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与人”。
无论是根据中国环保部的官方数据还是美国大使馆发表的数据,这都是北京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
北京空气污染令世界吃惊,每个人都生活在“毒气”中
在最近一周,北京出现了一年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为“极重污染”或“危险”级别。有毒空气遮蔽了阳光,将能见度降至200米,并让北京2000万居民透不过气来。有的居民在呼吸后紧锁眉头;有的说空气中弥漫着烧轮胎、工业清洁剂和汽车尾气的味道;有的则抱怨空气中的污染物刺痛了眼睛。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的一家医院,整个周末,呼吸科都人满为患,即便这家医院去年将呼吸科的规模扩大了一倍。根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1月12日以来,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微克/立方米,西直门北交通污染监测点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详细] 研究证实“空气污染致死”,中国每年或“早死”35万至40万人
呼吸本身不能杀死人,但污染严重的空气有时可以。根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当时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形成的结论之一是:以PM10为指标衡量的空气污染,每年在中国导致35万至40万人“早死”。
2012年12月18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空气质量相对于2010年没有改善,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将达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人民币。
由于工业化迅速、依赖煤电、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以及漠视环保法律,空气污染成为中国的一个严重问题。
自身排放的有害物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这几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首要污染物。
机动车为北京和京津冀主要城市的最主要污染源,其中私家小汽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次为工业源,主要为冶金、窑炉、化工、制造和电子工业等;其三为热力发电场;其四为居民源,包括餐饮、建筑装修,等等。上述污染源的存在和排放,正是京津冀这次严重灰霾污染发生发展主观原因(内因),如果区域人为排放污染源不是如此强烈,天气过程再怎么变化也不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大气污染。
要从根源治理,哪怕是牵扯到经济发展、很痛的根源
事实上,在治理污染的历史上,东京也曾经大力提倡植树种草,甚至规定“每买一辆车就要种一棵树”。不过,在所有的治理方案中,这只是一条“比较次要”的规定。
日本政府的主要治理方法,是发展公共交通和地铁。王跃思注意到,在日本,人们上下班大多坚持地铁出行,只有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才会开车,这就大大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而在中国,汽车不仅使用率很高,尾气污染也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其中有燃油品质、发动机和尾气处理技术问题,也有加油站、汽车检测场和维修装饰等与机动车相关产业的管理问题。目前,中国市场上出售的燃油含硫量标准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几十倍,不饱和烃的含量也比其他国家高,这样的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更多的超细粒子(纳米级粒子),粒径小于400纳米的超细粒子人的肉眼看不见,但当这些超细粒子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后,颗粒物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等就会吸收水分、膨胀开来,形成散射阳光、危害人们健康的大气灰霾,其本质就是悬浮在大气中的PM2.5细粒子。
在王跃思看来,这才是中国城市中PM2.5问题的“最根本的问题”。而在现有的控制策略中,雄心勃勃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将此列为治理方案的重点。
“我们的政府部门不要总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要考虑从根源上进行治理。”王跃思说,“也许这样的根源会让你很痛,会牵扯到经济发展,但也要坚持去做。”
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遭遇污染问题的国家,历史上,英国、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都曾经遭遇过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过,王跃思认为,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面临的局面要更加复杂。
当今中国的主要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甚至木柴和秸秆,这些复杂的原料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污染物,给治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也给污染治理带来了更多困难。“中国和其他国家治理PM2.5最大的差距,其实是经济发展历史的差距。”王跃思说。
更重要的是,王跃思觉得,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面对“民众质疑”,政府部门应该要采取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让本就不简单的环境治理工作变得可持续。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PM2.5的治理无法单凭一个地方政府的努力来完成,每个公民也都要出力。“区域联防联控不能仅是一句口号,政府部门也要为公众的积极行动提供良好的平台。”王跃思说,“不能把经济发展看得太重,也不能把公众水平估计得太低。” 地方政府间联防联控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比如,公众尽量减少开车出行,并要按时检验,当车辆尾气排放不合格时要主动维修,直到通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等等。
王秋霞的经历也验证了这一判断。在最近的几次PM2.5监测之后,一位网友在完成自己的报告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要少开几次车,多坐几次地铁……这是一个普通人为了整个城市的环境应当做的事情。”
人与环境(爱国卫生教育课)授课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刘主任社区单位和居民: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渴望地球美丽,家园绿色,天空 湛蓝,空气清新。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
白色污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这一问题始终困扰人们。为此,我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在城市、农村、公园、旅游区、河流、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
ZHCYY人与环境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一、马克思关于人......
人与环境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对于人类生存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还没有找到很好地协调人类生存与环境的矛盾的出路,使自然环境状况总体上......
第五章 人与环境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3.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