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是福建对台湾优势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降低两岸经济落差的重要途径。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也将我省设为了两岸合作交流的先行先试区。
五年来,全省经贸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及省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抓住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部署,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和“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增强责任意识,务实创新发展,勇挑海西建设大梁,大力实施工业发展“八大战役”,扎实推进经贸“十项工程”,有效克服和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促进工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一是要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的形势要求。十七大强调,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同样,我省也提出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进“两个先行”,实现提前3年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目标,缩小与海峡东岸的经济落差。实现这些目标,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必须要有总量的支撑。发展是硬道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然,我们讲加快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好字当头的发展。我们要继续抓住中央和国家部委支持海西、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产业先行,工业先行,勇挑大梁。)加快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产业优化升级,产业优化升级的基础在于结构调整。我省正处于重工化加快发展阶段,要抓住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以项目带动为抓手,狠抓项目的生成、运作、落地、达产等环节,坚定推进工业内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明年我们将着力实施200项工业重点项目,实现投产100项。具体如下:
1.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4.培育发展节能产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注重低碳、无碳工业的发展,重点支持节能环保型装备产业发展,支持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支持信息产业和软件业发展,加快建设福厦沿海地区国家级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南安光伏产业,加快太阳能级高纯硅材料等项目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中药现代化,重点推进福州、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建设,实施厦门养生堂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等项目。
5.大力推动企业结构调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合省国资委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推进“高位嫁接”,抓好与中铝、中石化等央属企业的合作项目,着力推动跨国公司投资合作。加快成长型民营企业的培育,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现代金融手段,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促进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发展水平。评选表彰省突出贡献企业家,做好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宣传活动。
6.积极推进区域结构调整。积极参与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推动形成产业集聚、技术集成、人才集中、服务健全、轻重协调、区域和谐的产业布局。以推动产业转移为重点,研究支持设立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促进区域协调。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加工水平,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调整工业结构,做大工业总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说到底要落实到项目上,靠项目来支撑、来推进、来带动。要充分利用前几年产业梳理的成果,认真组织实施“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和行业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引导工作。要进一步抓好产业链项目的策划、生成,形成产业发展的导向目录,有效地引导项目招商;建立完善项目储备机制,不断补充充实项目库,实施项目滚动计划;加强项目综合服务和协调工作,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协同互动发展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的重要内容。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培育产业竞争力、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流通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重点方向,促进生产、服务、需求之间的有序衔接和良性互动。
1.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五)深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是发挥区域区位优势,促进区域互动融合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着眼于海峡西岸发展大局,以区域互动合作为主线,以产业协作为核心,以闽台港澳合作为重点,以闽商回归为牵引,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1.发挥闽商回归的牵引作用践证明,党的建设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海西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在全面实施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能否抓住和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能否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更好地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极端重要性,对于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推进我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根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测算的经济景气指数,目前工业增加值的一致合成指数、先行合成指数都已经快速回升,显示出未来经济将继续向好。
投资方面,在国家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推动下,企业投资意愿继续上升。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投资意愿逐步恢复,一季度企业固定资产为51.1%,仍处于扩张区间。
消费方面,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有42.2%的城镇居民家庭月消费增加,比去年底和去年同期分别增加4.0和12.6个百分点。同时,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消费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从2008年四季度的51.8%(2004年以来最低点),逐步回升至2010年一季度的66.8%,达到2007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外贸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二季度对外贸易将进一步回暖,外贸订单等指标显示出口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进口增速受价格及内需推动仍维持在高位。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频发,我国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全年贸易顺差比上年会有所减少。
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2009年一季度的42.2%上升至2010年一季度的53.2%,连续四个季度上升。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10年一季度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65.6%,虽比2009年四季度略有回落,但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高,比200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比近两年的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2009年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不应该是他的GDP增速,因为GDP的增速是结果。2010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速显然不是价格信号、市场竞争或供求关系能说清楚的,相反中国中央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关注。
1、四万亿投资计划。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2010年中国政府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保八的增长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万亿投资计划正好符合中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政治需要,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各得其所,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
分析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对外贸易加快恢复,国内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消费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消费价格基本稳定,货币信贷调控初见成效,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展工省长在本届人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福建应当“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是福建区域定位的现实选择。福......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一、全面繁荣......
海峡西岸经济区生产力布局初探发布时间:2011-10-12信息来源:福建社会科学院作者:黄国良摘 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应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促进沿海经济......
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动员大会 28日上午,福建省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动员大会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孙春兰在会上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
浅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浅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摘要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字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况意义受益行业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