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从“平凡”小镇到特色小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从“平凡”小镇到“特色”小镇
——以浙江桐乡河山风情小镇为例
摘要:近年来,从国家层面上,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浙江省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先驱者,2015年1月21日,浙江省“两会”上,明确提出特色小镇概念,并描述为“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我们受到浙江桐乡市河山镇委托,共同为打造河山特色小镇贡献一点努力。本论文以桐乡河山风情小镇为例,探讨在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中落实特色小镇的建设,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同时探讨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河山镇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0、引言
“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古代诗人如此描述小镇美景。特色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在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创造出人们认同的精神空间。如何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出发,尊重人的情感与文化传统,达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目标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2016年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明确提出总结推广浙江等地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将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夯实城镇产业基础,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建设美丽特色新型小(城)镇,有机对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早在2015年年初的浙江“两会”上,浙江省即提出特色小镇概念,并描述为“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
2016年1月29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正式出炉,42个小镇入围第二批名单。2016年5月26日,省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主任办公会议讨论研究,10个特色小镇被确定为省级示范特色小镇。
1、特色小镇的特点
2015年4月,浙江省政府就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特色小镇的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规划。
根据《意见》,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面积相当于半个西湖,而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
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对浙江优化生产力布局颇有启迪。
从历史渊源看,特色小镇的提出,源于浙江“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30多年的实践。但这些创造过辉煌的“块状经济”,一度落入层次低、结构散、创新弱、品牌小的窠臼,如何变叠加为嵌入、变重量到重质、变模仿为创新,需要突破性的力量来冲击。
跳出旧体制,打造新载体,特色小镇扑面来。浙江省省长李强说:“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具有历史传承、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浙江实际的重大决策和行政创新。”
特色小镇,特色创建。目前小镇主要有三种创建模式,一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二是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政府做好大规划,联手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三是政府建设、市场招商,政府成立国资公司,根据产业定位面向全国招商。
2、特色小镇的构建的技术路线
一个特色小镇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质,不仅仅需要在规划设计之初对小镇发展的情况进行预计,并对道路、建筑、公共空间等给予规划预留,建设过程中逐渐落实规划理念,而且在建设过程、运营管理等阶段,不断协调、不断调整,逐步达到特色小镇的要求。一个集产业发展、商业繁荣、文化特色、环境宜人的特色小镇,需要小镇上级主管部门、小镇管理单位、规划技术人员、投资开发商、民众等多方面的协作推动。
根据时间先后以及每个阶段主体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可将特色小镇建设分为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需要各方协调控制,共同为打造特色小镇贡献自己的努力。1)规划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小镇产业规划等条件,梳理小镇发展的前景,小镇发展的模式,明确小镇的发展目标和特色定位,挖掘小镇发展的特色优势,进而确定小镇合适的发展路线和风貌。在此基础上进行小镇的整体产业调整延伸、小镇风貌控制、小镇特色打造、小镇的旅游规划等。为设计阶段做好铺垫。2)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通过细节设计确保规划阶段的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尤其是主镇区街道、建筑(尤其是沿街建筑)、公共空间(滨水带、街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标识标牌、市政管道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设计。对于其他地区以控制风貌为主,保证整个风格的协调统一。3)实施阶段
根据实施过程中不同情况,尤其是不同投资资金情况,制定不同的实施建造策略,并在产权、股份、分红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得规划设计的内容能顺利推进下去,使得项目得以实施运行。4)管理阶段
在具体工程施工建设按照规划设计完成后,对整个特色小镇进行统一管理,贯彻规划、设计阶段对小镇的定位、风格以及特色。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不断更新,保障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3、“平凡”小镇构建特色小镇遇到的问题
3.1“平凡”无“特色”
无数的小镇,因为自身自然优势不足、产业落后、人气不足,十分“平凡”,缺乏自然水山、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的“特色”,这些小镇在大量特色小镇的包围下,只能是辅助其他特色小镇的发展,逐渐成为附属角色。这比将失去自身特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3.2因为“平凡”导致缺乏人气
“平凡”的小镇,自身发展是依附于城市或其他特色小镇的发展,导致大量的人才涌入城市或其他小镇,导致自身人气严重不足。加之自身缺乏各种文化设施、和良好的教育医疗资源,使得小镇空心化。
3.3因为“平凡“导致招商困难
“平凡”的小镇,因为“平凡”导致招商吸引力不足。开发商面对一个人气不足,没有特色小镇,开发兴趣不足,缺乏发展的信心。导致投资资金不足,小镇更加难以发展。3.4上级指标的虚高
“平凡”的小镇受制于上级规划指标的虚高,建设用地的有些地块高达3.0,这种指标是需要建设高层建筑的,但是这又不符合小镇的发展。试想,这样的高层建筑,有谁会来买账? 3.5百姓改造意愿不足
在城市的改造过程中,尤其是小城镇中,百姓的意愿是跟随利益驱动,缺乏资金投入的“平凡”小镇,要通过百姓的自发改造,是十分困难的。
4.河山风情小镇的构建
4.1河山镇概况 1)区位交通分析
桐乡市河山镇地处地处桐乡市西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东邻石门镇,南靠洲泉镇,西临德清县新市镇,北接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位于杭州第二绕城高速境内,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在河山设有互通区,距上海市中心120千米,邻杭州市中心45千米,离苏州市中心70千米。1.5小时交通圈内,交通便捷、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2)文化背景
河山镇历史悠久,蚕桑文化底蕴浓厚,遗址遗迹丰富,历史人文众多。(1)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桐乡河山镇与南浔区善琏镇交界处的含山上蚕花朵朵,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游人如织。石门、洲泉、河山、大麻、崇福等地的许多蚕农纷纷上含山争相轧蚕花,一方面是祈求蚕神保佑蚕茧丰收,另一方面则是借蚕“嬉春”,进行民间狂欢活动。包括拜蚕花童子忏、水上“拜香船”、水上“标杆船”杂技、水上“踏白船”竞渡、抬“蚕神菩萨出会”、水上“拳船”、摸蚕花奶奶等。
文化活动
(2)丰富多样的历史人文
千年古刹--崇庆禅寺、桑阴鱼肥--俞家湾桑基鱼塘、漫画大师陵园--丰子恺陵园
崇庆禅寺丰子恺(3)规划设计范围
地域范围:为河山镇域范围,用地总面积39.2km2。
重点规划设计范围(规划镇区范围):北至现状道路、西至镇界、东至临杭经济区概念规划路网、南至现状河道,用地面积9.83km2。
规划范围
3)产业分析
河山镇正逐步形成以绢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建材为重点产业,化纤、服装、五金为依托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2011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工业增加值8.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6.37亿元,实缴税金1.49亿元,利润2.02亿元。全镇共有工业企业80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在职职工14071人,以电气机械、绢纺织为主。个体经营户2429户,实现税收1781万元。2015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绢纺(织)名镇”称号。4.2规划阶段 4.2.1定位
以蚕桑文化基底,以卷纺(织)业、服装产业为依托的近现代风情小镇。
大力发展桑基鱼塘农村旅游,推动卷纺(织)业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服装产业向服装设计、服装材料研究等上游产业发展。建设以近现代风情为主要风貌的风情小镇。推进河山镇向传统产业延伸、文创产业、旅游产业发展。4.2.2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
镇区以新老结合的模式进行发展建设,新区严格控制风貌,老区逐步改造风貌,建设近现代江南风貌,营造良好生活、工作、旅游环境。
以各个行政村产业为核心,打造特色旅游,例如桑基鱼塘旅游、果园旅游、光伏旅游等,并结合镇域内的文化遗址活动,打造特色旅游路线。
旅游路线规划
2)特色风情
深度挖掘河山文化、产业优势,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近现代江南风貌。重点突出小镇的风情,在建筑建设改造中,严格控制风貌,建造骑楼、拱券等构建,营造一种复古的、具有近现代风格的街道。以风情吸引投资、以风貌吸引旅游、以特色吸引产业,全方位吸引人气。3)绿色生态
疏通水系,建立清水平台、水中木栈道等,形成水上交通体系。完善河山绿化网络,增加市民休息公园及公共活动广场,构建江南水乡风情。多用绿色清洁能源(光伏)、多用透水铺装,多设雨水收集池,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江南小镇。4.3设计阶段
鸟瞰图
4.3.1新区设计
河山镇向着南侧发展,新建地块以居住、商业、办公为考虑,重点打造沿慕仁港河的近现代风情商业街,并结合产业发展,提供文创办公、商业展示、商品销售等内容。以平安路和慕仁港河交界口为核心,重点打造河山新的商业中心。
新区总图
4.3.2老区设计
河山镇的河山大街为原镇主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山大街已显破败。街道两侧建筑多以老房、危房为主,无论从使用还是风貌上已经不符合现代人民的生产生活经营需求。以近现代江南风情为主,打造一条集产业发展、文化展示、旅游目的地、市民生产经营生活为一体文化商业街。
改造效果图
4.4实施阶段
根据资金情况,将实施分为两种情况。4.4.1资金投入充足 以开发商整体开发为主,重点打造新区和老区,兼顾周边行政村旅游开发。政府部门着重打造水系、公共景观及其他公共空间。政府部门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与税收优惠。4.4.2资金投入不足
以政府引导开发为主,重点改造河山大街等老区域,依靠有条件的允许建筑面积增加,明确产权等政策,鼓励现业主进行自我改造。政府有关部门控制审批及整体效果。公共部分由政府出资进行改造。
改造实施:原建筑鉴定为危房后,在整治范围内,政府无力出资回收产权,由原所有者自行原址重建,在满足建筑风格统一,建筑投影范围不扩大,骑楼宽度达到3m的前提下,允许加建部分一层,补偿一层的范围由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技术规定审核确定。
实施控制
4.5管理阶段
出资主体为开发商,具体管理在于开放商,政府有关部门作为行政部门只进行行政管理审批。若出资主体为个人,政府有关部门成立管理委员会,对整个特色小镇进行统一管理,贯彻规划、设计阶段对小镇的定位、风格以及特色。无论管理方为谁,需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不断更新,保障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5.问题解决策略
5.1缺乏“特色”
表面上看河山镇缺乏乌镇的好水,缺乏德清的好山,缺乏云栖小镇的高新产业,但是我们深入挖掘。发现河山虽然没有好水,但水资源也不差;虽然没有德清的山,但各类文化遗迹资源也不少;虽然没有高新产业,但只要把绢纺产业、服装产业加以延伸,发展以服装设计为主导的文创产业也是可以的。所以说是“平凡”仔细下挖,还是有很多“特色”可以发掘的。5.2缺乏“人气” 小镇空心化,核心是百姓收入不高,小镇设施不足。若以政府力量发展一条商业街,建设一批文化设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以政策优惠鼓励人才进行创业创新,先留下一批人,再吸引一批人,逐渐形成人气,逐步发展。5.3缺乏资金
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和强而有力的招商策略,依靠逐渐起来的小镇风情和人气,能让开发商看到投资的前景,投资资金会逐渐吸引过来。5.4自发改造的盲目性
前期依靠百姓的自发改造,百姓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时需要政府出台针对性的改造方案,严格控制增加的建筑面积,严格控制立面效果。并引导百姓进行业态的逐步调整。
6.结语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需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协作,共同建设、共同开发,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的过程。
慧意(上海)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16.11.18
小镇建设,从“旅游”到“特色”2011-06-24 06:47:38 来源: 云南日报(云南) 转发到微博(0)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连芳2011年云南的初夏,正是高山杜鹃怒放的时节,不时飘......
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召开,为中国城镇化走向献计献策8月22日,2017特色小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金诚集团主办,清华大学PPP研究中......
特色小镇到底开发一、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录全景扫描1、南、北分化明显,南方比重较大,尤其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回顾本次公布的100余个特色小镇名录,南方省份分布有75个、北方52个......
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大全据住建部网站今日消息,住建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精神和相关规定,在各......
2018年特色小镇路在何方?自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尘埃落定之后,第三批特色小镇的申报准备工作已提上日程。通过对今年8月份住建部公布了认定后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