发展新态势,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综上所述,设立雄安新区,既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设立雄安新区,堪称21世纪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又一伟大创举。这一伟大创举,必将为京津冀乃至中国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开全新的空间,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产生深远历史影响。
作者简介:张志国(1973.10——),男,河北隆尧县人,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政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研究。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xtxyzzg@163.com 联系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泉北大街 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邮政编码:054001
雄安新区是引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地标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
雄安新区-中国发展战略转变的起点雄安新区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新华社官方的定位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
雄安新区研究报告2017-04-05行业研究报告 导语我们预计,由北京进驻雄安的机构将包括央企、以中关村为代表的IT产业、部分大学和科研院所。在这里,我们仅仅考虑央企。雄安新区......
www.daodoc.com雄安新区发展方向具体发展思路提了七个方向: 第一,绿色智慧新城,不能像北京有那么多城市病。 第二,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本来就靠着白洋淀,不能像北京那样雾霾。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