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_中国水环境保护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4:50: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5中国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水环境保护”。

中国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王洪臣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二零一一年六月

中国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水的重要性

二.中国的水问题 三.中国水问题的成因

四.中国水问题的解决对策 五.典型地区对策分析 六.国际经验

一.水的重要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老子)

化身形于大地,融生命于万物。

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人们赞美水,是因为水的重要。没有水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适宜的气候需要水

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生命离不开水

成人体重的60-70%,儿童体重的80%是水,以便保持生理代谢并维持体温。所有的工农业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支撑一个地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乃至政治文明等各种文明的基础。

水必须有合格的质量和足够的数量才能满足要求。基本水质:

饮用水水质、灌溉水质、工艺水质、生态水质 基本水量:

饮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态需水量

基本水质是合格的,基本水量是足够的,才能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水问题

中国的水问题总体上体现为:

水质不合格

水污染

水量不足

水资源紧缺

水污染

水资源紧缺

水污染 + 水资源紧缺 → 水危机

(一)中国的水污染

全国水资源分为10个一级片区

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2008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 :

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 ;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

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新一轮地下水质评价:总体水质较好,部分地区水质恶化。

2009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

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 ;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

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新一轮地下水质评价:总体水质较好,部分地区水质恶化。

(一)中国的水污染(河流)

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55.0%、24.2%和20.8%。

珠江、长江总体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09为轻度)、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海河水系63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28.6%;Ⅳ类水质断面占14.3%、Ⅴ类水质断面占6.3%;劣Ⅴ类水质断面占50.8%。

(一)中国的水污染(湖库)

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Ⅳ类占21.4%;Ⅴ类占17.9%;劣Ⅴ类占39.3%。太湖、滇池、巢湖三大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总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南四湖、镜泊湖和鄱阳湖为Ⅳ类,洞庭湖为Ⅴ类,达赉湖、洪泽湖和白洋淀为劣Ⅴ类。

昆明湖为Ⅳ类水质,西湖、东湖、玄武湖、大明湖为劣Ⅴ类。

(一)中国的水污染(海域)

近岸海域四类、劣四类总面积为37665平方千米。渤海近岸海域为轻度污染;东海近岸海域为中度污染。在渤海和东海海域,辽东湾和胶州湾海域水质差,一、二类海水比例低于60%; 其它海湾水质极差,劣四类海水比例均占了40%以上; 其中杭州湾最差,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100%。

(一)中国的水污染(地下水)

按分布面积统计,有63%的地下水资源可供直接饮用,17%需经适当处理后方可饮用,12%为不宜饮用但可作为工农业供水水源,约8%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需经专门处理后才能利用。

部分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滨海地区水质最差。

全国约有7000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地下水。

(一)中国的水污染(污水排放)

200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72.0(589.2)亿吨,比上年增加2.7%;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0.7万吨,比上年下降4.4%;

氨氮排放量为127.0万吨,比上年下降4.0%。

(二)中国的水资源紧缺状况(2008年水资源量)

年降水量654.8毫米,降水总量为62000亿,44.2%形成水资源 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434亿,每平方公里产水29万 地表水资源量26377亿,折合年径流深278.6毫米 地下水资源量为8122亿(矿化度≤2g/L)北方6区占16.8%,南方4区占83.2%

境外流入233亿;流出6057亿,入国界河647亿;入海16100亿 500座大型水库和2980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3083亿

中国水资源量总体良好?

(二)中国的水资源紧缺状况(2008年供水量)总供水量5910亿,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1.5% 地表水源占81.2%,地下水源占18.3%,其他水源占0.5% 北方6区占44.4%;南方4区占55.6% 南方地表水源占90%以上;北方地下水源占有较大比例

华北的河北、北京、山西、河南4个省市占总供水量的50%以上 80%利用浅层地下水;20%为深层承压地下水

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直接利用海水411亿,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

(二)中国的水资源紧缺状况(2008年用水量)

全国总用水量5910亿,生活用水占12.3%,工业用水占23.7%,农业用水占62.0%,生态与环境补水占2.0%(人工措施补水)

与2007年比较,增加91亿,生活用水增加19亿,工业用水减少7亿,农业用水增加65亿,生态与环境补水增加14亿

(二)中国的水资源紧缺状况(2008年单位用水量)

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46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为每日212升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72升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93立方米

农田实灌面积亩均用水量为435立方米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

按可比价计算,2008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7%和9%

(三)中国的水危机(水少但需求大)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

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4%

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2%

然而,中国需要养育世界20%的人口(人-粮食-水)

维持世界的经济总量的6.5%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8%

单位耕地的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值的70%

(三)中国的水危机(分布高度不均)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分布不相匹配

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45%,耕地面积65%,水资源仅占19%

水资源时间分布极不均匀,全年约60%-80%的径流量都集中在汛期的3-4个月内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更为困难

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水资源总量的30%左右(?)

(三)中国的水危机(用水量大可用量小)

农业灌溉效率低、单位工业耗水量大,加之人口多

中国成为世界用水第一大国

总量已近枯竭:

总可用量 27000 × 30%(?)= 8000

已用量

6000

用水量还在增加!2025年人口16亿,用水量8000亿

时空分布不均 + 水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 → 严重水危机!

(三)中国的水危机(严重的后果)

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确保7亿吨粮食底线是政治,需增加1500亿农业用水

经济发展难以维持

经济发展是政绩,也是政治,会继续用水

当用水量接近可用水量时,为了生存,生态水量将为零

没有基流,生态环境趋于崩溃(不是政治?)

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地质沉陷、海水在河口入侵、……

水冲突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 ?政治 三.中国水问题的成因

导致中国水问题的原因很多:

根本原因是水少,用水多。

家大、业大、人多,必然用水多。

我们要成为大国,成为强国,成为强大的国,用水还得多。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句话是:发展是第一要务。

因此,研究水问题的对策,不只是为保护环境,主要为了发展。

四.中国水问题的解决对策

开源?

没有源了,基本开完了。

节流?

工业单位产值耗水量已降低到10年前的三分之一,进一步降低需要巨大的技改投资和技术进步,或者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生活用水总体不能再少了,少了不卫生;

农业用水降低1000亿,需投入4万亿(?)提高灌溉效率,维持产量

生态用水已经基本为零了,也就不用减了。杀富济贫,资源再分配?西藏之水救中国?贝加尔湖?

原来富的也开始变贫了,且投资巨大,进展缓慢,生态后果未知 海水淡化?

淡化成本高,每立方米8元,需远距离输配。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根本对策在哪里? 根本对策是实现水的 循环利用!

而循环利用的的关键节点是 污水处理。

温总理号召:污水要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

水资源总量

27000 亿 可用水资源总量

8000 亿 现在用水量

6000 亿

未来用水量

8000 亿(2025年)

现在污水量

570

亿(水利部数据758亿)未来污水量

800 亿(2025年)

27000

8000

800 800亿污水将污染27000亿水资源,从而无法保证8000亿的用水量

建设现代排水系统,将800亿立方米污水全部收集,全部处理,全部深度处理再生,恢复使用功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根本对策。

现代排水系统: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参与水资源配置,是水循环的组成部分.所谓的排放标准将直接与水环境质量标准接轨.

传统排水系统一般被理解为:将污水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到2009年底,中国建成,70000 公里排水干线 ;

1998 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1.1立方米/日。正在建设着,2010年将建成,95000公里排水管线;

1977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5522万立方米/日。到时,污水处理率将超过85%,虽然还需建设15000-20000座

村镇小型处理设施,但总量不大,传统排水系统的建设将趋于结束。

随着发展,排水系统不再是单纯控制水污染,内涵多了:

雨污收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污泥处置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对排水系统的要求高了:

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 可理解为:

通过对雨污水的收集实现对污染物的全收集;

通过处理实现对水和水中所有物质的全回用。我们说,传统排水系统已经转变为

现代排水系统。

现代排水系统的任务:

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

排水服务、公共卫生、排涝、水污染控制、再生利用… …

协助水的正常水文循环

将社会循环融入自然循环

协助物质的正常生态循环

碳、氮、磷、硫… …

在中国构建现代排水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解决

雨污水完全收集、污水深度及超深度处理、污泥处置及正确地资源化等问题。

雨污水的完全收集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基于初期雨水处理的排水体制问题

合流制系统的控制问题

渗入/入流(I/I)及渗泄漏问题

河湖倒灌问题

管理手段不足

污水变成了新水,雨水将变成新污水

有机污染物达标率尚可,基于一级A或一级B的氮磷无机营养物质达标率低;

即使达标后排放,水环境质量仍不能改善,致使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处于改造中;

污水经再生处理后,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实际为“半再生”。

本质上,排放标准应与水环境质量标准接轨,才能

维持正常的水文循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

二级标准

一级B

传统生物处理技术

一级A

CODcr

≤ 30

mg/L

NH4+-N ≤ 0.5

mg/L

TN

≤ 5(8)

mg/L

深度处理技术

TP

≤ 0.2

mg/L

CODcr

≤ 20

mg/L

NH4+-N ≤ 0.1

mg/L

TN

≤ 1.0

mg/L

极限去除技术

TP

≤ 0.05

mg/L

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优化技术(在实践中研究)

传统有机污染物质去除工艺的优化技术

传统无机营养物质去除工艺的优化技术

深度处理技术(需要技术进步中减低能耗与物耗)

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高级物化处理技术

深度生物处理技术(如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等)

极限处理技术(需要研发)

TDS的降低?

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

碳循环技术(避免CO2)磷循环技术(磷回收)

氮循环技术(避免N2O)硫循环技术(硫回收)

中国年产污泥3000万吨(80%),处理处置刚开始

环境问题

卫生问题

需要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

基于物质的生态循环

需要正确地资源化:回到土地

污泥传统处理工艺的优化技术

高效厌氧消化技术

(缩短停留时间!)

高效生物发酵技术

(降低能耗、物耗及土地消耗!)

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去除技术

重金属去除与钝化

持久性有机物的破解

五.典型地区对策分析

北京

昆明

合肥

等地已经开始了现代排水系统的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认识的提高,其他措施的碰壁,全国必将全面开始现代排水系统的建设。

北京市现代排水系统的建设已经开始

全部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或超深度处理改造

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

建设水循环系统

雨污收集系统的改造

污泥处理处置与正确地资源化

总投资60-80亿人民币

现代排水系统除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控制水污染,还将成为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六.国际经验

(一)澳大利亚

澳洲的水资源量逐年减少,空间分布严重不均 提出全面的水循环战略,并正在实施。目前的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率为26% 成立了国家污水处理后做为饮用水的技术联盟

提出了7步技术策略

(二)新加坡

水资源完全依赖马来西亚

提出全面的水循环战略,并已经实施。目前的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率为50% 提出了新水-NEWATER 概念

(三)以色列

提出全面的水循环战略,并已经实施。

目前的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率为75%,农业节水技术先进。

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文

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文1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1.1提高承载力黄河可供水资源量是有限的,而需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弱,若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将会导致水资源量严重匮乏。......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1 国外研究进展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对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为了推动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研究,国际水资源学术界......

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探讨姓名:刘凯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号:1134101127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文明的发祥和发展......

中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

下载5中国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5中国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