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_云浮旅游资源研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5:13: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云浮市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云浮旅游资源研究”。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云浮市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4班

20112600087 陈雷云

摘要: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运用卢云亭教授的“三三六”法和以层次分析法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法对云浮市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云浮市旅游区的深层次开发进行分析。关键词: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开发

一、引言

伴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人们认识到发展旅游业是一项十分有前途的产业,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由此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的高潮。但是由于我国旅游在全世界范围来说起步比较晚,在对旅游开发与规划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上相对国外其他国家来讲要薄弱的多。而就旅游规划与开发本身,由于它涉及到众多的学术领域,对它的研究要显的更加复杂。本文通过对云浮市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分析,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做出一点探讨。

二、云浮市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的西部,西江南岸,西面与广西交界。地处北回归线南面,介于北纬22°22′~23°19′,东经111°03′~112°31′之间。依傍西江,东接珠江三角洲。是连接广东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枢纽。东与肇庆市、江门市、佛山市交界,南与茂名市相邻,西与广西梧州接壤,北临西江,与肇庆市的封开县、德庆县隔江相望。辖云城区、新兴县、郁南县、云安县,代管罗定市。户籍人口286.12万(2011年末)。市区距肇庆60公里,距广州140多公里,水路距香港177海里,上溯广西梧州60海里。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2.1.2、地形

云浮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市内主要河流罗定南江、新兴江均大致呈西南——东北流向西部、西南部、东南部与邻区、邻市俱以山岭为界,唯北部以西江为界。丘陵是云浮市的主要地貌,多沿山地边缘发育,高丘陵海拔250~450米之间,低丘陵海拔100~250米之间。低丘陵坡度平缓,多为15度~20度。2.1.3、水文

市内主要河流:南江,自古以来是广东四大江之一,在郁南县南江口镇与西江汇合,南江、新兴江,均大致呈西南—东北流向。2.1.4、气候

云浮市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开汛偏晚、年平均气温略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多;前汛期降水时段集中,降雨频次高,雨量分布不均;后汛期台风影响严重;入冬寒潮早、造成异常低温。气候影响综合评价为较差年景。云浮市年平均气温22.1℃,历年同比偏高0.4℃;年平均降水量1546.5mm,历年同比偏多1.2%;年日照时数1478.2小时,历年同比偏少12.0%。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行政区划

云浮市辖云城区,新兴县,云安县,郁南县,代管罗定市,云浮市面积77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6万。其中罗定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广东大西关,面积2327.5平方千米,总人口127.5万。2.2.2、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投资、出口、消费平稳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物价水平温和上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2.2.3、交通概况

云浮是面向珠三角和沟通大西南的重要枢纽,是环珠三角城市。水路、公路、铁路线发达完备。

三、云浮市旅游资源概况

云浮市人杰地灵,南江文化、禅文化和石艺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曾孕育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20世纪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发、著名抗日将领蔡廷锴等一批杰出人物。云浮市郁南县民间舞蹈“禾楼舞”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该舞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艺展演。云浮市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有蟠龙洞、新兴龙山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龙山、国恩寺和罗定聚龙洞、龙龛岩等风景名胜,构成风景秀丽的“云浮十大胜景”,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线。

四、旅游资源区划

4.1按区域特色分区

(1)新兴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

以国恩寺为龙头,整合龙潭寺、藏佛坑、六祖故居等景点,沉淀了深厚的六祖文化气息。

(2)罗定 龙湾瀑布生态旅游区

保持了原始古朴的山野特色,有溯溪、溪降、戏水、森林定向运动、森林负离子洗肺、水帘洞等体验项目。(3)罗定蔡廷锴故居旅游区

蔡廷锴故居和云沙温泉。云沙温泉可改名为“将军温泉”,既与蔡廷锴故居等历史文化相关联,又能吸引游客眼球。(4)郁南 南江文化旅游区

西江(连滩)民间艺术节,是云浮的一个最重要的节庆。大湾古民居建筑群、连滩光二大屋及张公庙亦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5)云浮硫铁矿国家矿山公园 云浮硫铁矿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馆内全方位展示云浮硫铁矿以及国内外硫铁矿的各种情况。制定合理的参观线路,使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增长见识。(6)云浮 蟠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

与蟠龙天湖、蟠龙广场相依傍,是“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洞内“石花”、“王罗伞帐”瑰丽夺目,奇异万千,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7)云浮 南山森林公园

是市民休闲健身、登山游乐的场所。近年来政府重点投资,建设了单车健身道,风筝区,莲池等悠闲娱乐区域。4.2按资源属性分区

(1)自然山川风光:以罗定龙湾生态旅游区、新兴神仙谷、新兴佛手岭、郁南神仙滩等为代表。

(2)名优水果资源:郁南无核黄皮、新兴香荔、贡柑等农特产品种植均具有一定的规模,且颇具地方特色。此外还有以各种水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新兴凉果、郁南果酒等名特产资源。

(3)六祖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新兴县六祖镇,以国恩寺、夏卢村六祖故居、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藏佛坑等为代表。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

(4)民俗文化资源:主要集中于郁南县,以大湾古民居群、连滩民间艺术节、光二大屋等为代表,具有强烈的地方吸引力。

(5)历史名人胜迹:以罗定文塔、罗定学宫、张公庙、蔡廷锴故居、邓发故居、光裕堂等为代表,为良好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6)温泉溶洞资源:以蟠龙洞、聚龙洞、凌霄岩、龙山温泉、云沙温泉、东成温泉、水台温泉等为代表。

五、云浮市区域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旅游资源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在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每个旅游景区进行开发规划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本文结合区域特点以及具体情况,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的“三三六”评价法对天水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

5.1三大价值

5.1.1、历史文化价值

云浮是著名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名城。辉煌的历史,造就了云浮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云浮具有南江文化、云石文化、六祖文化等三大品牌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云浮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百城烟水无双地,六代风幡自一天”的新兴国恩寺,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这里是禅宗六祖慧能开山创建和圆寂之所,为云浮国著名的佛教祖庭之一。寺门上方有武则天手书的敕赐“国恩寺”题匾;寺内木鱼声声,香烟袅袅;寺外千年古荔飘香,百里烟雨葱笼。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新兴的龙山温泉是省内独一无二的硫氢矿物泉,水质清澈,温度宜人,具有医疗保健的神奇功能。云城的蟠龙洞风景区风光秀丽,洞内的宝石花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堪称中国一绝。罗定又(又称泷州、龙城等)是千年文化古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罗定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切都说明云浮市历史久远、文化蕴涵丰富。5.1.2、艺术观赏价值

云浮素有“石都”美誉,这里的石材有“买世界”又“卖世界”的种种风味。“十里石材走廊”车水马龙,店铺一家紧挨一家,大大小小的天然石人造石依架而立,蔚为壮观。其中,每年正月十五至正月二十,郁南都会举办盛大的文化艺术表演活动,称为“南江文化节”;罗定的民间艺术流传较广的主要有:舞龙、舞狮、舞麒麟、舞春牛、跷楼舞、杂技、魔术、八音、雕塑、剪纸、纸扎、山歌、字眼、粤剧、木偶戏、白话剧等16个种类。其中舞狮、杂技、魔术、八音、粤曲、山歌等6个形式流传较广,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新兴县是著名的佛教禅师六祖惠能的故乡,是六祖诞生和圆寂之所,“中国禅宗的生源地”,佛教艺术观赏性很强。

5.1.3、科学考察价值

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是全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是闻名全国的石材之乡,且享有“硫都”的美誉。截止2008年,已发现的矿种有57种,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有49种。其中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铁、锡、铅、锌、锰等;非金属矿种有:硅线石、白云岩、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粘土、砂页岩、钾长石、矿泉水、地热和稀有矿种等。这无疑是一笔巨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大的天然宝藏,有必要进行科学考察。罗定市龙湾旅游区丰富的物种为森林生态学、生物植物学、物种资源学、森林植被学、动物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科研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

5.2三大效益

5.2.1、经济效益

据统计,2006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30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6%,其中国际旅游者5.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实现旅游创汇128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390.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3%;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31.03亿元,增长25.42%,其中旅游创汇1768.72万美元,增长38.04%。到2012年,云浮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123.8万人次,同比增长40.23%;实现旅游总收入124.9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44.54%。这些数据足已说明在天水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多大。5.2.2、社会效益

云浮市以旅游业为发展启基,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国民经济体系当中其它产业的全面发展,使国民经济体系更加趋于平衡。尤其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份额越来越大。由于第三产业的全面崛起,社会保障体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各项保障措施得到全面的落实;除了这些,更加重要的是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的社会无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得到了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这不仅在社会保障工作中上市政府减轻了许多的压力,同时也使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明显的好转。另外,由于受到外地旅游者的影响,市民也在子女的教育上下了极大的功夫,天水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全民素质不断上升。

5.2.3、生态环境效益

目前,云浮市主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主要旅游区大都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并贯彻实施,旅游区内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质量均达到了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污水排放、烟尘控制、垃圾处置也达到了功能区标准,森林、植被以及自然环境等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旅游区总体状况良好。

5.3六大条件

5.3.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依据前文所做的旅游区划,可以得知,云浮市位于广东省的西部,西江南岸,西面与广西交界,是连接广东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枢纽,是环珠三角城市。水路、公路、铁路线发达完备。目前,铁路,轻轨以及航空都在加快建设之中。南广高铁(设有客货兼备的云浮站):目前部分地区已进入铁轨铺设阶段,预计2013年底可通车,通车后到广州只需40分钟;还有规划中的汕湛高速(云浮段),广云轻轨贯穿其中;罗定素龙机场也有小型航班起降。5.3.2、景物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

云浮市的旅游景点和景物在地域组合上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状况。主要景点分布在区域内所辖各县区,如西南方的罗定景区、东南方的新兴景区、西北方的郁南景区、东北方的云浮景区,这些景区之间缺乏联系的纽带,呈组团状分布。但是景观在类型上种类齐全,人文与自然兼备。罗定的将军故居和龙湾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自然保护区;郁南的连滩古建文化景点和优良水果;新兴的六祖故居和温泉区;云浮的邓发故居和蟠龙洞。这四大景区当中都涉及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使得天水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充分的得以体现。5.3.3、景区旅游容量条件

景区的旅游容量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景区的旅游资源在保证其旅游系统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反映的是旅游生产力对一定生活水平下旅游需求增长的限制目标。

云浮市尽管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罗定),但旅游业发展只处于起步阶段,景区的生态环境良好,多处旅游景区(点)尚处于原始状态。因而景区的环境容量条件十分的良好,能够承受大量旅游者的活动。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让旅游者来云浮旅游区旅游,同时加大旅游区的管理力度。5.3.4、施工难易条件

丘陵是云浮市的主要地貌,多沿山地边缘发育,高丘陵海拔250~450米之间,低丘陵海拔100~250米之间。低丘陵坡度平缓,多为15度~20度。大多数景点都是天然的,如蟠龙洞,龙湾旅游区等,所以施工难度不大。5.3.5、投资能力条件

据有关资料分析,云浮市已经决定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和支持,而且提出了许多优惠的投资条件和自由竞争的管理机制。现在所欠缺的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外界更加了解云浮,以便获得更大的投资机会。如今云浮市坚持统一规划、依法管理、突出特色、合理利用、分区发展、科学保护和建设精品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云浮市宗教人文和山水生态为主的资源优势,整合推介“云浮游”,创建广东省品牌线路。同时,对云浮市旅游发展提出了实施措施,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树立云浮旅游全新形象,力争把云浮建设成为大珠三角地区的西花园、广东中西部地区旅游胜地。

5.3.6、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云浮市旅游区的客源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省内,以及广西省、贵州省等邻近地区,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比较低下,因而云浮市旅游区的客源市场条件较差。

六、开发分析

6.1、云浮市旅游区“SWOT”分析 6.1.1、强项(S)6.1.1.1、旅游资源优势

从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得知:云浮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别具特色。“名山、名洞、名建、名胜、名泉名瀑、名人、名俗、名产”构成了云浮旅游的独特魅力。6.1.1.2、相对的区位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看,云浮东接珠三角,西靠桂东南,北连西江,是连接粤港澳和沟通大西南的之地。市区距广州仅仅140公里,水路距香港170海里,理应占尽发展的天时地利。目前,广昆高速云浮段、云浮新港等已建成投入使用,云岑高速、阳罗高速、南广高铁正加快建设,县乡公路、村道、农村客运站场的升级改造快速推进,初步构建起融入珠三角发展的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云浮至珠三角核心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彻底改善云浮的区位环境,迅速使云浮从“发展边缘地”变成“投资热土”。今后云浮市的交通状况将会进一步改善,综合服务功能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进一步增强,投资环境进一步改观,区位优势更加明显。6.1.1..3、劳动力资源优势

云浮全市城乡劳动力145万人,已转移到珠三角各地就业近50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多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价格也相对较低,只相当于全国的70%左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发展密集型的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也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6.1.2、弱项(W)

6.1.2.1、旅游业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落后

云浮市的财政建设思路不宽,方式单一,渠道狭窄,致使财政拮据,建设资金短缺,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自身投入不足的严重制约。旅游业当然也是投入严重不足。并且由于资金问题,致使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落后,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6.1.2.2、科技文化落后,思想观念陈旧

云浮旅游区多处在农村乡镇,而这些地区的人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对发展旅游的认识水平低,这些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由于盲目的模仿,而对云浮旅游区的文化有不良的影响。也会使得社会治安比较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6.1.3、机会(O)广东省省政府提出建设和谐广东的战略目标,鼓励区域协同发展,发展绿色产业,政府重视山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出了政策、资金、人才、促销等一系列扶持举措。2007年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省旅游局的部署,结合云浮实际,积极开展我市的旅游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旅游主管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协作下,我市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市申报的五个项目有四个入围,争取到省的资金240万元。此外,云浮市旅游区的旅游特色明显,在周边地区有优势,这也是旅游发展的一个机会。6.1.4、威胁(T)

云浮市经济水平仍然比较薄弱,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但占全省的市场份额较低,旅游经济总量小,产业规模不大,产业质量、效益不高,区内各地发展不平衡。此外,周边地区,如阳江、肇庆,甚至广西地区的旅游优势目前都比云浮市明显,对云浮市旅游发展存在较大威胁。

七、云浮市旅游开发建议

鉴于云浮市的旅游景点和景物在地域组合上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状况。建议对云浮市旅游进行分区开发,具体建议如下:(1)云城-云安工农业旅游区 ● 主体旅游功能定位

工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 ● 重点开发景区

云浮石材工艺展览馆、云浮硫铁矿矿山公园、金鱼沙休闲度假区 ● 开发建议

加强云浮石材工艺展览馆的建设力度,重点突出各种石材的特征、用途,增加趣味性。变静态观赏为动态感受,设置多媒体动态影音介绍内容,展现石材从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开采到加工的工艺流程。

(2)新兴六祖文化与温泉度假区

● 旅游功能定位

六祖文化旅游、温泉度假旅游

● 市场开拓

稳定并继续扩大宗教朝拜香客市场和温泉度假旅游市场的市场份额,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 开发建议

目前龙山温泉度假区内虽然企业众多,但缺乏龙头企业,应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统一的温泉度假品牌。重点加强会议、疗养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开拓商务公务和企业培训市场。开通龙山温泉、六祖故居、藏佛坑、神仙谷等景区之间的点对点直通巴士,将各景区连为一体,这样可以增加自驾车游客、背包族等客源

(3)罗定历史人文与山水生态旅游区 ● 旅游功能定位

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山水生态 ● 开发建议

大力开发和宣传罗定学宫、文塔,对学宫和文塔进行保护性开发;重点打造龙湾瀑布生态风景区;开发建设罗镜蔡廷锴故居旅游区,以蔡廷锴故居为核心吸引物,结合区寿年公馆和叶少泉公馆等名人故居,对罗镜境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

(4)郁南南江文化与生态农业旅游区 ● 旅游功能定位

南江文化、民居民俗、特色水果、生态农业 ● 开发建议

成立打造南江文化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挖掘和抢救南江文化遗产。加大投入,全力抢救南江文化遗产。同时加强对大湾古民居建筑群和连滩光二大屋和张公庙等进行保护性开发,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修缮破损的古建筑。此外,大力宣传包装郁南无核黄皮等名优水果,打造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品牌。

八、结语

尽管云浮市的旅游业正处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但云浮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颇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后发优势明显。因此,必须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的组织、协调和扶持作用,着力建设标志性景区,大力整合推介“云浮游”,创建省的品牌线路。随着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云浮市的旅游业必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云浮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 2.云浮市统计年鉴;

3.陆 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及其分级.资源开发与保护,1990,(4); 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广东省云浮市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研究

广东省云浮市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研究***-6-4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云浮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内涵以及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优势,并就云浮旅游开发的产品设计、市场开拓、......

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单选题(12题)填空题(10题)名词解释(2题)简答题(7题)论述(2题)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形成、特点、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共10篇)由网友“鹿大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姜堰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研究

姜堰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研究摘要:未来姜堰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些景区、景点的孤立开发,而是致力于将整个姜堰市建设成为具有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周晶晶(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南宁530000)【摘要】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十富,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分析广西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特点及开......

下载云浮市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浮市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