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_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5 17:51: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课程目标:在博比特看来,课程目标指的是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

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的,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成的内在要求。

4、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怎么样、个性展示得怎么样是相一致的。

5、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织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系列的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7、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的产物,它主张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教学现象与教学活动看做由各因子、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大系统,教师水平、学生状况、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都处在系统联系之中,并与外部的教学情境发生关系。

8、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形式,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简答题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

答:社会发展对人的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人的自身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两个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发展与要求的内在一致性。同时,由于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成分是学科知识。因此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对学生、社会及学科进行研究,并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贯彻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并通过教学各环节,如上课、作业、考试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以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影响学生

3、课程和教学管理的意义

答:

1、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建立稳定的课程与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2、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课程与教学的教学质量

4、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2、为了达到这些教育目标所能提供的教育经验是什么?

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被得以实现?

5、影响学校课程实施的因素?

答:

一、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是影响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重要因素,落后的教育观念可谓阻挡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认知根源。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程规划的实施。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去理解课程,然后将课程解释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意。

三、学校课程的领导:对课程规划提出“美好的愿景”并对变革参与者的情意与行为进行持续关注给予以合适“干预”。

四、学校政策:着重强调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政策,对学校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教学过程的动力

答:教学过程的动力就是从教学中产生的认识任务和实践任务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内部动力是教学过程的内部矛盾,是指学习者的兴趣、需要、爱好等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外部动力即教学的外部矛盾,指社会对学习者的要求和期望与学习者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7、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答:课程与教学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完成的。研究目的的确立,方法的抉择体现其研究的实践性特征。研究主体的形成,研究结果的表达体现其教师主体性的特征。

8、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答: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2、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减轻学生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加强情意教学,培养高尚情操

9、在课程与教学管理中,如何实现人本化管理

答:

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1、管理要依靠人,依靠学校师生员工;

2、管理中要尊重人;

3、管理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二.创新人本管理制度:给教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这样做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较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变革管理方式:强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人格,顺应环境,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人性化管理

10、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优越性:

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局限性:

1、学生的个性、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

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4、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

5、缺乏有效的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1、教学过程的性质和特点

答:

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从学生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的认知过程而且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

三、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值得哦学习的过程、是以个管理和服务的过程。

四、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双向和多边交流的过程。

12、怎样进行日常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改进和完善

答:

一、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素养

二、日常课程和教学改革中的“教育性”与“教学性”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教学性是教学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域,教育性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领域。而且教学具有教育性,也是实现教育的基本途径。

三、日常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重建”与“发展”问题:发展是对原有事物进行质和量的提升与扩充;重建是在对原有事物特质彻底否定的前提下创生新的质和量。重建和发展二者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前进的。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案例分析一、西方学者威廉斯在其《教师供求规划》一文中指出:“尽管有各种新奇的小装置用来改进教学效率,但我们却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依然是教育过......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3,(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4、1918......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A )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的出版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C ) C.......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历史发展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知识点:1、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2、教学工作被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各项工作均应围绕教学工作来进行。3、孔子的《学记》中提出“因材施......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