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翻译现状分析及对策(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什么有问题英语翻译”。
摘要: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现状分析, 指出了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译能力;翻译技巧
翻译是由思维参与的语言活动, 涉及两种语言和各种知识及技巧, 需要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表达出来。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 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 翻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将走向各领域、各行业, 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对他们是大有裨益的, 也是完全必要的。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一定的翻译能力(与听、说、写处于同一层次), 并且做出了具体要求: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 理解正确, 译文达意, 译速为每小时300 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 译文达意, 无重大语法错误, 译速为每小时250 汉字。”[ 1] 《大纲》还指出, 在培养技能时,“既要强调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 又要注意应用语言时的流利程度和得体性”。综合二者可说, 大学阶段翻译能力表现为理解准确, 转换达意、得体。然而, 大学英语容量大, 任务多, 课时有限,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1 大学生翻译能力现状分析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 跟踪调查表明, 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翻译能力还远不能令用人单位满意, 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中存在翻译能力较差的情况。这些毕业生虽然已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统考, 但翻译功底甚为薄弱, 翻译中的错误屡见不鲜, 有的甚至难以胜任简单的翻译工作。为此, 许多英语教师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意见并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如修订大纲、修改教材、增设翻译课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1996 年CET-4 考试题型增加了英汉考试题项, 这一措施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 总的来说, 实际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从学生平时习作和各种测试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翻译问题, 如语篇缺乏连贯性、语法病句、搭配别扭、逻辑含混不清或胡乱翻译等等, 这一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2]。究其原因, 主要是欠缺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用技巧。这说明在日常教学中, 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培养之间相互割裂, 缺乏总体兼顾的系统指导思想。而且,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对译的能力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将翻译能力培养融入其他教学内容当中。2 翻译的重要性
首先, 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是紧密相关的, 学生通过大量的英语互译练习获得语言知识, 并通过翻译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使汉语思维逐渐转换为英语思维。其次, 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 翻译能力既是阅读理解能力和听、说、写的能力的口头或书面的体现形式, 也是贯穿于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并与之密切相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 是直接或间接地同非翻译的其他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它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提高翻译能力也是强化英汉信息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 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公共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大学英语教材《大学英语》(上海外语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课后附有大量的句子和段落的翻译练习, 而各种各样的四级、六级样卷也同样或多或少地出现翻译练习题。翻译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学单词、短语、语句等的领会能力和句法表达及语法项目的应用能力。3 翻译能力的培养 3.1 思维能力的培养
翻译时要分析原文的字词句、上下文和语用环境, 以便弄清关系, 明确意义。实际操作中, 译者的解构——重组、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是明显的, 并涉及到概念、判断、推理、联想、比较、概括等思维形式。这样复杂的思维过程具体表现为: 词语—— 句子——篇章的分组合。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教师可以从具体的翻译步骤和方法入手, 如词语分析、句法分析、篇章逻辑分析、语言环境分析、联想构句, 培养学生辨别主句、理清条理和整理加工的能力。同时要帮助学生养成客观、严格、精确的翻译态度, 以在实际操作中把握翻译的逻辑规律性。3.2 非语言知识的积累
在强化翻译知识和技巧训练的同时, 也要注重非语言知识因素的作用, 尤其是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因素具体包括人类知识、信念、伦理、思维、法律、审美等。王佐良先生曾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中指出: “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孕育各种文化的语言体系, 这些语言传达了不同民族的思想风格和思维习惯以及审美情趣, 涉及到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传统历史和人文地理等诸多因素。它们承载了自己文化的绝大部分内容, 翻译正是两种文化体系的互相沟通。
3.3 翻译技巧及翻译方法
英汉互译的方法有许多种, 教师应把基本的方法介绍给学生, 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法、增译法、删略法、分清主次法、词转换法、长句拆译法、替代法等等, 在此仅总结其中的几种。1)增译法(Amplification)增译法是按意义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原文主题涉及但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增词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增加原文中虽无词而有其意的词, 使译文意思更完整、流畅、明确。
例1: T hose w ere the w or ds that w ere to make the w or ld bloom for me, “l ike Aaron' s r od, w ith flow er s.”(后来就是这些词把一个美好的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 就像《圣经》上说的“亚伦的枝开花了”一样。注: 增加定语, 提供背景知识)例2: 这个小男孩饭前都洗手, 然后用餐巾纸擦干。(T his lit tle boy alw ay s w ashes his hands before meals and then dries them with napkins.注: 增加物主代词, 连词和宾语)2)长句、难句拆译法(Div ision)长句和难句是翻译的拦路虎, 常使学生感到棘手, 而望而却步。因长句和难句的语法结构复杂、头绪纷繁, 令人难以执笔译文。要使学生翻译好长句和难句, 首先使他们弄清句中的语法结构及其含义, 然后按照汉语的习惯把长句译成短句, 并安排好各短句之间的先后顺序。[ 3] 例如: “T he same time, it w ould be go od for our for eig n friends if they lear n to accept the Chinese students' w ays of life and enjoy the ev ery day ups and downs that are no rmal w hen one is abro ad.分析: 这个句子主要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条件从句组成。it w ouldbe goo d for our for eig n friends 是主句。条件从句if they lear n to accept the Chinese students' w ay s of life accept 和enjoy 是并列谓语。这个条件从句带有一个定语从句that are normal 和一个状语从句w hen one is abroad。定语从句that are normal 修饰名词ups and dow ns。译文: “同时, 如果我们的外国朋友学会接受中国学生的生活方式, 并尝试对身在异乡者来说属于正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这对他们是有益处的。”对译兴浓厚的学生来说, 成功地翻译难句和长句就如同亲口品尝美味佳肴, 非常高兴。在翻译实践中, 学生们更坚定了翻译信心。3)词类转译法(Conversion)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构词法和词义表达的差别很大, 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内容, 就必须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 4] 因此, 翻译过程中, 词性转换的现象是普遍的。由于汉语中动词使用得较多, 而英语中多半是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 其他动词均需要变成非谓语形式, 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英语中的某个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转译成汉语动词。
例1: Fo llow ing them to the att ic, he found a w ounded unio n soldier, w i th a rif le at his side.(他随着呻吟声来到顶楼, 发现了一名受伤的联邦政府士兵, 在他的身边放着一支步枪。注: 介词转动词)例2: The go vernment called fo r the establ ishment of more technical schoo ls.(政府号召建立更多的技术学校。注: 名词转动词)3.4 阅读理解的训练
翻译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种思想, 翻译的任务是再现原文的思想, 这种再现的过程是先理解原文再表达思想, 透彻理解原文是翻译和理解的基础与关键。阅读是翻译的前提, 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根本谈不上进行翻译。因此, 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把策略训练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只有通过大量阅读, 学生才能对英语国家文化广泛了解, 才能熟悉各种体裁、题材, 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种不同内容材料的适应能力, 提高自主性学习, 扩大知识面, 为翻译教学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谢帮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12): 32-34.[ 3] 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3)[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8-69.[ 4]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70-72.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来源:北方文学杂志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陶蕊娜 纪晓艳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内容摘要:至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随着高校严重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大学生数量逐年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压力沉重。为此,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自身都......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自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根据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 发现目前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偏少, 阅读结构极不合理,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课外阅......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精选8篇)由网友“Feliks”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