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易名家协会弘扬传统文化:“汉未央”:让传统文化回归市民生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统文化易经”。
“汉未央”:让传统文化回归市民生活
走进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310室,复古气息扑面而来:红色的大鼓,古铜色的编钟,让人似乎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岁月。身着汉服的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晓英双手从后向前起势,右手在前、左手向后向记者作揖礼,随后,她提起汉服,双膝跪在地毯上,双手从后往前展开,“坐”了下来。“不好意思,我们这没有椅子、凳子,可能很多人不太适应,但这就是汉民族传统的‘坐’法。”在不到30厘米高的红木桌边,晓英开始讲述汉未央的发展历程。
“着汉服”曾遭人误解
谈及“汉未央”的由来,晓英说:“央,中央之意。未央,未到中央,引申为未半、未尽、未完成。汉,指汉民族。汉未央,即指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方兴未艾,薪火相承,永生不灭。”不过,她明确表示,这并不代表汉未央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
汉未央的创始人是晓英的丈夫姚渊。2005年,部分青年身着汉服走上街头,当时的舆论说他们“炒作”、“穿和服”、“不是中国人”,这些误解深深刺痛了姚渊。他于2006年在校园创立了汉未央汉服社团,并成立盈利性的文化传播公司,大力推广汉民族服饰文化。但汉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成熟市场,没有消费群体,而且姚渊自身的经验和实力也不足。不到两年,汉未央第一次产业化探索基本失败。
接下来的几年,汉未央以草根社会组织的形式存在,坚持进行各类文化公益活动。“当时的生存环境非常艰苦。”晓英说,“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我们遇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借上海世博会之机,汉未央作为上海民间青年自组织群体的代表之一走上世博会的表演舞台。
文化公益成汉未央招牌
2011年汉未央在石门二路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组织——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目前是上海唯一一家正式注册的汉文化推广组织。就在这一年,汉未央拥有了第一个稳定的办公场所,拥有了第一位稳定的全职人员,在主流化、正规化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汉未央从未放弃民间组织的公益性。
近年来,汉未央举行了大量面向青年、社区居民的免费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一直开展的君子淑女养成课程,主要面向静安区楼宇青年,至今已有百余名楼宇白领报名参加课程,并举行了隆重的开班典礼。在课程内容上,开设汉礼、汉乐、汉妆、女红、茶艺、射艺等课程,给学员以综合性、体验性的汉文化熏陶,对于达到学分要求顺利毕业的学员,为其举行冠笄礼。
“汉未央的文化项目对社区范畴内各类人群都能实现有效覆盖。有助于社区文化建设出形象、出特色,有助于社区居民体验传统岁时节日,有助于楼宇青年学习君子淑女课程,有助于学校文化教育树品牌,有助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总之,在社区层面,汉未央的工作重心完全下沉,服务对象不断清晰,结合点很多,可以深度介入社区文化建设,实现全融入、全辐射、全覆盖。”晓英说。
传统文化复兴急不得
未来,汉未央将继续以项目为切入点,努力构建汉未央社区服务模式,设计出更贴切的社区文化服务项目。在“人文社区、文化楼宇、和谐邻里、礼乐人生”的社区服务方针下,汉未央与精神文明办合作,结合上海城市精神和静安价值取向,从“礼”的德性追求和行为要求入手,提出“知行合一,礼在身边”的项目概念,设计一整套项目落地的路径和方式,做到“礼入楼宇,礼入社区”,推动形成崇礼尊礼的社会气候,以汉礼的传统资源参与社会文明公德和公序良俗的构建。
晓英表示,传统文化要在创新中复兴。“不是让大家回到古代,而是让传统文化回归市民生活。这个过程是煲汤而非炒菜,急不得。”她说。因此,鼓励更多青年志愿者的加入,也成为汉未央规划之中的重点。
目前,汉未央论坛注册会员已超7万人,会员以白领和大学生为主,有较强的传统文化自觉,有较强的文化责任意识。未来,汉未央将探索高校社团共建模式。他们计划,在对象上,探索与汉未央已有一定纽带的社团——如上师大汉服社、海事大学汉服社等开展试点性的整合。在方式上,探索建立一套双赢共建机制,即汉未央作适度的资源输出和管理输出,引领、指导高校社团;高校社团也要做有效的人员输出,每年提供一定数量、较高质量的青年志愿者补充汉未央团队。“这是一种设想,汉未央与高校社团的关系范式、共赢模式、规则定式,都需要在实践中寻找科学、合理的平衡点。”晓英说。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文化生活12月24日下午,我校30名由各班选派出来的书法选手们集聚在礼堂进行紧张的硬笔、毛笔书法比赛,此次的书法比赛散发出弘扬传统文化的气息。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弟子规》,创建幸福美满人生宁强县荣程中学教师-------马小方一.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纵观当今世界,灾难频发,人心浮躁,道德沦丧,矛盾与冲突不断,人类苦......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征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征文中华民族地大物......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池北区第二初级中学 九年一班 孙艺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基。儒学——崇高情怀“富与贵,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