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灰烬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本站论坛”。
玫瑰的灰烬
——读《荆棘鸟》有感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题记
《荆棘鸟》 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梅卡洛于1977 年在美国出版的一部家世小说,它的问世引起了美国文坛的轰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读者,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美国《时代》杂志把它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之一,有读者评论道 “它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堪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比肩。” 小说故事以充满浓浓澳大利亚风情的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牧场主克利里的女儿美丽善良的梅吉与年富力强一心向往罗马教廷权利的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
沉默、压抑、无奈屈从于命运的母亲菲奥娜;外柔内刚,坚韧执着的女主人公梅吉;独立、叛逆而内心脆弱的女儿朱丝婷,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成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着小说开篇的叙述:“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三个女性对爱情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和自主的曲折心路历程使我们看到了女性爱情意识被唤醒后的一种美,她们的美是一种无畏,是一种沉静,是一种柔弱中却散发着无形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美,我们已深深地被她们的爱情自主意识所感染,因为她们以自己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这一种自尊,并最终从爱情中找回了自我,给自己做了一个定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女主人公梅吉。她是小说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只荆棘鸟,拉尔夫就是她那根最长最尖的荆棘。梅吉为了她那“绚丽的彩虹 ”执着地追求无怨无悔。她有着传统价值观念下女性应有的品质:柔弱、温顺、唯命是从,然而在追求爱情时却一反传统女性的消极被动,主动大胆。他有着当一个完美教士的理想, 因而他忠于职守,善于自我克制,尽力摒弃一个正常男子的欲念,打算终生侍奉上帝。可以说,在未见到梅吉之前,他献身教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也许就是那一晚,当身穿玫瑰灰色长裙的梅吉出现在舞会,就注定了梅吉与拉尔夫之间荆棘鸟与荆棘般的命运。
他几乎就是她所有的梦想,甚至生存的目的。拉尔夫英俊而优雅,父亲般的慈爱,兄长般地关怀梅吉,他带她参加集市,教她骑马,关心在意着她的任何一个不快和烦恼。于是这个男人在梅吉的心灵里撒下了爱的种子,她对拉尔夫的爱情,一天天随着她的成长,不可抗拒地发芽、开花。为了这爱情,梅吉用了她的一生来换取。如荆棘鸟般,从孩子时起,就开始了寻找荆棘树,也就是她对拉尔夫的爱情的旅程。然而她爱上的男人却把自己给了上帝,她永远无法得到这个男人,这于梅吉,是最尖、最锋利、扎进肉体最长的荆棘。但爱就是这样,梅吉无法不爱拉尔夫,她心中光辉灿烂而又遥远的太阳。如歌中所唱:“我无力抗拒,向你狂奔去”。
16年来,拉尔夫固执地以为梅吉永远只是她的玫瑰,他痛苦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姑娘不可逆转地长大,恼恨着她那不停发育的身体,惊恐地发现梅吉变成了
女人。在马特洛克岛,他终于意识到,他是一直爱着梅吉的,无论她是孩子还是女人。在那一刻,拉尔夫没能逃脱“男人”的命运。然而教士与人不能同时存在,“人性”与“神性”的矛盾是拉尔夫的宿命。梅吉的爱情在这个男人的自尊心、野心中开了花,他体会到了人性,从来不曾有过的幸福,或者说痛苦。
撒旦把主耶稣带到山顶上,用整个世界来诱惑他;而玛丽·卡森用一千三百万英镑诱惑了拉尔夫。拉尔夫狂笑着饮下了这杯甜蜜的毒酒,一千三百万英镑等于一个成为红衣大主教的机会,同时剥夺了原本属于帕迪的绝大部分,更是一种对忠贞爱情的背叛,天堂与地狱之间没有距离。
“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似乎贯穿着许多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为爱斯梅拉达而疯狂;《红字》中加尔文清教主义给丁梅斯迪尔柔弱而善良的心灵加上了沉重的枷锁;《荆棘鸟》中的拉尔夫以死亡的方式完成了寓言中的结局。在宗教的精神重轭下,他们的爱情充满了苦涩,布满了荆棘,上帝与爱人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而他们总在追求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这便是他们的悲剧人生,是宗教与爱情永恒冲突的最生动的诠释。
曾经听人把荆棘鸟和枯叶蝶作为对比。荆棘鸟,把所有的生命浓缩在最后的绝唱中,虽然短促却是倍加绚烂;枯叶蝶,把所有的生命铺垫在持久的宁静中,虽然单调却是岁月绵延。截然不同的选择,也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缩短了生命,只为了瞬间灿烂;一个,放弃了华丽,只为了延长生命。
大千世界就是这么奇特,一种生命所追求的,却恰恰是另一种生命所放弃的。然而,你又能说谁是谁非呢?你是愿意做一只追求最后绚丽的荆棘鸟,还是原因做一只追求永久淡泊的枯叶蝶?只是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罢了。而这本书,正是说明了前者存在的意义。即使付出生命,即使需要难以想象的代价,也要绚烂的终结,也要实现梦想的一切爱,与美好。
可以说,在冰冷教义的束缚下,追求人性的复苏,往往需要鲜血的祭奠。梅吉飘摇浮荡的一生中,寄托了整本书的灵魂——坚定、执着、不顾一切,即使痛也要爱着,即使受伤也要孤独地走下去。梅吉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她也是什么都得到了。像荆棘鸟一样,一旦走上了那难以想象的艰难而痛苦的道路,她从没有后悔,她也无从后悔。荆棘鸟始终都是遵循着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痛得愈深,也就爱得愈沉。那使世界都在屏息聆听的生命绝唱,同样也因鲜血的祭奠而生如夏花般绚烂。
玫瑰的灰烬——读《荆棘鸟》有感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题记《荆棘鸟》 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梅卡洛于1977 年在美国出版的一部家世小说,它的问世引起了美国文......
灰烬散文诗人很豪放的说:想温一壶月光下酒。可是任凭人们再怎么想,都无法思索究竟要用甚么方法,才可能将千万光年以外的月光,用来装载于狭窄的锅具中温酒?也许诗人的豪情壮志,本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灰烬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残存的灰烬作文一直地,我有种卑谦的习性,就是把自己无端性地桎梏起来。枷锁,炼狱,火海刀山的日子。然后在每个灰黑色的,阴冷异凡的晚夜,与夜的性灵浸没一体。十七岁,十七辆驶向岁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读《安琪拉的灰烬》有感《安琪拉的灰烬》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迈考特,在66岁的时候出版了这一本自传体小说。这是一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