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6:36: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安远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安远县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时期,面对农业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为了加强我县农业发展指导,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农业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农业的主要成就

1.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十五”期间,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扶持,加快了我县的山地流转,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各项护农政策落到实处,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2.主导产业建设规模喜人。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基本实现了“山上再造、田里调优、栏舍精养、稳定粮食生产”的目标。特别是以脐橙为主的果业,2003年底种植规模已达18.5万亩,水果产量约5万吨,提前突破了“十五”规划制订的目标。

3.科技兴农取重显著成效。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加强,产业技术人员得到充实,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先进栽培管理模式在“四大”主导产业中得到普及应用。

4.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农村市场经营框架已建立,产业化经营过程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二、目前农业还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人均耕地、山地资源减少,干旱缺水日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趋向恶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成果转化率低,组织程度不高;五是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存在很大差距等。

三、“十一五”期间农业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经济进入全球化后的新时期,农业区划宏观环境总体是比较有利的。一是农业基础地位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二是农产品的有效需求量将继续增长;三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将得到迅猛发展;四是农业产业链将不断延伸;五是生态化、规模化农业将全面推行。在主要农产品的需求方面,十一五期间是从小康型向富裕型过渡的时期,据全国预测,2005年,我国恩格尔系数将下降至46%,201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受此因素影响,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呈全面优化的态势,粮食将以饲料和加工专用为主要消费群体,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结构将会增加,农产品的加工将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如安远脐橙)需求将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突出发展县域农业优势产业,培强做大主导产业,用工业化理念推进产业化经营,高举绿色农业旗帜,做优粮食业,做大畜牧水产业,做强林果园艺业,全面提高农业标准化、环境生态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国际化水平。

二、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年均递增12.6%;农民人平纯收入 3200 元,年递增 8.1 %;2010年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粮食产量保持2004年11万吨左右的稳定势头;西甜瓜产量与“十五”持平;肉类总产量达到 2.79 吨,年递增 6.1 %;水产品产量达到0.42万吨,年递增3%;另外还有果、药、菌的发展以其专项规划目标制订。

1.稳定粮食和西甜瓜产业。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加强政策扶持和荒地开发力度,加大果园套种西瓜新技术力度,确保年种植粮食面积达30万亩,2010年粮食总产达11万吨,2020年最低不下10吨;西瓜种植面积达3.5万亩,2010年总产达4.38万吨。

2.做强林果业。

3.做大畜牧业。2010年,肉猪、家禽上市量达20 万头600万羽。基本实现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企业化生产。争取每年增建良种猪基地 2 个,草食动物生产基地 2个。

4.做优水产业。利用安远水资源纯净丰富的山区优势,重点发展特种水产。2010年,养殖水面达2.1万亩,水产品总量42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吨),渔业总产值2520万元。

第三章 建设重点

一、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县级农技推广综合中心和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建设优势产业科技示范场,加快建立以县农业局为主体、覆盖全县各个乡镇并延伸至重点村组、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产业种植(养殖)大户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划、队伍健全、基点深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为目标,建立完善农业检测中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控制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农产品达到绿色标准。

三、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建立一个吞吐量大能辐射“珠三角”的大型脐橙、西瓜批发市场,加强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吞吐能力,争取年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使安远成为国内较大的脐橙调动集散地。在巩固珠江三角洲果品销售市场的同时,扩大长江三角洲和北方市场,拓展东南亚市场,努力扩大农产品流通的辐射面。

四、加大动植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力度。建立动植物重大疫情监测预警系统,本着“突出重点、立足现有、完善配套”的原则,在现有植保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配建重大病虫紧急防治设施,健全动植物病虫综合防治体系,配备乡村级及基地测报人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五、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专业技术培训班、职业学校、农民夜校、绿证工程、农民工培训学校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六、实施扶强培优工程。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业的后续效益,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着力引进设备和开发新技术,使农产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重点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产—加—销”一条龙企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至2010年,争取每个产业都有二个大型加工企业,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把发展加工业与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七、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种、品质优化工程。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大力发展优质对路的农产品生产,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2010年力争达到85%以上,加快发展瘦肉型猪和优质禽肉生产,发展山地养羊,引进外资进行工厂规模化养畜禽,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品种比重,扶持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实行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力争5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 %。

八、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工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计划多渠道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务工引导,组织农民工合理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努力营造平等竞争市场环境,给民营经济以合理待遇,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促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增强产业工业化水平。

第四章 农业投资方向

一、资金估算1.建立主导产业示范基地4个,投资1580万元;

2建立三川潭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基地1个,总投资1500万元; 3.建设脐橙、黄姜二个龙头企业,总投资2000万元;

4.建立辐射珠三角的果(瓜)品大型批发中心及信息平台一座,总投资1600万元;

5.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一个,总投资300万元; 6.建立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预警控制中心各一个,总投资800万元; 7.建立无公害生猪基地及配套体系,总投资5708万元; 8.配套服务(培训等)工程实施费用,总投资8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本级财政扶持10%; 2.向上级申请立项扶持30%; 3.引进外资30%; 4.民营集资20%; 5.建设单位自筹10%。

第五章 预 期 效 益

一、社会效益: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等“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动植物保护等“五大工程”的实施,“十一五”时期,安远的主导产业将有一个稳定持续发展的环境氛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外向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将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农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二、经济效益: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农产品品质将实现无公害绿色标准,农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2010年,我县的农业总产值将由2003年的4.77亿元增加至10.0亿元,绝对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2.6%,人均纯收入将增加1050元。

三、生态效益: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可大面积控制农业有害污染物的使用,合理循环利用生物与化学资源,实现农业环境生态化,生产措施无害化,加工食品安全化,从而保护人类与生物的均衡生存。

第六章 主要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经营服务,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制订适应国际国内农业经济要求的县域经济体制。

二、健全政策保障

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三、发展产业经营

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扶持一批规模化的优势农产品基地,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高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质量档次,使农产品增值,拓展农产品订单和网上交易,建设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批发市场,形成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现代物流中心,努力发展出口产品,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推行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产业升级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

五、增加农业投入

建立政府、农民、外资、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稿引导的力度,鼓励劳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外资投资农业,充分利用入世后的有利条件,建立完善的农业投入机制,确保财政安排农业事业费和支农资金保持在财政支出的 %。

六、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抓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固围堤的达标建设和山塘水库的保险加固,开发旱作节水农业,提高防洪抗灾抗旱能力,加强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

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

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的,紧密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由于都市农业得益于城市相对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科技的支持,加之人才和管理上的优势,都市农业已......

XX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文]

从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是完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历史任务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切实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

永修县“十一五”()农业规划

永修县“十一五”(2006--2010)农业发展规划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今后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随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三......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乐亭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不利影响,继续保持了持......

下载安远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远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