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翻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翻译: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大职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在深深忧患当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情感傲慢地对待别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的国家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也能成为陌路之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威风吓唬他们,最终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会感恩,表面上恭顺而内心里不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民众;(他们就象水一样)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再重视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地位高高在上而且
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容纳百川;喜爱游乐打猎,就要想到放开一面为限度;担心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被蒙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的意见;担心有说坏话的人,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奸恶的人;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偏爱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无事烦扰,(您)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乐趣,享有神仙的长寿,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教化。为何一定要劳神费思,代替下臣行使职事,牢损耳目,有背无为而治的道理呢?
字词解释:文言实词 :
(一)古今通假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二)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
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大;今:景象
3.慎始而敬终
古:谨慎;今:尊敬
4.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古:虚;今:冲击
5.虽董之以严刑
古:监督;今:董事
6.居域中之大
古:处在;今:居住
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8.人君当神器之重
古:专指帝位;今:神奇的器具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思无以怒以滥刑:用刑。
2.形容词作动词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视。
3.容词作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
2)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
3)简能而任之:才能的人。
4)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5)则思正身以黜恶:邪恶的人。
6)居安思危:安宁的时候;危急的时候。
7)惧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8)将有作: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
4.使动用法
1)欲流之远者:使……流得远。
2)思国之安者:使……安定。
3)则思止以安人:使……安。
4)思虚心以纳下:使……谦虚。
5)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6)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7)宏兹九德 :使……光大。
(四)一词多义
1、居
1)居域中之大:担负
2)居安思危:处在……的情况中
2、长
1)臣闻求木之长者:生长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生长
3)塞远而流长也:与“短”反义
3、固(多时为虚词但此时为实词)
1)固其根本:使……牢固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4、善
1)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2)善始者实繁:好
5、下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必竭诚以待下:在下位的人
3)则思虚心以纳下:在下位的人
6、危
1)居安思危:危难的时候
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
7、诚
1)诚能见可欲:如果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8、能
1)诚能见可欲:能够
2)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词)
9、思
1)则思……(等句):考虑
2)总此十思:要思考的东西
二. 文言虚词
1、盖
1)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在殷忧
2、以
1)用、行:戒奢以俭
2)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
3)用:振之以威怒
4)用来: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三驱以为度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5)而: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因为: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7)连词,不翻译:则纵情以傲物
3、则
1)就:则纵情以傲物
2)那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则思……
4、之
1)主谓间: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2)同“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代百司之职役哉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3)代词:
a)代指“天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b)代指“臣民”: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c)代指“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
d)代指“善者”:择善而从之
三.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倒装句
1)则纵情以傲物:则以傲物纵情
2)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
3)振之以威怒:以威怒振之
4)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足以戒自
5)则思谦冲而自牧:则思谦冲而牧自
3.省略句
1)盖(陛下)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虽(陛下)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其)苟免(严刑)而不怀仁,(百姓)貌恭而心不服。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之力量也)。
4)(水)载舟(水)覆舟,(斯)所宜深慎。
5)诚(陛下)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6)(陛下)垂拱而治。
7)(陛下)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4.被动句
1)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2)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 难句翻译
1.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臣即使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像陛下您这种)明智的人呢!
2.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3.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但)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4.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译:因为(陛下)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
5.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即使(陛下)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用神威吓唬《“振”通“震,威吓”》他们,最终(人民)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陛下)的仁慈。
6.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7.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使自己的心谦虚下来并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译: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无事烦扰,(您)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乐趣,享有神仙的长寿,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教化。
二、通假字
振:通“震”,威吓。振之以威怒
三、古今异义
根本:树根。必固其根本 行路:路人。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四、词类活用
固:使动用法,使……稳固。必固其根本 大:形容词作名词。居域中之大 安、危:形容词作名词。不念居安思危
正:使动用法,使……正。则思正身以黜恶 安:使动用法。则思知止以安人 乐:意动用法。乐盘游
恶:形容词作名词。下:名词作动词。劳、苦:使动用法。宏:使动用法。使……光大。五、一词多义 而:
表转折。盖:
副词,大概,表不肯定的语气。以:
用,行。
则思正身以黜恶 则思江海下百川 何必劳神苦思 宏兹九德 塞源而欲流长也
戒奢以俭
终苟免而不怀仁
表修饰。则纵情以傲物
六、特殊句式
介词短语后置: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无标志判断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七、重点实词
浚:疏通、深挖。长:生长。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当:主持,掌握。以:用、行。域中:天地间。凡百:所有的。景:大。克:能够。傲物:看不起别人。
必浚其泉源 欲求木之长者 而况于明哲乎 当神器之重 戒奢以俭 居域中之大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克终者盖寡 则纵情以傲物
董:监督。虽董之以严刑 苟:苟且。终苟免而不怀仁 作:建造,兴建。将有作 冲:虚。牧:养。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三驱:网三面,留一面。敬:慎。虑:担心。壅蔽:堵塞、蒙蔽。黜:排斥。简:选拔。
八、重点虚词
下:最,表程度。虽:虽然。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惟:位于句中表肯定的语气。
则思谦冲而自牧 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 则思正身以黜恶 简能而任之 臣虽下愚 虽董之以严刑 臣闻求木之长者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殷:深。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学习目的】一、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二、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以”、“哉”......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谏太宗十思疏》(上)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谏太宗十思疏 一 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浚.﹙﹚源 塞.﹙﹚源 求木之长.﹙﹚ 壅.﹙﹚蔽 谬.﹙﹚赏 黜.﹙﹚恶.﹙﹚ 载.﹙﹚舟 二 找出通假字 并解释1振之以威怒﹙ ﹚ 三 解释加线词谏太宗十思疏﹙ ﹚ 承天景命﹙ ﹚克终者盖寡﹙ ﹚ 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写作背景。2、解题。3、朗读全文,重点学习课文第一小节并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黑板上书一个“谏”字)上课之前,我......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马君诗我说课的题目是《谏太宗十思疏》,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