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资料_立体几何提优资料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6:34: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提优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立体几何提优资料”。

2011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加强合作 促进统一

专题背景资料

1.2010年9月1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互致函电,通报双方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确认《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于9月12日生效。(简称ECFA)。30多年来,两岸经济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隔绝不通到“三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逐步形成了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2.2010年9月16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台北世贸中心三馆盛大开幕。本届图交会参展规模超过往届。除台北主会场外,还有台中、台南和高雄3个分会场;展场总面积达到约1.15万平方米;两岸参展出版机构多达500多家;参展及销售的图书、期刊品种超过20万种。

2、2009年7月11日,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

3. 2010年 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作为我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对保障和促进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意义重大。考点导航:

一、台湾问题:

1、台湾岛是我国第几大岛?位于第几阶梯?

第一大岛;第三阶梯。

2、台湾的地理位置怎样?(落实地图)

(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接东海,南面南海。

3、台湾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5、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的帝王:

秦始皇:北修长城抵御匈奴进攻,南修灵渠,便于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与西域建立了友好关系,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方的边患;

北魏孝文帝: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加强了鲜卑族与汉族关系,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爱戴;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 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和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加强对西藏、澎湖和琉球等地的管辖。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以德服人,笼络各少数民族,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6、历史上台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区,曾两次被别国侵略,通过中国人民的努力又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写出相关史实。

(1)明朝时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

(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

7、台湾问题的解决:

(1)问题产生: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形成两岸隔绝对立状态,形成台湾问题。

(2)存在的阻碍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美、日等外国反华势力。

(3)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提出的最佳方是什么?这一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4)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家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③从法律的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⑤从统一的可行性来看,“一国两制”的方针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⑥从外交角度来看,国际上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为统一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5)“中国政府完全有经验.有能力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其中“有经验”“有能力”分别指什么?

“有经验”指的是运用一国两制方针,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并且保持了繁荣富强的局面。“有能力”最根本的是通过改革开放,生产力获得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两岸关系改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6)青少年能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和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8.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原则和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⑴立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⑵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⑶态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9、两岸直航顺利实施说明了什么?

(1)我们党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推进两岸关系顺利发展,这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

(2)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跟根本利益所在。两岸直航的顺利实施,能够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热点精题:

一、单项选择1、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纪念日,香港媒体曾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称:“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C)A、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了历史和现实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顺利回归

60年来第一批大陆旅游团08年7月4日乘坐两岸首批周末包机直航飞往台湾,这标志着两岸在上个月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正式进入落实阶段,在旅游的过程中,大家深刻体会到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没变。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因素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C)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当今解决海峡两岸统一的问题,最根本的前提是(B)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实现两岸双方携手合作、共谋发展、共创双赢我们需要(D)①与世界上所有大国结盟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③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④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08年11月3日至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台。“两会”在台北举行领导人会谈,成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①这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取得的阶段性成果②这有利于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③这能够促进两岸人民的沟通和相互了解④两岸已实现和平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这四项协议的签署(C)①有利于维护两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②消除了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障碍③实现了两岸“三通”,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④有利于增进两岸间的互惠、互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台期间,一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发动民众抗议,有些极端分子手持棍棒对维持治安的警员大打出手,造成149名警员和十几名记者受伤。民进党有如暴徒般的行经,受到了舆论和民众的普遍谴责。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错误的是(B)

A、“台独”分子的恶劣行径违背大多数台湾民众的意愿

B、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会一帆风顺 C、“台独”分子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注定要失败的D、“台独”分子的行为不会改变我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13、材料一:早在1979年,我们大陆方面就提出,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现包括海空直航在内的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材料二:2008年7月4日,一个注定将光耀两岸交流史策的日子。这一天,两岸周末包机正式实施,从此周周有包机,两岸人民往来“行路难“将有所缓解;两岸互相“游”起来,涌动更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动更加澎湃的亲情热潮,将促进两岸双赢。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两岸“三通”,为什么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

2.两岸互相“游”将促进两岸双赢,请你说说双赢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3.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你打算怎样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

14.材料一

据新华社2008年4月21日电,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08休闲博览会21日闭幕,意向成交逾60亿元。

材料二

2008年7月,经海基会与海协会反复协商,就两岸客运包机达成共识,两岸客运包机将从原来的节日包机,扩展到周末包机,同时,两岸还可以就运送紧急医疗救援包机、残疾人等急难救助包机和有特殊需求的货运安排包机。

材料三

2008年10月,就美国政府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先进武器,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了强烈抗议,美国的这一行为也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遣责。(1)发展两岸经贸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分)(2)是哪些因素促使两岸客运周末包机达成共识?(2分)

(3)我国对解决台湾问题,坚持怎样的态度?(2分)

(4)你打算为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些什么?(2分)

15、漫画赏析

材料一:在2008年召开的十一届人

大一次会议和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成 为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2008年3月10日下午4点15分,八位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将在大会新闻中心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

(1)材料一反映了()

①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是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②2008年全国“两会”密切关注民生 ③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作为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两会代表为什么要热议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5)我国通过什么政治制度,来保证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6)为加强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3、(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等等。

(2)能够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利于两岸同胞消除隔阂、增进了解,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等等。

(3)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和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14、(1)前提条件:一个中国原则。

(2)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家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可以实现互利共赢;③从法律的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④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⑤从统一的可行性来看,“一国两制”的方针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⑥从外交角度来看,国际上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为统一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和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15、(1)A(2)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是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进一步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也是人大及政协代表反映人民心声,体现人民意志的体现。

(3)人民代表大会制。

(4)平等、团结、共同繁荣。(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提优补差

小学四年级提优补差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本学期我们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继续开展优生提优和加强后进生转化......

提优补差工作总结

物理提优补差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年级组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提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落实培优补差的内容,使九年级学生能......

提优补差工作总结

提优补差工作总结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我们根据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实施特殊教育计划,分层教......

提优补差工作总结

提优补差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注重提优补差工作,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培优补差的目标,制定了培优补差措施。一学期以来,我在"提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

学优提工作总结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委员会怀九字“2008”16号 签发人:夏占利★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五彩九渡河 为实现九渡河镇经济社会大发展而奋斗——九渡河镇“学、优、提”大讨论活......

下载提优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优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