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优化育人环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爱留守儿童创新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 优化育人环境 ——浅谈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对策
当今,“留守儿童”这个新时代的代名词,新时代的产物,越来越影响着学校,影响着社会,是当今人们常街谈巷议的问题,也是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热潮的兴起,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大,他们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教和关爱,致使亲情失落,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且性格内向、孤僻,焦虑自闭,悲观消极,自暴自弃;自私自利,易冲动,易暴躁,易做违法乱纪的事。他们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也差,思想也较落后。如放任不管,他们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就可能成为社会的渣子。管理、教育及时,他们就会成为好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
一、留守儿童的症结根源及教育的三大误区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夫妇同时外出务工者较多,且有增无减,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家乡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朋好友中代为照管,据不完全统计,学生父母单亲外出务工的和父母双亲同时外出务工的,占农村学校学生总数的85%左右,这种隔代教育不但使家庭教育走向困境,而且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难度。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三大误区:一是留守儿童监护人思想保守落后,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只要能写到、认到几个字,能算一点帐就行了;还有的认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很难,倒不如早从学校大门走出去打工挣钱;二是留守儿童监护人能力太差,责任心不强,怕“得罪”人,只是出于对孩子的接收而已,只管好他们的睡觉、吃饭、穿衣就差不多了,还谈得上什么家庭教育;三是不少留守儿童的祖父祖母、外祖父母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生怕不能在儿女面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而“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心里只要把孩子交给了“接收站”,就一了百了,虽有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也时刻挂念着孩子,但远隔千山万水,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鞭长莫及;有的一年半载才给孩子打一两次电话,或写封信;有的两三年都不回家看一次孩子;有的甚至连孩子的书学费、生活费等都不能按时邮寄回家。这些不但使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亲情疏远,家庭教育的疏远,也给留守儿童造成恐惧、孤僻、空虚感,对人对事没有诚意,学习上放任自流,生活上忧郁麻木,有的厌学出走,有的网吧上网打游戏,有的结伙偷窃行凶„„种种不良行为,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非留守儿童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之事,是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二、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行为,应抓住症结,对症下药。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和对应策略,制定相关的措施,把“留守儿童”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抓,成立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具体做法是: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
学校以班为单位对“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掌握每个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走向及联系电话、监管的人基本情况、联系电话,同时也将该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等记录在个人档案里,以便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或监管人。
2、建立“特殊儿童”档案
“特殊儿童”极易给学校、给社会造成极大影响。这类儿童难教、难管。造成“特殊儿童”的主要原因:一是当今离婚率上升造成的。孩子或是跟父亲,或是跟母亲,或是父母双方都不管,甩给祖父祖母或外祖父母;二是父母因病死亡或因工伤亡的儿童;三是有不良行为、品行较差的儿童;四是喜欢惹事生非的儿童;五是逃学、常旷课的儿童。这些儿童在心灵上都留下了创伤,对人对事看破了红尘,学习上放任自流,生活上郁郁寡欢,得过且过,混一天算一天。学校应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情况”,建立“特殊儿童”档案,由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大队部给予“特殊关照”和引导。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老师与家长签订家校教育责任书,公开学校、校长及班主任的电话号码,登记家庭住址、家长或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和住宅电话,以便及时沟通家校教育,掌握儿童的双向表现。
4、建立家访制度。教师每周一至二次家访,家访既能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行为表现等情况,又能及时把该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向家长或监管人汇报,还可探讨共同管理、教育的经验。
5、建立家长会制度。学校每期定期召开一至二次的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沟通的好机会,并以此为契机,与家长或“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沟通,请优秀家长或优秀代管人谈谈育儿体会、经验、教训,听取“留守儿童”责任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注重实效,开展多样性活动
开展多样性和科学性的活动,把握系统教育与树立典型教育相结合,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益活动,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1、开展家长讲座活动。儿童正处于好动和无节制性的特点,学校应从举办讲座的形式讲授如何管理、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监管职责,并教给一些管理经验及方法。
2、开展“代管家长”论坛。交流经验活动,探索如何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水平,并评选出优秀者给予精神奖和物质奖。
3、开展家教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家长教育子女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病情”开出“药方”。
4、开展“红领巾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鼓励他们结伴同进,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在班级为留守儿童的生日唱支歌,送点小礼品等。
5、开展教职工“一日捐”,学生“一元捐”活动,所筹集的资金给较困难的留守儿童作补助费,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校这个大家的亲情与温暖。
6、开展传统活动。学校在每次重大节日、纪念日中开展活动,要邀请家长参加,有时还可请家长和孩子与教师一起参加游戏、演出等,使家长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了解学校的发展前景,知道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让家长共享孩子成功的喜悦,也沟通了师生和家长的情感。
7、开展亲情联谊活动。学校免费让学生使用学校的电话、网络与远方的父母打电话、上网聊天,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父母送去祝福,联络和沟通母子的情感。
8、学校协助社区、村社开展留守儿童活动天地。鼓励社区、村社的自愿者在节假日、寒暑假时将本社区、村社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开展读书、联谊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这些儿童消除寂寞感、孤独感,使他们愉快地度过节假日和寒暑假。
四、祖国的未来寄希望于儿童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造就和培养儿童是学校和社会不可推御的责任,而“留守儿童”的问题,将会影响到家庭、学校、社会乃至会影响到将来的祖国建设事业。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单个的“家庭教育”,而是整个学校、整个社会的教育。学校要通过一系列情感教育活动,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一族”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在家、校和社会上都能享受到亲情,享受到“父一样的爱”,享受到“母一样的爱”,要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打造出一片美丽的蓝天。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普遍存在失衡、脆弱,这主要他们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等因素造成的。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教育投入不足,教......
他们不一样,他们也没什么不一样——我与留守儿童零距离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下午能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与留守儿童接触的经历。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他们不一......
关爱留守儿童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产业的改革,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外出务工者,而他们的子女在农村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温情社会一、活动背景: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体现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新风貌、展现社会主义荣辱价值观,关爱弱势群体,进一步提高自身道......
活动紧急通知市直各小学,各乡镇(街道)小学:在XX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团市委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契机,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以“关爱留守儿如下:一、活动时间XX年月31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