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景点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岷县六中简介”。
岷县景点简介
一、双燕、沙金绿色生态景区
双燕、沙金绿色生态景区位于我县东部山区马坞、锁龙乡境内,距县城106公里,面积36万亩。林区青山林立,林海茫茫,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各种乔灌草木种类繁多,药用类及各种观赏植物多达500多种,是一个囊括百科知识的天然植物园。生存着云豹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冬虫夏草等8种重点保护稀有中药材。境内矿藏丰富,玛瑙石、云母石、锡矿石、花岗岩遍山皆是。这里是绿色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风光秀丽,景色各异,特色明显,独具风格,特别是冬日的雾淞景观,银装素裹,粉装玉砌,别有一翻风趣。这里有曲径深幽,洞天迷幻的云洞沟;石瀑黑潭、林立峡生的双燕景区;规划有序,郁郁葱葱的人工林景区,其中,双燕景区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山青水秀,景色优美,而且还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给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产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妙地名。
云洞沟俗称窑洞沟,长达近十华里,石峡林立,曲经深幽,风景秀丽。第一景点潭门口就给人新奇鲜异、名不虚传的感觉。一进潭门口,崖边溪水汇成深潭,溪水顺山石流入潭中,在大崖下形成旋涡,急流飞旋,银光闪闪;两边草木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溪水冰凉刺骨,清澈见底,凉风徐徐,清爽无比。过潭进沟,映入眼帘的是独秀峰,兀立于两边深峡当中,高峻挺拔,峰顶松柏苍翠,状如石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转过独秀峰,但见一巨石屹立于半空人称“将军石”,远看酷似一位披甲仗剑的将军在威镇于这远离尘世的深山幽谷之中。再往前行,右边林草丰茂,绿树遍山,左边石峡间断处突出一峰,高约30米的石峰顶上悬出一石整个形状如同供祭用的蜡铅,人称蜡铅崖。崖后的几个小山头如众仙翘首汇聚,享用人间香火,形象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峰上崖缝中,有一小溪终年不断,特别在冬日形成冰布,直垂崖顶,犹如徐徐升腾的香火青烟,云蒸霞蔚,尤为壮观,故称香火峰。顺溪前行即到一石峡,高几十米的石崖排列有序,象人工堆砌的石楼一样高峻挺拔,大块巨石重重叠叠,石缝纵横平直,山头在云雾中忽隐忽现,让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顺蜿蜒曲折,树荫蔽日、百鸟和鸣的林间小道前行,景观又迥然不同,两岸草木夹道,百花野草相迎,溪水九曲八弯,澄澈见底,玛瑙石,石英石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不知不觉中转进一个幽静的峡湾,就到了洞天迷幻的深底景点神仙洞。两侧石峡聚拢,峡顶天光一线,青松翠柏,流水潺潺,小路绿苔丛丛,石峡上芒茫草丛中现出一天然石洞,相距不远对面石峡上,也有一个规模宏大的石洞,大洞上方有一和大洞相通的小洞,如同天窗,内有一簇青蔓悬挂,犹如吊蓝,人称仙人蓝。相传明初著名道土武当山道教与道拳创始人张三丰于洪武年间云游长安,既至岷地,见这里山势险峻,风景奇特,谷深幽静,便游入此地,在两洞中清律避世,修身养性,神仙洞由此得名。
省级自然保护区双燕沟景色奇特,独具风格,峡沟内奇峰异石,流溪深潭,红桦林海,峡深谷幽,几十米高、几米长的白色大石崖走向连贯,壁石完整,如海浪、如白云。沟底山溪万木相连,峡顶草深林茂。这里有一个古老的民间神话故事,讲述了双燕沟、燕子河、双燕村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住首一户姓白的村民,遇匪遭劫,将一家人杀死,索取财物,当时,女儿下山挑水,有双燕盘绕头顶以报凶信,得以逃脱,幸免于难,逃出后被一姓杨青年相救,后结为夫妻,合姓为柏,生儿育女,生息繁衍,世代相传,即形成现在的柏家庄。当地后人遂以双燕村、双燕峡等为地名合名纪念双燕报信之恩。沿峡而进即到马蹄崖,峭壁苍翠,青苔簇簇,百尺悬崖上现出一片清晰的马蹄印痕。相传当年张三丰于一天朗气新,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约几位仙友骑马进峡游玩,有仙友提议:“进峡半日,未见高处景色,何不登高一望”,众仙遂催马上崖,便留下了如此清晰明目的马蹄印痕。
出双燕峡向西南方前行即转入黑潭峡,沿途封闭的林区中,仅留一线不宜辨别的林荫小道,树枝花草拂面,曲经通幽,巨峡的石缝中,燕子筑巢,马蜂累窝,巍峨苍劲。稍开阔平坦处有一深潭,溪水环绕,怪石林立,树木花草相映,巨石上苔鲜苍苍,潭水冰凉刺骨,清冽透亮,潭底巨石交错,黑深莫测,潭面开阔平静,凉风习习,潭口清泉漫石,水流汩汩,人称黑潭。顺沟前行,经下崖湾到照壁崖,依山有高二十多米,状似照壁,四面绝险和山崖截然分开的白石崖,使人联想翩翩,引人驻足,感叹不已。经照壁崖前行,便到鸡嘴峰,只见峡顶群山突出一石峰,伟峨险峻,像只雄鸡昂首高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传说一神鸡因在四川寻食,甘肃叫鸣,川人恶之。一日,因寻食而入一农户家中,农妇大怒,遂以刀砍其嘴。神鸡因伤而栖息于此,终日鸣叫不已,似鸣其冤,既至正神归天,其身遂化为石,即成此景。经鸡嘴峰向右顺沟望去,一石崖高峻整齐,成半圆形状,形成一个巨大的石城堡,人称石堡寨,绕堡而上,至南端石人崖,兀立前端的石峰,好象老人驼背弯腰,聚精会神,俯视城堡,形象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双燕沟真是“十里深峡十里景,千尺高峰千尺翠”。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峰一石,都以它独具特色的风格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浮想联翩,留恋忘返。
二、狼渡湿地草原
狼渡湿地草原位于岷县城以东70公里的闾井镇年家庄和狼渡村周边处,占地90多万亩,省道306线穿境而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平原丘陵地貌。境内山体浑圆,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凉爽宜人,河流纵横,草原广阔,平均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4.9℃。草原、森林景色优美,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茂,野生动物甚多,经常有狼在这里觅食饮水,狼渡滩因此而得名。境内道路宽阔畅通,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水清草绿,群草千姿百态,空气清新,环境优雅,蓝天白云,水天一色。这里还能看一种俗称低轱辘车的交通工具(古代战车),这种车由二牛牵拉,通体运用三角的稳定性原理,选用地方特有的木材经匠人加工而成,驾驶平稳安全,特别适合草原丘陵地带使用。就是在交通工具相当发达的今天,这种低轱辘车因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仍被当地居民广泛使用。岷县历史悠久,秦始皇八年始建临洮郡即今岷县,始皇三十三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修建万里长城,西起临洮(即今岷县),岷县便是秦长城的西端起点。因而一些秦文化相应的被遗留下来,低轱辘车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里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民风淳朴,是草原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特色产品,如蕨麻猪、贝目、冬虫夏草、大豆、青稞、燕麦等。这里有秀美的草原风光和热情好客的草原牧民,还留有1935年和1936年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北上抗日的足迹。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离开哈达铺,途经理川越过狼渡草原。相隔一年后,红二、四方面军在岷县集结休整后又一次途经该草原。
近年来,闾井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购置了旅游设施,把狼渡湿地草原作为精美旅游景点开发、推介。2005、2006年五月十七花儿会期间县委、政府在狼渡湿地草原连续两次成功举办了旅游观光考察推介会。狼渡湿地草原作为休闲避暑景点在省内知名度高、影响大,特别是陇南、天水、临夏、兰州、西安等周边地区游客多次来游,将该草原作为每年休闲避暑的乐园,游玩的胜地。
三、“岷州会议”纪念馆
岷县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工农红军两次途经岷县,在岷县作战、休整近两个月,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一笔宝贵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岷县三十里铺“岷州会议”纪念馆于1997年维修建成,由红军老将士、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同志题名。纪念馆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中。
1936年7月1日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7月27日,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了由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朱德、陈昌浩、关向应、贺龙、徐向前、王震等为委员的中共中央西北局。8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西北局)率领二、四方面军,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抵达岷县,司令部机关设在这座院子里,直至9月30日才撤离北上。当时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就在这里办公、住宿。9月13日,党中央制定了《静会战役计划》,决定集中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在静宁、会宁地区打击胡宗南部,巩固和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但张国焘却公然违反中央电令,坚持在甘南建立根据地或由临潭西进青海,而后向甘西和新疆进军,对党中央北上方针借故推迟,拒不执行。针对张国焘对党中央方针动摇、迟疑的态度,为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36年9月16日至18日在司令部驻地即这座子北屋正厅中召开了“岷州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德、张国焘、徐向前、贺龙、关向应、陈昌浩、李卓然以及五军军长董振堂、九军军长孙玉清等。会议就党中央《静会战役计划》出现了两种意见,张国焘等少数人认为与胡宗南在静会地区作战是不利的,主张红四方面军由临潭西进青海,占领甘西。以朱德为代表的多数同志认为党中央的方针是正确的,集中一、四方面军主力,在静会地区击败胡宗南部是完全可能的,时机紧迫,红四方面军应立即北上。朱德的主张得到了陈昌浩等同志的支持。会议最后说服了张国焘,接受了中央方针,制定了实施中央《静会战役计划》的《通庄静会战役计划》。9月18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联名致电党中央,报告了西北局岷州会议决定和《通庄静会战役计划》,直至10月4日拂晓前红军全部撤离岷县,迅速北上。
西北局“岷州会议”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甘南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及制定的正确作战方针,不仅对四方面军北上,粉碎敌人“围剿”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红军在驻岷作战休整期间,还在三十里铺建立了第一个中共甘肃省委和甘肃省苏维埃政府,筹集粮款物资,动员3000多名岷州儿女参加红军等等,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四、二郎山景区
二郎山景区位于岷县县城之南,国道212和省道306线沿东、北两侧而过,其东临叠藏河,北毗洮河,地形独特。因峰头曾筑有堡寨,依次被称为头、二、三寨子,最高峰三寨子拔地约200米,登上峰寨可以鸟瞰县城全景,一览洮叠风光。山脊及东西坡面均被绿荫遮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树种丰富,有落叶松、云杉、杨树、杏树、柳树、李树及山梨等。山上现有喇嘛寺、祖孙殿、观音庙、正气亭、烈士陵园、开颜阁、战壕遗址等名胜古迹,建筑宏伟壮观,历史悠久。
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岷县,发动了《洮、岷、西战役计划》第一战——二郎山战役。此次战役是“洮岷西战役”中十分重要的一仗,此次战役虽没有克城克山,但孤立了鲁大昌,粉碎了敌人阻止红军北进的计谋,为红军集结休整和扩红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二郎山还有一种影响深远的独特民俗文化活动,即农历五月十七“花儿会”。一年一度的二郎山五月十七“花儿会”是洮岷南路花儿对唱、歌手云集的一次重大盛会。届时,附近市、州、县客商及群众远道赴会,万商云集,歌手荟萃,场面热烈。据统计,每年与会群众皆在10万人(次)以上。登上二郎山,但见花伞层层,树荫下、草坪上,人群簇拥着歌手,游山对歌,唱和之声此起彼伏;俯瞰山下,大街小巷,人流如注,朝山赴会,交流物资,盛况感人。难怪有人称“五月十七”是岷县人民的“狂欢节”。
2004年岷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荣誉称号;2005年“洮岷花儿”被国家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洮岷花儿”被列入“十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二郎山荣获“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的殊荣。
五、岷县扎角自然风景区简介
扎角自然风景区位于岷县城以东70公里的闾井镇,交通便利,地理独特。景区内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树木繁茂,绿草成茵,有牛羊悠闲漫步啃食牧草的草原风光,又有繁茂丛林、松涛阵阵的林区景观,河水清澈见底,绕林而流。夏日山风徐来,凉风习习,游人甚是惬意。现已逐步成为岷县及周边地区群众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
六、马烨仓自然风景区简介
马烨仓,得名于明朝明威将军,岷州卫军指挥司守御官马烨。(马烨,字德辉,淮东六合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秋,奉命开设岷州卫。筑东(今县城)西(后所城)二城;立楼置门,修官署、学校、桥梁、烽喉、营堡、邮释、仓厂、坛社、庙宇;区划街道,安置居民,使城池初具规模。马烨还伐木通道,致力军队装备,整训士卒,屯垦8000多亩,年收粮食数万石,补给军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羌戎起事,朝廷命马烨率西安五十卫步、骑兵2万人,直抵迭州征讨,获首领失刺谷奴以下5000余人。从此,域内得以安宁。十九年(1386年)升陕西都指挥使)。景区内林草茂盛,满目青翠,山峰奇异,空气清新,有成群的牛羊骡马,星星点点的藏包炊烟,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实乃避暑、旅游之胜地。天空湛蓝,白云悠悠,群山隐约,草长鹰飞。大地一望无际,牛如巨象,羊似卧石。野菊花遍地开放,微风习习,花香弥漫,不时从幽远的山峦间飘出几段高亢的“啊呕令”,火辣辣,热腾腾,如山风野火,撩人情怀。
七、岷县旋窝、大草滩、绿叶
旋窝村、大草滩村和绿叶村位于邻近国道212线岷县境内向南20公里左右处,均属岷县麻子川乡管辖。这里曾是1935年和1936年中央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两次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大拉梁后首先经过、驻扎的地方,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那么现在就请大家一边游览一边听我把这段历史简单介绍一下吧!
我们首先远望到的是“岷山”大拉梁。大拉梁位于岷县、宕昌、迭部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3946米,也是黄河、长江的天然分水岭。因它大部分位于岷县境内,人们也将大拉梁称为“岷山”,当地有“要去大草滩,必攀大拉梁”之说。1935年9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一举攻克天险腊子口后,毛泽东随一军团翻上大拉梁北坡,此时摆脱了皑皑雪山和茫茫草地的红军将士们,如潮水般涌下山去。毛泽东看着眼前令人激动的场面,不禁回想起曾经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此刻伴着冲破艰难险阻的喜悦,一齐闪在千里岷山大拉梁之颠,于是那首千古绝唱的《七律·长征》便酝酿在他胸中。红一军团于傍晚抵达麻子川旋窝村(与大草滩相邻)。旋窝村是个有60多户人家的回汉杂居村。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严明纪律,军委及时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明确规定:“不得擅入清真寺;不得任意借用回民器皿;不得在回民家中杀猪和吃猪肉;有事派代表和村里老人联系”。红军对群众的东西丝毫不动,有的战士拔了群众的萝卜,就把钱放在萝卜坑里等等许多红军的行为使当地村民非常感动,留在村里的老人叫回了在村外躲避的村民,争着为红军腾住房,象对待亲人似的接待红军。聂荣臻同志回忆说:“一过山就是旋窝(大草滩)了,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夜。这个地方回民烙的大烧饼有脸盆那么大,北方人称‘锅盔’。我们买了不少,因为饥饿,吃的真香,于是又叫老乡烙了一些。后面毛泽东同志他们来了,吃了以后也赞不绝口。”当地著名阿訇丁振邦老教长还将毛泽东等领导请到自己家中招待,并将自己心爱的怀表赠送给了毛泽东同志。毛泽东也将名贵药材藏红花和一张盖有红军印章及毛泽东签名的纪念物回赠老教长,从此成为千古佳话。毛泽东当晚就住宿在旋窝村韩启明家的草屋。
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离开旋窝,过槽子河翻扁路沟梁,经红土坡到达绿叶村。绿叶村虽庄子不大,人口也少,但它居麻子川、红土坡、占扎路等村之中,四通八达,且南通巴蜀的交通要道从村边经过,交通便利,在战略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因绿叶河从村前流过而得名。由于当地群众与红军口音的差异,红军当时将“绿叶里”硬是听作“鹿原里”。从此,“鹿原里”这个名称从红军的电文、日记中频频出现,以至误传在历史文献中。从18日红军进驻绿叶,到21日上午离开绿叶去哈达铺,据村里年事已高的老人回忆,毛泽东当时就住在郭怀治家3间北瓦房里。在这长达三天半的时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绿叶村宿营时就开始着手红军的整编工作并写下了广为流传的《念奴娇·昆仑》一词。21日下午毛泽东抵达哈达铺,22日即在团以上干部大会上宣布将红一方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1936年8月5日,中央决定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发动“岷(州)洮(州)西(固)战役”。8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在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的指挥下,攻克腊子口进入岷县境内。红二、四方面军进入旋窝、大草滩后,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上前迎接,因为村民经过和红一方面军的相处,知道红军是咱自己的军队,像接待贵宾一样接待红军。部分红军在岷县作战、休整长达57天之久。10日,红军包围了县城里的二郎山,发动了二郎山战役。起初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就设在大草滩,也就是朱德总司令曾住过的地方。
大草滩朱总司令旧址是一座面向东北两面的二层木楼,建于民国前期,至今保存完好,据说这就是当年朱德作为办公室兼卧室的地方。(这所院落为张姓群众所有)这里保留了数件红军长征时期的文物,尤其是朱德当年用过的办公桌,它是一个典型晚清(民国)的四方桌,这张桌子陪朱老总度过了十几个日日夜夜,现存于一楼。当年朱德就经常在这张方桌上写字、看文件并和前来的群众及红军围着这张这张桌子谈话商讨。木楼的二层,放着红军征粮时用过的升、斗等物品以及朱老总教群众纺线的纺车。据当地群众讲:“朱老总和蔼可亲,给大家讲革命道理和革命故事,并讲让小孩上学的重要性,闲暇时还教小孩认字„„”
八、浙江沟草原
位于大拉梁山脚下的浙江沟草原在岷县城以南国道212线24公里处,坐落在兰州—官鹅沟、哈达铺旅游专线上,是1935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两次途经的地方。境内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凉爽宜人,在白云蓝天之下,成群的牛羊加之当地着里发展的红三叶基地点缀,使草原富有特别的诱惑力,是人们休闲避暑、旅游度假、放飞心情、回归自然、领略草原风光的最佳场所。
这里不仅风光秀美,景色迷人,而且是红色革命的胜地,红军长征两次途径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5年9月17日,红一方面军一举攻破天险腊子口,东顺大拉沟,翻越了大拉梁,当时,岷山(大拉梁)的雪已笼罩了整个山顶,战士们百感交集,潮水一般涌向宽阔的浙江沟。到了旋窝、大草滩村,当地村民热情接待了红军,红军及时根据情况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使当地居民深受感动,特别是在旋窝村,年近七旬的回民阿訇丁振邦教长,硬将心爱的怀表赠送给毛泽东,而毛主席也将名贵药材藏红花和一张盖有红军印章及他亲笔签名的纪念物回赠老教长,从此传为佳话。时隔一年,朱德、张国焘率领的红二、四方面军再次突破腊子口经过该草原,在岷县休养长达57天。草原周围的人们,记住了毛主席,记住了朱总司令,更记住了中国革命早期那些最可爱的人——红军。时至今日,旋窝、大草滩村毛泽东、朱德居住旧址和红军活动的遗迹仍然保留着。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毛泽东主席酝酿构思于大拉梁、成稿于岷山脚下旋窝村的七律,还包括那耳熟能详的《念奴娇·昆仑》,依然在人们的耳边回响,但现在的当地民众更是有着开拓创新的思想,你看那一望无际的红三叶,在雪山的映照下,显得那样光彩夺目,似乎是当年红军对革命理想的向往。微风吹着雄伟的岷山,山下跑跳的牛羊,还有那精巧的帐篷,美丽善良的牧羊姑娘,不时有山歌“花儿”响起,随风飘荡。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和谐,令无数游人向往,实为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九.洮河风情线旅游区
以著名的洮水流珠景观为主的洮河风情线,是贯穿全县境内的一道靓丽景色。该线包括古城电站、工业开发区、百亩玫瑰园、大沟寨林区、清水电站、冰桥湾电站、刘家浪水电站等景点。作为千年药乡、当归之乡的岷县,现已建成的位于县城西南,洮河南岸的西北最大的药材集散地——中国当归城,利用药材资源发展旅游前景也十分广阔。
十.天门山景区
天门山位于岷县蒲麻镇东南部10公里处,与漳县黑虎林场接壤,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前身为天门山牧场。这里地势宽阔,草场丰富,生态和谐,风景优美,尤其在夏秋季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牛羊成群、气候凉爽,是度假休闲、避暑旅游的好去处。特别是景区内有一自然溶洞,最引人入胜。洞深约40多米,宽7米左右,为几千年形成的自然溶洞,洞内有千奇百态,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悬挂于洞顶、洞壁,为一大奇观。洞内沿着石块连接的小路曲径通幽,溪水潺潺,空气湿润,令人神清气爽,置身于仙境一般。洞内最深处有一水潭,深约3米,发出轰鸣声,神秘莫测,引人遐思。该溶洞在当地群众中还流传着一段传奇的神话故事。十一.寺沟乡草场
寺沟乡位于县城南部,总面积25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8万亩,人均耕地1.88亩,全乡辖16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4662户,21366人,少数民族占6.6%。全乡共有天然草场23万亩,其中岷县至迭部27公里处的寺沟河,有天然草场5万多亩,下窑沟有天然草场1.5万多亩,上窑沟有天然草场2万多亩,木头沟有天然草场2万多亩,青草滩有天然草场2万多亩,车辗沟有天然草场4万多亩,水常眼沟有天然草场1.5万多亩,八路沟有天然草场2万多亩。而且,这几处草场内不同程度的长有灌木和乔木等植物,再加上不少天然林的点缀,将整个草场装饰得非常迷人,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行程所参观景点及简介: 郑州: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
西北地区景点简介主要景点简要情况宁夏沙湖旅游区距银川市西北56公里平罗县境内的西大滩。沙湖南面是一片面积3万亩的沙漠,它和这万亩湖水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伴侣,相互偎依,相......
凤城河风景区凤城河风景区地处泰州城区中心,景区内泰州古环城河全长6650米,“碧水绕城”成为现代城市不多见的自然生态景观;泛舟河上,会充分领略到“州建南唐”的历史厚重。在初......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富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海拔3776米,自日本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在1707年,此后它......
溧阳旅游景点介绍一、总体介绍溧阳,一座秦代建县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邑,一颗镶嵌在锦绣江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溧阳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地连吴楚界,山记伍员临”, “伍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