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_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5:45: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8090论文网http://lwxiezuo.com

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我国的德育教育以单一的灌输为主,效果差,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本文介绍了德育渗透教学的特点、实施途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探讨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渗透、教学、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高校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何在实际德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教学模式,在把握大学生道德思想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德育的渗透作用,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德育渗透教学理论概述

1、德育渗透教学定义

德育渗透相关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N·V·奥渥勒在1970年提出“隐性德育”,90年代初传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对渗透教育进行定义并进行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对德育渗透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如余潮青、孙伟等从德育渗透载体角度进行定义;张云贵等从教育方法上进行界定;张国平、夏志斌等从德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定义【1】,在众多的定义中,都强调教育者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受教育者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德育渗透教育又称为隐性教育、暗示性教育,强调的是在德育教育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也就说德育教育要把德育与学校实际生活的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2、德育渗透思想的发展过程

西方德育教育中很早就应用德育的渗透作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最早始于古希腊时期, 哲学家苏格拉底就采用探讨方法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他的思想对后来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的众多德育理论中都体现了德育渗透教学,比较有影响的有20世纪美国教育家

8090论文网http://lwxiezuo.com

杜威提出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在他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和《学校与社会》著作中阐述“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观点,反对德育教育中的单纯的灌输,以“社会生活为主”界定了德育内容,通过学校生活及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学生实施“间接的道德教育”;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柯尔伯格提出的认知发展德育理论,认为道德认知也遵循循序发展的过程,提出有效的学校德育教学方法,促进了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变;杜拉和米切尔提出的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学习影响作用,提出了榜样的示范对学生品德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2】。这些研究结果在西方高等德育教育中广泛应用,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德育都以渗透教育方式为主,施行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教育,通过校园生活中德育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讲座、实践活动和文体等活动,完成德育知识的获取,使渗透德育的作用最大化。

我国对德育的渗透思想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传授文化知识之中;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朱熹将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授学生知识,又教他们的行为规范。在中国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著作中无不体现德育的渗透思想,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灌输乐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孟母三迁”等等都是我国德育的渗透思想的经典名句。

3、德育渗透教学特点和实施途径

1.3.1德育渗透教学特点

德育渗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显性教育的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在教育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的目的性

德育渗透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具有导向性。德育渗透教学不论采用什么途径,对教育者而言是一种有计划、有准备、有目的的德育行为,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教育。

2)教学的非强制性

德育渗透教学强调的是在教育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到达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的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师预先设计的德育教育情景中,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强制性。

3)借助载体

德育渗透教学必须依托载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施,没有载体,渗透教育就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德育渗透教学不是简单的说教,是借助于载体将所要传授的德育内容与之融合,通过不同的途径潜移默化的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1.3.2德育渗透教学特点和实施途径

德育渗透教学实施途径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可以通过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二是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学术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服务;三是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影视作品欣赏等等途径进行德育渗透教学。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思想现状分析

我国现在当代的大学生是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90%都是独生子女,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从小接受中国转型期的各种思想影响,在家备受长辈的溺爱,使这些孩子异常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依赖心强,由于缺少和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历,表现自私自利,对同学表现淡漠,彼此之间猜忌不信任等等,在大学生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迷茫

由于这些学生从小接受中国转型期的各种思想影响,他们关注的是社会现实问题,特别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的问题,如就业、福利、腐败、贫富差距等等。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打破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空前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基础差,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难免要出错,加之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社会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这些大学生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辩证的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盲目崇拜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福利主义”,认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实行高福利、高消费、高工资的“三高“政策及完美

无瑕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忽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本质认识,动摇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出现了理想信念迷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基本内容认识不清,部分学生还存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表现“逃课”、学习目的不明确、通宵上网、看电影、玩游戏等。

2、价值取向扭曲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从小养成的享受和攀比心理,他们价值取向发生扭曲,自我意识膨胀、功利主义显现,人格意识发生改变

【3】,西方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融入了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中,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复杂多变的价值观念,学生把追求“实惠”作为最终目的,为满足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只学习对毕业后找工作有利的课程,比如计算机、英语等,严重影响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社会责任感缺乏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关系到个人的理想信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部分大学生漠视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4】, “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毕业后找一个舒适、称心的工作”;漠视他人利益,不关心他人,对集体意识淡漠,对学校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表现冷漠,缺乏对国家对民族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不让座,遇到抢劫偷盗行为视而不见等等屡见不鲜,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造成了学生诚信缺失,考试作弊、助学贷款不归还等现象屡禁不绝。

三、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

德育渗透教学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类,不同的实施途径其内容不同、方法不同,在对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相同,在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也具不同的侧重点,下面分别讨论:

1、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德育渗透重要性

这种德育渗透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教师通过不同学科如语文、历史、体育、英语、自然及专业课程等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把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欣赏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不同的学科,德育目标的实施不完全相同,如语文通过经典的文学作品的讲授,可以对学生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并对其进行熏陶和熔炼,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历史课教学通过对世界及我国历史事件的讲述,让学生清楚的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让他们充分认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事实,通过对民族先贤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让学生作为中国公民感到骄傲和自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典型的历史事件分析,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到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顽强、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等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教育和美育教教;数学课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外来优秀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文明和国际范围的公德教育,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具有爱心、责任心的良好品德,同时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抛弃糟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现代信息技术课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的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刺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志品格形成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将根据内容将一定的德育目标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德育的教育,充分发挥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性【5】。

2、课外活动德育渗透重要性

除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外可以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学术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如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烈士陵园、科学馆等对学生进行耳熏目染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强烈的革命使命感、树立远大的抱负、为科学发展、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参加到敬老院、爱心组织及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的良好品德,充分体会和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党团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了解党的发展和最近的国家的发展规划,培养学生的马克思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通过开设性与两性关系教育、毒品与艾滋病教育,情感健

康教育等学术专题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独立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总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加社会责任感,进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

3、和谐的环境的德育渗透重要性

“和谐和发展”是当今的社会的主旋律,营造和谐的环境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影响学生的德育形成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是需要多方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大学生而言,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大学文化,本着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培育大学精神,让学生置于这种文化氛围内,不知不觉的被“同化”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广泛有益的兴趣爱好,追求高雅文化,有利于良好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大学的文化,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庆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荣誉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树立今天我为在这个学校读书而骄傲,明天学校因我而自豪的热爱学校的精神,在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使学生寓教于乐,其德育的熏陶感染作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除此以外,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影视作品欣赏等等途径进行德育渗透教学,让学生通过这些现代的传播媒介,发扬我国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道德风尚风尚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参考文献:

[1] 赵洪 关于德育渗透研究的概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1);56-60

[2] 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 组编.比较德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 周昌艳贵州高校大学生德育状况及分析[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2:72-73

[4] 邓文娟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及对策[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0.4.78-79

[5]邓艳君论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大学教育.2004.3:57-59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23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安定区东关小学 李常军在我17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始终探索学科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弄清德育渗透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的能力、培养德智......

论l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黄山三中焦玉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专题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申易能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9年首次组织了分析“课程设计”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于1989年召开了关于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伦理、价值、道德教育研......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

下载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