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厂管理纲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模具厂管理规划”。
模具厂管理
一、模具管理经常出的问题:
1、做好的计划几乎都完不成,每天都要改计划,有时的计划已经放宽很多时间,到时还是出不来,客人一追就组织加班加点,打疲劳战;
2、出错层出不穷,不是设计出问题,就是工人报废或钳工做错,甚至外加工都出错,越急越出错,领导整天疲于补错,根本没时间去管别的事;
3、很多模具多次试模问题就像牛皮癣一样始终无法解决,客人投诉,老板埋怨;
4、员工刚进来时基本什么都不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能够做一些事了就提出辞工,导致无人工作,平时也不敢批评,生怕人员流失;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一下看法:
1、一培:加强员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技术培训;管理技巧培训;各项规章制度培训等等;
(2)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让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上岗,培训要有系统和计划,要有培训目标结果,每次
培训完后要组织考试,检查培训效果,在考试不合格的还要进行再培训,直至合格,实在不行的只好换岗位。
(3)要向员工讲解他所在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需要做些什么培训,以达到什么效果,这样让员工学有
所专、有目标。有些工作流程要反复学,一些规范要学完后在实际中跟踪是否得以应用。我们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工厂,有很多习惯一时改不过来,这样要强化训练,将其不良习惯改过来。
(4)相关规章制度、流程、规范可以制成看板,贴在车间里,方便员工查看,每个中、基层领导要对看
板非常熟悉,可以每天开班会时组织大家学习,并负责讲解。
2、二化:规范化、标准化
(1)规范化——对模具厂的所有工作要有规范、流程。规范员工的每一个细小动作,每个工种要有“操
作规程”“作业流程”。操作规程是工人开机、停机、保养的操作过程。“作业流程”是工人在加工零件时的动作流程,例如:先装工件还是先装电极,装夹工件是先压哪个螺丝,后压哪个螺丝,必须细化到这个程度,设计也是同样:结构图必须先画哪个部位?2D标数必须先标注那里?工艺必须先编哪个零件?必须把所有的工作规范出来,以致新来的员工一看基本上就知道怎么做,深圳很多模具厂专门设一个部门做这个工作。
(2)规范有:各种机床操作规程、现场工件摆放规程、行车操作规程、电脑使用规程、工具箱内整理规
程等等,钳工安全规程、刀具使用规程、吊装附件使用保管规程、工作台整理规程等等。有的模具厂专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归到这类,如:交接班制度、开会制度、汇报制度、请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等;
(3)规范在编制时要图文并茂,不要千篇1律的文字,叫员工不愿看,相关的规范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贴在相关的地点,并在文控中心备案。
(4)流程是指流程图,在模具厂有很多较复杂的工作都没有流程图,如:钳工组装模具、设计、评审、工件加工等等,我们必须把复杂的工作细化出流程进行分解,使每个工作都有规律的进行,这样使员工容易掌握,容易记住,简化操作的难度,这样更好的保证质量和进度;
(5)标准化:我们现有一些设计标准、品质标准,但是我们客户比较复杂,导致各国标准也较多,很多
标准没有进行一些系统规划,有些标准编制出来没有经过大家仔细讨论出现标准错误,有的文章条理表述能力很差,使人很难看懂,有的很细,设计人员一时很难记住所有标准的所有细节。例如:有的设计人员前三天设计加拿大模具,使用“加拿大标准”,在三天的设计中刚刚比较顺利融入到标准中,结果又要转到德国模具,又开始熟悉“德国标准”,这样一些设计标准又要重新熟悉,就是较有经验的设计工程师有时也不一定能很快的转化过来,导致错误增加。我们要将所有标准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制定一些简单易查的表格,简化复杂的各国标准。
(6)我们还缺少很多标准,例如:“制造标准”这里面牵涉到:配模的标准、抛光标准、配滑块标准、配顶针标准、工艺标准、工时标准等等。
(7)有的标准已经制定出来几年都没有改动,很多已经不合适使用了,但是从来没有修订过,致使员工
在使用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们要制定出各项标准和规范的修订制度,多长时间修订?修订组织
人是哪个人?
3、三计:厂长计划、设计计划、制造计划
(1)我们的负责人由于每次做出的计划跟不上变化快,索性不做自己的计划,只采纳下属的计划,使自
己处于一种很被动的局面,每次生产讨论会只能听下属汇报,没有主动全面的观察、调动全局工作,导致很多工作出现遗漏,直到上司或客户来追查才发现有的工作没做。有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管辖部门的生产力有多大,没有起到一个协调调度的作用,导致一些工种、环节出现瓶颈现象,也不知该怎样去处理和分流。自己做计划就是要你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全局情况,正确的去调度各方面的资源,以达到完成任务的效果。
(2)计划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我们做完了计划后要经常检讨计划完成情况,但是我们有的领导做完计划
后从来不进行监督、跟踪。我们经常要检讨我们计划完不成的原因:是人为的原因?是设备不够的原因?是订单太拥挤的原因?用鱼骨分析法找出问题所在,然后进行改进,再执行,我们学习一下PDCA循环管理,必须用PDCA才能解决计划跟不上变化的问题。
(3)所有计划中是大计划套小计划,厂长的计划目标来自销售部,主管计划的目标来自厂长的计划,下
属继续分解主管的计划目标。领导人要有自己的计划目标,再审核、跟踪下属的计划目标,帮助下属分析、处理计划完成中的各项问题,制定解决、纠正方案,再循环执行,使生产计划得以实施。
(4)模具厂的统计工作必须开始实施量化管理,每天报表中必须要有:计划完成率、合格率、开机率等
等。
4、四审:产品评审、结构评审、工艺评审、修模评审:
(1)我们现在的评审一没有流程和规范,二没有人员跟踪,无论什么图一拿到评审就由参加评审人随意
看,设计者自己随意谈,应该有个规范流程,先审什么部位,再审什么部位,这样可以提高评审效率和质量,重要的要建立互检机制。
(2)评审记录一定要详细记录,会后设计主管要审核评审记录,有些具体修改措施要仔细斟酌,落实实
施人和实施时间,拷贝几份,留档、主管、设计人或执行人各一份,主管还要跟踪实施情况。
(3)我们现场评审必须到会者人人发言,不能有的说有的不说,主要说的都是些领导,这样不利于发挥
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一般来讲厂长和主管必须是最后总结的,发现有不开口的人领导要点名指定发言,评审会上要特别关注反方的意见,不能够打压反对人的意见,对反方意见要做出相应措施和改进,鼓励大家提出反对意见。
(4)在评审前工程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图纸、检验报告、样件、评审表,并且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在评审过程中尽量不要受外界干扰,手机最好关闭,门口挂上“评审中勿打扰”,在评审过程中领导要关注主持情况,废话太多、跑题、无意义的争执要制止,控制好时间。
5、五自检:结构自验、3D自检、2D自检、工艺自检、钳工自检;
(1)自检表也要按流程写,每个部位、每个零件、每道工序逐步进行自检,这样可以提高自检的效率
和质量,不至于遗漏和盲目。
(2)自检表中的字迹填写要清晰,不要别人都不认识写的什么字,检出的问题要如实填写上,还要注
明是否改进,这样可以让互检的人有的放矢,直接检查这里,自检表要拷贝几份,留一份存档。
(3)自检表内容要不断更新,添加新的内容,删去不需要的内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遗漏的问题都可
以补加上去,不要一表终身,(4)设计主管要审核设计自检表,如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检到的自检表要特别关注,发回去重检或自
己帮助检查,主管审核完后要签字。钳工自检表要经QA、项目工程师签字,才能发模具去试模。
三、对各级领导的要求:
1、各级领导每天要实行走动式管理,不能只坐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座位上,要走到下面看一看下属的工
作:做的决议是否在执行?员工是否是按规范在做?
2、要求你的下属(包括班组长)每月要有总结报告给你:
(1)本月达标情况;
(2)本月所作改善工作(进步点);
(3)本月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5)下月工作计划及目标;
(6)对公司或部门的建议;3、4、5、每次召开会议要做到:会而必议、议而必决、决而必行、行而必果,不能开空头会,会上夸夸其谈,会下无人跟踪,这个必须从厂长做起,不能满足开会讨论过就可以了,必须了解下属的执行情况。做好“三抓”“四按”: 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抓规范; 按制度管人、按规范做事、按流程运作; 大家要知道:执行是最重要的!!
好思路+不行动=0
布置工作+不监督检查=0
有制度+不执行=0
XX模具厂管理实施方案1、目标:1.1、产能目标——XX套/月以上(建材模具XXX套、工业材模具XXX套);1.2、质量目标——新品种建材模具的第一次上机试模合格率90%以上,旧品种新模试模......
第一节 绩效管理系统设计、运行、开发第一单元纯净管理程序的设计一、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管理制度设计、管理程序设计二、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分为五段阶段,包括:准......
一、“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所谓“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就是说公司重大的问题都是由集团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模式建立在某集约化、紧密化管理方式基础之上,是某实施......
模具厂工作计划经过几天的观察和熟悉,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有个初步的了解。我觉得要做星震宇品牌,首先要做模具品牌,一流的模具才可以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模具厂现在刚在......
益铭模具厂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搞好加工厂管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塑造良好的品质信誉及过硬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厂的模具制造质量和现场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规范员工行为,特制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