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所选的社会科学论文_高考议论文段落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5:44: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考所选的社会科学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议论文段落分析”。

高考所选的社会科学论文,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不仅有着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信息量大,学术性强,这自然会给高中生的阅读带来一些困难,但只要掌握了这类文章的解题技巧,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读懂、读通这类文章就不会有困难的。

1、掌握其解题的基本思路 筛选 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这是社科文的基本思路和步骤,高考社科文阅读复习应该围绕它来组织。

筛选

这是解答社科文阅读试题的基础,许多不以筛选为检测目标的试题却少不了筛选这一步。

摘要

筛选出原文材料后,要把筛选出来的材料来个“材料加工”,根据试题的要求,认真分析思考,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紧缩摘引,或添加补全,然后将提取出的信息点组合成答案。

表述

简单的阅读题“摘要”就可完成,复杂的阅读题不仅要求筛选原文、提取要点,而且要求以原文为素材,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可以说,表述是对原文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提炼。近年来高考社科类阅读命题有进一步加大表述力度的趋势,而且形式多样。

2、掌握其解题的基本方法 ⑴调整心态,冷静答题。摘要

表述,即对原文分层地筛选,然后摘引其中要点,最后表述成符要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信心和恒心。现代文阅读分值一般都比高,每分都志在必得。

⑵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试卷选文,提供了不可忽略的有效信息,比如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都要仔细阅读,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中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的大概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⑶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现代文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的思路。⑷“靠船下篙”,摘取原文。

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选择,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篇文章,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⑸先拟草稿,写全写顺。

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踩点”给分,二是文通字顺。简答题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因此提高答题质量的唯一有效办法是养成先拟草稿而后反复修改的习惯。

高考社科文阅读训练题五则

般情况下科技说明文选择题错误项的编制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⑴无中生有

是指选择题中的错误选项往往依据分辨能力不强的部分考生的思路,故意加紧了些原文中没有的内容,以迷惑考生。其特点是选项内容比原文内容“多”了。如1995年科技文第1题B项。B项的表述是: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而原文的表达为:对北半球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原文中没有涉及到“分片”,“分片”一词就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再如1997年科技文第4题B项。B项的表述是:美国某些科学家对肠神经的位置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见解。检索原文可知,原文“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形线路。”一句,只说明了位置,而没有说明“功能”。“功能”一词就是拟题人故意插入以迷惑考生的。

⑵歪曲文意

是指错误选项往往依照理解能力不强的考生的理解方式,故意编造一些曲解文意的内容以迷惑考生的方式,其特点是选项的内容“变”了。如1998年3题D项就是。该项的表述是: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而原文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是: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以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选项的表述是显然曲解了原文内容。另外,像1996年的第3题D选项把“硫磺”、“酒精和水”等说成是制造纸浆的主要原料,1997年第1题C项说肠脑具有控制肠胃运转的独立功能等等,都是运用歪曲文意这种方式来编制的。

⑶改变性质

是指错误选项故意把事物的属性、时态等说错,或者把可能性说成必然性,把假设说成事实或者相反以迷惑干扰考生的方式。如1997年科技文第3题A项。该项说“应激素作用于肠脑引起肠神经系统化学物质的改变”。原文在第三自然段集中说明这个问题,基本的表述是“冲击胃脏发生痉挛”“影响血清素分泌量”“导致腹泻”“吞咽困难”“改变神经功能”“导致胃灼热”。原文的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物理变化”,A选项说成是“化学物质的改变”,是故意说错了性质。再如1995年科技文第4题“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从原文看,作者对其阐述的内容并没有作肯定的判断,而C项“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则是一个肯定判断,所以不适合作文章标题。又如1998年科技文第3题A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从原文的相关内容看,只是其中一部分品种得到推广种植。1997年科技文第3题“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理解正确的一项”,D项说“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题干中说“几乎能找到”,故不能说“所有的物质”。

(4)偷换概念

是指错误选项把文中的某个重要概念用另一个概念偷换,以此迷惑考生。如1998年科技文第1题B项“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其中“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就是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又如1999年科技文第1题B项“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这句话中,“更宽的范围”就属于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

(5)强加因果

是指错误选项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的,有的选项则把因果关系颠倒了。如1998年科技文第2题A项“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从原文看,“新害虫的出现”和“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同属于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危险,二者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卷科技文第3题D项“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阅读原文可知,东印度公司一度岌岌可危的原因是“经营不善”。又如1999年科技文第3题“不能作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的一项”,正确的答案是D项“在发现HP之前,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发现HP之前,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并不能证明发现了HP之后,HP就一定在动物冬眠中起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1999年科技文第2题B项“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而原文的表述是“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恰恰颠倒了事物的因果。

(6)弄错时态、模态。

时态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已经如此”,还是“将来如此”。模态是逻辑学上的一个概念,从这个角度设置选项时往往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如98年高考题C项“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的杂交之后的变种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这个选项的错误就在于“已经”二字,原文只是说“可能”如此。

了解了上述这些社科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就能够在应考和考试时有的放矢、应对自如;也就不会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如置身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我们相信通过一定数量的训练,考生一定会取得这一部分的理想和得分。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新科技革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社会科学论文,希......

社会科学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社会科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合集14篇)由网友“投奔荒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社会科学论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1: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高度现代化的发展下,风......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技巧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技巧写社会科学论文要明确其性质和特点。论说文不同于记叙文、应用文和文艺作品,而是以议论为主的文体。但是,在论说文中,社会科学论文又具有独特之处:它不同于......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技巧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技巧 论文的最后一步是精心写作。动笔写作前,应该通盘整理一下研究成果,对研究提纲进行调整和补充,进一步衍化为写作提纲,对全文的布局、观点的体系、分析的层......

下载高考所选的社会科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所选的社会科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