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厦门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厦门市产业发展”。
为了加快厦门工程机械产业发展,2009年厦门市科技局启动了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工作,邀请厦门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 理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编制完成了《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技术路线图》。第十五届台交会开幕在即,为加快厦门机械产业发展,推动两岸产业交 流合作,市科技局特别对《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技术路线图》进行解读。
《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产业路线图)按照“技术——产品——产业”的关系,在研究国内外及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现状、市场和技术发 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厦门工程机械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通过分析行业核心技术与技术瓶颈,确定研发任务,绘制出产业技术路线 图。研究中更是首创性地引入了专利分析,以便更为科学地预测技术发展趋势。
全面分析 厦门工程机械大有可为
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以及在基础设施、城市化建设等强大内需的推动下,我国工程机械规模不断扩张,龙头企业发展迅猛,产业产值未来5年占全球工程机 械市场份额将增长到10-15%。2008年中国工程机械增长了24.74%,2009年增长13.8%,2010年工程机械业更可用“火爆”来形容,多 个主要产品的销量远远超出预期。
工程机械作为厦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已经具有良好的产业环境,形成了以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林德叉车为龙头、厦门市装载机有限公司等中小型 企业为侧翼的整机制造基地,周边产品配套环境较为良好,并通过厦门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国家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建立了良好的产品研发和试验条件,具备了形成区域 行业龙头产业的基础条件。
较之柳州、徐州、山东、上海、长沙等几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厦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在产业规模、配套成本上虽不具独特优势,但厦门拥有优美的人居环境、便捷 的港口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均有利于吸引高素质技术人才,建立技术研发基地,逐步形成产业技术竞争优势。制定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技术路线图,就是要为企 业和政府在区域产业竞争中明确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厦门工程机械产业。
专利分析 研判技术发展四趋势
《产业路线图》从工程机械整机系统和核心部件的角度,根据TRIZ理论中技术进化论的八大法则,在技术成熟度预测的基础上探讨工程机械产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并分析判断阻碍发展的主要技术壁垒以及技术壁垒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寻求创新途径。
随着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大致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功能不断提升。工程机械整机及子系统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化控制,完善计算机辅助驾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故障诊断系统;未 来的工程机械更加注重网络通信、协同工作的能力,如通过GPS和无线通信技术CDMA、GPRS、GSM等使机载电子控制系统与地面基站实现网络化,协同 控制路线导航、多个车辆之间的控制调度,实现工程机械群作业统一管理。(2)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和产品舒适性。采用吸声材料、噪声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机器噪声,充分考虑人的生理需求,活动空间、仪表位置、操作手柄和踏板、座椅、能见度、防噪和隔振、温度、安全措施等更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以使司机高效工作。
(3)安全性更高。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采用视觉传感器对车辆周围一定区域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发出控制指令,并能根据信息提前控制车辆的加速、减速、刹车等,实现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
(4)更加节能环保。通过不断改进电喷装置,进一步降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量;研制无污染、经济型、环保型的动力装置,采用新能源动力,如甲醇、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采用能量循环系统,降低能耗。系统分析 确定六项技术和四条对策
《产业路线图》在市场分析、SWOT分析、产品毛利率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厦门市未来工程机械主流产品有大型、智能化装载机,静液压驱动装载机;挖掘机;电动叉车;路面机械;旋挖钻机;港口机械;海洋工程机械等。针对厦门市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确定鼓励发展的六项技术是:大型结构件设计与制造技术、复杂结构件焊接变形与残余应力分析及消除技术、先进材料的制造与应用技术、液压与智能化控制技术、产品及零部件设计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同时,《产业路线图》提出了四条促进技术革新的对策:
1、继续加强产品及零部件设计技术,加快工程机械领域的新技术应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可靠性,完善产业链,加强工程机械领域的研究型实验平台建设等,是厦门工程机械行业的迫切任务。
2、加快集成新技术应用,特别是基于计算机的作业监测、过载保护和智能化控制等技术,开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大装载机机电液控制研究投入;激光加工技术(包括激光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应该提高。
3、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建设关键零部件(发动机、液压件、控制、诊断元件)的高水平共用研发和试验平台。
4、打造创新平台,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对工程机械的共性和特性技术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实验研究,从现行的重单机、重模仿,到注重原因、机理的研究和成套设备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瓶颈问题。前瞻定位 确定八大任务和六大专项
《产业路线图》针对厦门现状及未来发展定位,提出了八大研发任务:(1)大型、微小型工程机械。包括大型挖掘机及变型产品(≥40吨)、大型装载机(≥8吨)、旋挖钻机、集装箱正面吊(≥45吨)、堆垛机(≥7层)、混凝土泵车(≥46米)等。
(2)清洁动力装置及其关键技术。包括重型工程机械配套用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电控柴油机及特种清洁动力装置、柴油机与工程机械总体匹配等。(3)智能控制换挡变速器与驱动桥。包括变速器载荷谱、变速器系列开发、电液控制操纵阀、动力换挡半自动和自动控制系统、湿式制动驱动桥(功率≥130KW)等。
(4)节能高效液压元件及系统。包括高压高速油缸(压力≥32MPa)、高压大流量电液比例控制系统、高压大排量液压泵、静压驱动技术等。
(5)智能控制器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多传感器与CAN总线控制技术、电子控制、位置诱导与识别、作业智能控制技术等。
(6)产品人性化设计。包括驾驶室视野优良、舒适,控制和操纵开关布置更加人性化。产品易维修,具备自诊断技术。
(7)再制造工程。包括产品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和再循环利用性。(8)大型复杂结构件的设计与制造。对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进行设计、仿真与优化,实现复杂结构焊接变形控制与残余应力分析与消除,开展高强度钢焊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
六大专项是:(1)工程机械研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十个试验室、六个专业研究所、一个军转民用基地共十六个研发单元;(2)10吨以上大型装载机/40吨 以上大型挖掘机。开发10吨以上大型装载机、40吨以上挖掘机,实现替代进口,完善厦门工程机械产品线;(3)6吨以上大型装载机湿式制动驱动桥及电控变 速箱。研究内容包括6吨以上湿式制动驱动桥和电控变速箱的结构创新设计、分析仿真和优化、试验测试以及批量制造等关键技术;(4)旋挖钻机开发。从 XGR250型旋挖钻机(功率246千瓦,最大钻孔直径2.5米,最大钻孔深度67米)着手,开发系列旋挖钻机,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5)静液压传动与 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中小型静液压驱动装载机开发和产业化;(6)高压油缸/柱塞泵/马达研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研发挖掘机高压油缸、柱塞泵和马达 的关键技术,建设高压油缸生产线,形成3000台套/年的高压油缸生产能力。此外,提出了六类39个优先项目,分别是:整机产品10个项目、整机技术6个项目、零部件关键技术7个项目、制造技术4个项目、节能降耗技术6个项目、支撑技术6个项目,每个项目设定优先级别和预计实现时间。
厦工机械。(本报记者 梁伟 摄)
任务艰巨 六条保障措施助力产业腾飞
打造创新平台,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对工程机械的共性和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从现行的重单机、重模仿转变到注重原因、机理的研究和成套设备的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瓶颈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产业的技术问题,需要开展多项目的并行开发,这有赖于政策的支持、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的通力参与。为此,《产业路线图》提出六条保障措施:(1)加大对工程机械产业的投入,优化产业创新条件和环境;(2)提升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3)优化产业结构,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4)加大产业链关键零部件项目招商和技术引进;(5)组建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强化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平台与创新机制;(6)加快 和深化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发展新郑旅游产业近年来,在省、郑州市、新郑市三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新郑以黄帝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了民......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市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快我市林业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林政管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职能,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资源,根据《中华......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以其低投入、高回报的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而随着我......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传承中创新,挖掘中发展,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培......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统领,以产业化建设为主导,以龙头企业发展为依托,发挥环境优势,凭借现有良好基础,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具有长白山特色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