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禽流感防治知识讲稿”。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沅陵县疾控中心 陈福海2013.4.15)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分类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有三类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近30年来,传染病的构成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经典的传染病逐渐被控制,如1979年全球消灭了天花;近40年来中国消灭或基本消灭了鼠疫;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白喉、腥红热、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发生率亦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一些新的、非典型的传染病却不断涌现,往往令人类措手不及,如非典、禽流感等。
传染病传染与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1、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 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患者。②.隐性感染者。③.病原携带者。④.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①.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尘埃。
②.消化道传播--水、食物、食具。
③.接触传播--污染的水和土壤。
④.虫媒传播--吸血节肢动物。
⑤.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
⑥.垂直传播--胎盘。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
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原则
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报告制度(3类);接触者检疫措施;病原携带者的处理;动物传染源的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提高特异免疫力(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引起的疾病,H7N9型禽流感病毒就是其中的一种,过去仅在禽间发现,从未发生过人的感染情况。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今年3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发现了首例H7N9
型禽流感。
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传播快,造成的危害严重,病死率比较高。人感染本病后,病情发较为迅速,容易与一般感冒发生误诊,因此,容易出现死亡病例。
H7N9禽流感防治
国家卫计委统计公布,截至4月13日17时,全国共报告49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1人。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21例,死亡7例)、江苏(14例,死亡1例)、浙江(11例,死亡2例)、安徽(2例,死亡1例)。
据中国疾控中心报告,根据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人传人能力。
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因此,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
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1、消化道: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2、呼吸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
3、其他途径: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会有哪些表现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的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
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时间,表现为重症肺炎,可伴有咯血痰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导致死亡。
防治原则
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2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为确保在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县高致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一)定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 , 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台海网3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台湾岛内首度爆发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台“农委会”4日召开记者会表示,为控制疫情,在彰化、台南两地共扑杀了近6万只鸡,并把相关情况通报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