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斜三角形简单练习_解斜三角形练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4:50: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解斜三角形简单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解斜三角形练习”。

一、自主梳理1.正弦定理:

abc

===2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sinAsinBsinC

b2c2a2

2.余弦定理:a=b+c-2bccosA,b=a+c-2accosB,cosA=.2bc11

1absinC=bcsinA=acsinB,S△=S(Sa)(Sb)(Sc)222abcabc

=Sr(S=,r为内切圆半径)=(R为外接圆半径).24R

3.S△ABC=

4.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5.射影定理:a=bcosC+ccosB,b=acosC+ccosA,c=acosB+bcosA.6.三角形内角的诱导公式

(1)sin(A+B)=sinC,cos(A+B)=-cosC,tanC=-tan(A+B),coin

CAB=sin,22

CAB

=cos……

在△ABC中,熟记并会证明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2)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60°;

(3)△ABC是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C成等差数列且a、b、c成等比数列.7.解三角形常见的四种类型

(1)已知两角A、B与一边a,由A+B+C=180°及

abc

==,可求出角C,sinAsinBsinC

再求出b、c.(2)已知两边b、c与其夹角A,由a2=b2+c2-2bccosA,求出a,再由余弦定理,求出角B、C.(3)已知三边a、b、c,由余弦定理可求出角A、B、C.ab

=,求出另一边b的对sinAsinB

acab

角B,由C=π-(A+B),求出c,再由=求出C,而通过=求B时,sinAsinCsinAsinB

(4)已知两边a、b及其中一边的对角A,由正弦定理8.用向量证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关键在于基向量的位置和方向.9.三角形的分类或形状判断的思路,主要从边或角两方面入手.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37,则最大内角为 . 2.已知(abc)(bca)=3bc,则∠A=.

3.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45,一邻边长是,对边长为2,则另一邻边长为.

,则∠A=.

4

5.在△ABC中,已知a=12,b=4,∠A=120,则c=,S= .

abc3b

6.已知sinA=2sinBcosC,且=,则三角形形状为.

bcac

7.在△ABC中,已知a=1,b=,∠A=30,则∠B=.

4.已知a=4,b=6,sinB=

8.在△ABC中,已知a=2,b=22,如果三角形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 9.在△ABC中,若acosA=bcosB,则△ABC是 .

10.在△ABC中,∠B=45,D是BC上一点,AD=5,AC=7,DC=3,则AB=. 1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之比为3∶5∶7,且最大边长为14,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1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8,c=12,S=243,则三角形中最小角是,它的正弦值等于. 二.选择题:

13.在△ABC中,sinA+cosA=



7,则△ABC是()1

2(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 14.在△ABC中,∠A=60,a=7,b=8,则三角形()(A)有一解;(B)有两解;(C)无解;(D)不确定.

15.在△ABC中,sinA∶sinB∶sinC=2∶3∶4,则cosABC=()

111213;(B)-;(C);(D). 164244

16.在△ABC中,b=1,c=3,∠B=30,则△ABC的面积是()

(A)(A)

333;(B);(C)或;(D)或. 24242

三.解答题:

17.在△ABC中,若acosA+bcosB=ccosC,判断三角形形状. 解:

18.在△ABC中,已知ab=60,S=15,sinA=cosB,求三角形的三内角. 解:

19.已知三角形三边是三个连续自然数,若最大角是最小角的两倍,求三边长. 解:

20.已知三角形两边之和为8,其夹角为60,求这个三角形周长的最小值和面积的最大值,并指出面积最大时三角形的形状. 解:

1.在△ABC中,A=60°,a=433,b=42,则B等于()

A.45°或135°B.135°C.45°D.以上答案都不对 2.△ABC中,a=2bcosC,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3.设A是△ABC最小内角,则sinA+cosA的取值范围是()

A.(-2,2)B.[-2,2]C.(1,2)D.(1,2]

Abc

在△ABC中,cos2=(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ABC的形状为()

2c

A.正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5.已知(a+b+c)(b+c-a)=3bc,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如果a2=b(b+c),求证:A=2B.剖析:研究三角形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边化角,二是角化边.已知锐角△ABC中,sin(A+B)=

31,sin(A-B)=.5

5(1)求证:tanA=2tanB;

(2)设AB=3,求AB边上的高.剖析:有两角的和与差联想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结合图形

如图,有两条相交成60°角的直路EF、MN,交点是O.起初,阿福在OE上距O点3千米的点A处;阿田在OM上距O点1千米的点B处.现在他们同时以4千米/时的速度行走,阿福沿EF的方向,阿田沿NM的方向

.(1)求起初两人的距离;

(2)用包含t的式子表示t小时后两人的距离;(3)什么时候他们两人的距离最短?

1.在△ABC中,cos(A-B)+sin(A+B)=2,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a2b2c22.若△ABC的面积为,则内角C等于()

A.30°B.45°C.60°D.90° 3.△ABC中,sin2A=sin2B+sinBsinC+sin2C,则A等于()A.30°B.60°C.120°D.150°

4.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这个新的三角形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由增加的长度决定

5.在△ABC中,A为锐角,lgb+lg(A.等腰三角形 形)=lgsinA=-lg2,则△ABC为()c

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

6.在△ABC中,a(sinB-sinC)+b(sinC-sinA)+c(sinA-sinB)的值是()A.1

2B.0C.1D.π

7.R是△ABC的外接圆半径,若ab<4R2cosAcosB,则△ABC的外心位于()A.三角形的外部B.三角形的边上 C.三角形的内部D.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但不会在边上 8.若△ABC的三条边的长分别为3、4、6,则它的较大的锐角的平分线分三角形所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A.1∶1B.1∶2C.1∶4D.3∶

9.如图,D、C、B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是β、α(α<β),则A点离地面的高AB等于()

A

D

C

B

D.acoscos

cos()

A.asinsin

sin()

B.asinsin

cos()

C.acoscos

sin()

10.在△ABC中,若

tanAtanBcb,这个三角形必含有()

tanAtanBc

A.30°的内角B.45°的内角C.60°的内角

11.在△ABC中,tanB=1,tanC=2,b=100,则a=______.D.90°的内角

12.在△ABC中,若∠B=30°,AB=2,AC=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13.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长,若(a+b+c)·(sinA+sinB-sinC)=3asinB,则C=______.14.在△ABC中,S是它的面积,a、b是它的两条边的长度,S=(a2b2),则△ABC

为__________三角形.15.(本小题满分10分)隔河看到两目标A、B,但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相距3千米的C、D两点,并测得∠ACB=75°,∠BCD=45°,∠ADC=30°,∠ADB=45°(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A、B之间的距离.AB

C

D

16.(本小题满分10分)在四边形ABCD中,BC=a,DC=2a,四个角A、B、C、D度数的比为3∶7∶4∶10,求AB的长.17.(本小题满分8分)在△ABC中,已知

tanAtanBcb,求∠A.

tanAtanBc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离A为(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离A为2海里的C处有我方一艘缉私艇奉命以10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艇沿什么方向,才能最快追上走私船?需要多长时间?

19.(本小题满分14分)在△ABC中,已知a2-a=2(b+c),a+2b=2c-3.(1)若sinC∶sinA=4∶,求a、b、c;(2)求△ABC的最大角的弧度数.

解斜三角形之余弦定理 教案

解斜三角形之余弦定理一、教学类型: 新知课二、教学目的:1、2、掌握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向量法); 会解斜三角形。三、教学重点:余弦定理的推导教学难点: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高一数学 解斜三角形的应用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教案:解斜三角形的应用教材:解斜三角形的应用目的:要求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任意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冯自会

文尚学堂文尚学堂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1 ***教学管理部2 ***教学管理部3 ***教学管理部......

解三角形

第七章解三角形一、基础知识在本章中约定用A,B,C分别表示△ABC的三个内角,a, b, c分别表示它们所对的各边长,pabc2为半周长。absinB12csinC1.正弦定理:sinA=2R(R为△ABC外接圆半径)......

高三解三角形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三解三角形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ABC中,sinA=sinB,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答案D2.在△ABC中,若acosA=bcosB=ccosC,则△ABC是(......

下载解斜三角形简单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斜三角形简单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