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邹洪涛 魏屹琨
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新课程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学习生活风气的塑造,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一说起班级文化就会想到墙面文化,我们的老师会精心设计班级的每一处角落: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等,努力赋予每一面墙壁无限的生命力,让它能成为学生精神的营养餐。当然,我们不排斥墙面文化的建设,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班级软文化的建设。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班级作文周报,放飞童心
《作文周报》让孩子们从‚厌作‛到‚喜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头痛的莫过于看到学生假大空的习作。一写做好事就是“五子登科”(推车子、提篮子、让位子、扶瞎子、抱孩子)孩子怕写作,老师怕批改成为一个让人头痛但又无可奈何的顽疾。当然,改革习作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写作,为了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我创办了《班级作文周报》,孩子们的习作有了发表的平台,有了更多的阅读群,这无疑更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为了能在《作文周报》上发表自己的习作,孩子们都主动把自己的作文给老师批阅,然后自己再一遍遍进行修改,甚至有的孩子一篇作文能修改7、8稿。我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修改习作,减少了学生誊抄作文的麻烦,又方便学生前后几稿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习作中的进步,更有助于学生习作的保存和投稿,一举几得。孩子、家长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修改者就像玻璃刻刀上的那颗钻石,磨损掉自己,成就了最后的“精品”。
作文周报中不仅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也会刊登问题作文。学生不仅会自己进行修改,更多的读者们一起热心参与其中,帮助小作者提出修改意见。而且,根据学生的投稿、刊登数量,班级中还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最佳潜力奖”“进步奖”等奖项,每两个月在班级中评选一次,并在班级作文周报中发布喜讯。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一展写作才能提供了坚实的舞台。他们开始尝试写不同体裁的作文,如小说、散文、儿童诗、议论文,更有一些同学尝试运用文言写作。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老师、同学、家长的鼓励中被推向高潮,写作文不再是令孩子们头痛的任务,而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学习活动。“我喜欢写作文”“写作文很有趣”……经常能在我们的孩子们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语。学生的精品作文越来越多,《作文周报》由原来每期的四版增加到八版。
思 国 岛 蔺 熙
古往今来国强盛,边疆岛屿连翩翩。身着洋装心未变,爱国话语记心间。如今日寇频登岛,欲占岛屿为己兼。愤愤只恨无诉处,奈何敌军发炮先? 寤寐思来吾梦想,我军定使海疆安!
见贤思齐(节选)
数年前,余方幼,乐与众小儿游。众童常游于园中,取鲜花作乐,或插于发间,或扮于屋内。如今,见孩童取花拈叶,余心觉不爽。群芳吐艳,本应众人共赏。况花亦为世间生灵,怎可随意取之把玩焉?余见今之摘花者,思往昔己拈芳,脸颊绯红。今日不贤之事,同昨日己身之行同出一辙。今日自省己身,望吾之辈于明日须无此类不贤之行,以为上。是故见不贤而内自省,意盖为此。(沈植文)《作文周报》成为孩子写作的源动力
习作不再是禁锢童心的假大空,“我手写我心、我手表我情”。“喜作”放飞着孩子们的心灵。《作文周报》的创办不仅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让家长也一同参与其中,有很多家长纷纷在群里留言:
“不是工作,参与进来,乐在其中。我们全家又多了一份幸福,那就是每天坐在一起朗读孩子们精彩的文章!”
“不但孩子对写作有了兴趣,也让我们全家对修改作文有了很强的意识。这是您更值得欣慰的事情!”
“每次下载班级《作文周报》,从发送时间就知晓您很晚还在忙碌着编辑报纸。从周报的主题、选材、用稿到最终的版面编辑出版,整个过程确实是非常麻烦。《作文周报》是全班孩子展现自己的小天地,在孩子们眼里,自己的作文被刊登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班级《作文周报》确实给孩子们以极大的鼓舞,我感到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喜爱写作,并且都在努力将作文写得更好,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刊登在周报上,成为孩子们迫切的愿望,也是一种写作的源动力。”
……
二、班级每日一讲,开阔童心
《老邹讲坛》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 古罗马雄辩家塞斯曾私下里说:“演讲一开始,我就感到自己面色苍白,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有心理学家在三千人当中做过一次心理测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死亡、双目失明、丧失亲人、疾病、面容被毁、离婚等等。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约占40%的人认为最让人痛苦的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
其实那些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他们可能从小就有了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机会,也可能是在长大之后经过无数次的演讲练习才把自己锻炼好的。所以我尝试在班上创建了“老邹讲坛”锻炼孩子们的胆量,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你一个舞台,上演属于你的精彩!”老邹讲坛成为了我们班级的一道风景线。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拥有这个舞台,能在这个舞台起步、历练、收获,我将原来一周一次的《老邹讲坛》调整为《每日一讲》。孩子们从以往的生涩、拘谨到现在的自信、大方;从身边的小事向着不熟悉的方向发展;从个人准备到现在的团队合作。
《每日一讲》成为孩子期盼的精神大餐 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人文,从文学到军事,从茶文化到建筑艺术……孩子们根据自己演讲主题制作出有逻辑有条理而且美观的ppt。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或收集资料、或整理演讲稿、或制作ppt、或激情演讲,团队协作的意识越来越强,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在一次次的演讲中,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知识面丰富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演讲汇报的技巧也提升了。
时间久了,其他班上的老师也会邀请孩子们去他们所带的班上进行演讲,孩子们锻炼的舞台越来越大了。
三、吟诵传统诗文,滋养童心
吟诵传统诗文 养正儒雅之气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吟诵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养正他们的儒雅之气,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因此我每天让学生坚持十分钟的吟诵,从《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蒙学内容,到《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文化,孩子们一年来背诵积累了近20000字,从以前的逃避背诵,到现在每天缠着老师考级吟诵诗文。我相信,吟诵带给孩子们的是一份快乐,更带给他们的是收获,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吟诵了传统诗文,孩子们不再那么浮躁,他们开始能静下心来做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开始思考文化的传承:
在世界各国纷纷挖掘本国历史以及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人却浑然不知啊!我们身边的人知道圣诞老人的比月下老人的多,会哼《江南style》的比会背《忆江南》的人多,热忠娱乐节目的比热爱公益活动的人多……
我为这些现状感到伤心,我不想以后吃贴着外国注册商标的‚中秋月饼‛,我不想做为中国人却不知道《诗经》《论语》为何物,我不想听到同学们说起自己的梦想是去国外读书。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我希望她越来越让人神往!但是,我和我的同学们现在该怎样做呢?
钱穆先生说的好,人类常情,先认识才能有感情,如果不懂得本国历史,不了解本国文化,空呼爱国,此非真爱!一个国家的国民若是对自己的历史不屑,对自己的文化不知,那么难以称得上这是个有凝聚力的民族,更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 ……
——王锦翔
有的会对身边的事进行深思:
钓鱼岛乃国之固土,明已入疆,传至今日,世人皆知。方今,日本欲占为己有,此何欲哉?何欲哉?吾国之民听之愤之,慷慨激昂,难抑胸中愤。聚街倡议,表己之情绪,吾少儿闻之,亦愤慨。QQ群中,时有慷慨之语。然则可乎?君不见聚集游行之事体,本为爱国之义举。然则小人乘隙,见日方物品,或摔,或砸,引城内秩序大乱。吾闻之,为之一叹:国民愤怒,表心迹,可贵也。唯不可大打出手,为日方笑也。国之本土,打、砸之行径,扰民也,耻辱也。吾辈少年,自当勤于学,他日凭己之学服务于国家,当可行报国之举,壮国之威。诗曰:
祖辈领土代代传,改朝换代今已然。钓鱼宝岛起争端,吾方亮剑态度显。日寇若敢来挑战,中华男儿勇向前。吾辈勤学本领练,他日弄潮凭倚天。(杨辰)制定考级量规 点燃吟诵热情
我还制定了《诵读古诗文评价量规考级制 》以此来激发学生吟诵传统诗文的兴趣,学生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诗经》、《论语》、《德道经》、《大学》,以及古诗、词和其它优秀古诗文进行吟诵或背诵,我定期对学生背诵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学生吟读背诵的数量评定相应的等级。学生能将10首(篇)古诗文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并正确、熟练地吟诵或背诵(包括朝代、作者),可获得一级证书,以此类推可获得二级证书、三级证书等等。每考十级还能获得相应的称号,并颁发证书: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秀才”;二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举人”;三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进士“;四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榜眼“;五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探花“;六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状元“;七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硕士“;八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九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后“;一百级为”古诗文积累小超人“……为了鼓励学生运用吟诵的方式积累古诗文,学生获得吟诵十级我还会给他们颁发“一级小培训师”证; 吟诵二十级会颁发“二级小培训师”证,以此类推。
通过使用评价量规考级制,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班上的几位同学课外古诗文诵读积累量能够达到近8万字(《诗经》60余篇、诗词200余首、古文30余篇、《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道德经》、《大学》等部分篇章),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达到4万字的积累量,诵读积累学习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家长们更是深切地感受的自己孩子的变化:
‚邹老师,我家儿子最近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整天嘴里哼哼唧唧的……‛
‚什么哼哼唧唧!那是吟诵!‛李欣洲妈妈解释道。‚以前,我让他背诵一些诗词,他总是推三阻四的。现在呀!根本不用我督促,他自己每天还忙着在本子上抄写诗文,说是要参加班上的考级。‛
‚我儿子都考到四十级了!好像还获得什么……古诗文积累……小榜眼……对!小榜眼!‛赵奕博的爸爸有些得意地说道,‚看着他抄满的一本诗集,我都有些吃惊!邹老师的办法就是多!‛
‚我家姑娘洗澡的时候嘴里都在哼哼——‛王潇栎的妈妈说着,可能意识到‚哼哼‛不太合适,又马上解释道,‚哦!不是哼哼,是吟诵!‛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我儿子也是这样,甚至连上厕所都在吟诵!他还被评为‘小培训师’了呢!我听孩子说,他每天早读的时候还要到其他班上,给他们教吟诵。‛能看出来,张光宝妈妈的脸上泛出的是喜悦。
‚现在,我儿子跟我说起话来总是一套套的,有一次我看他不太开心,就问他怎么了?他竟然摇头晃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真是活学活用呀!‛任俊宇爸爸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些无奈,但无奈之中一定也是有一份欣喜的。
‚说句实话,以前我还不太赞成孩子这样读诗文,现在我心服口服了。这种方式孩子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就是呀!就跟唱歌一样!现在我也会跟着孩子一起吟诵呢!‛
‚他爸爸以前说孩子像是小和尚念经,前几天我听着他爸爸嘴里竟然也在哼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呢!我看呀!我们大家都走火入魔了!‛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做一个思考者,多角度全方位寻找学生的优点和潜能;需要班主任做一个有心人,用心体会自己学生的真正需求;需要班主任做一个实践者,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班级的管理中去。相信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找到更多的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的方法,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我的不断求索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玩出名堂,跃动童心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有不少孩子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只要不谈学习,都可爱得很。经常有一些孩子玩得忘记了回家、玩得忘记了写作业,真是老师生气家长愁。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当意识到靠强制的手段是行不通的。记得我刚当老师不久,有一次学生在教室里玩炸王牌,没想到的是平时乖巧的小班长竟然也在其中,我心里那个气呀!把小班长叫到一边训斥他为什么不管?竟然也跟着一起“同流合污”。他委屈地说,我管了,但是没管住,忍不住一起玩了。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也是从爱玩的学生时代走过来的,那时候不管父母怎么责打,都会想着法子去玩。这就像决堤的洪水,只堵不疏是行不通的。
于是我在班上制定了这样的规矩,玩可以,不能光傻玩,要玩出质量、玩出名堂来。
我领着孩子们放风筝、跳绳、踢毽子、玩悠悠球……有一段时间,开始盛行玩魔方,我就在班上组织了一次魔方PK大赛,我都没想到,五年级的学生尽然能用不到30秒的时间将魔方六面对好。在这样的PK赛中,学生的能力一次次地震撼着我,领着孩子们玩出名堂的信心也越发足了。
兰州市举办首届课本剧大赛,我带着孩子们编排了《诺言》参加此次比赛,孩子们的表演让我又看到了“玩”新花样,于是我开始带着一群孩子说相声、演小品,大量的背诵台词、段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他们乐此不疲地参与,甚至玩上“瘾”了,让家长有了“要挟”的把柄。小阳同学酷爱玩电脑,那段时间我还在学校兼任电脑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有一天,小杨同学的爷爷到学校
(玩电脑游戏的例子、说相声的例子)孩子们不但没有因为玩而影响成绩,反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的不少学生现在在电视台担任主持或在报刊杂志社担任编辑,我相信,这些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我在语文课本的教学中形成的,营造和风细雨的教育场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魏屹琨 邹洪涛
和风,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舒畅的心境;细雨,大自然给人们营造了清纯的天地。教育也应当如和风细雨般渗透到各个方面,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
一、开发家长资源,润泽童心
魅力家长走进课堂 拓展教学外延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素质、教育观、人生观,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学校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家长的教育资源却是广泛的,他们中有军人、有教授、有医生、有商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邀请他们中有代表性的家长走进学校,走入课堂给孩子们上课,讲他们的职业知识,讲他们的兴趣爱好,向孩子们传授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长能力,提升素养,促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不分职业,不分形式的授课,让家长也来体验一下给孩子上课的感觉,也能更好地发现孩子上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找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家校共育。
每学期我都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上课一节生动有趣的课,上课内容由老师和家长协商确定,有集邮、书法、绘本故事、游历见闻等等,五花八门。家长课堂上,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家长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每一节课堂都彰显出了活泼有序的课堂气氛。课后还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孩子们“原汁原味”的课堂感受更能说明他们喜欢这样的百科讲坛。
实现家庭学校双赢 幸福共同分享
学校教育引进家长走进课堂,不单是为了丰富学校课程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着眼于时代的要求和孩子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理念一致、行动一致的“家校教育共同体”,最终实现家庭学校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当家长们一个个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做了亲密的接触之后,他们的感触更深。柴艺丹的爷爷说:“现在的孩子的见识面越来越广,我这样在集邮方面也算一个专家吧,面对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都担心有点应对不了了,看来不能低估孩子们的能力。”李欣洲的妈妈深深体验到了做老师的苦楚和艰辛:“面对这一个个差异迥然、个性千差万别的孩子,要使每一个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也真为难我们的老师了!”李兆琪的爷爷说:我的身体不好,本来是不想来上这堂课的,可是孙子一直鼓励我,比我积极多了,总是帮我准备这个,准备那个,让我觉得孩子比我这个家长做得都好。当我走上讲台给他的同学们讲书法的时候,他的眼神里那个自豪啊,让我好感动噢!
听到每一位家长的教后感受,我十分的感动。家庭教育、家长的精神面貌以及家长的价值观对孩子们有着深切的影响,只有家校联合,才能让孩子们未来的学习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二、走入自然社会,解放童心
走出校园 游学大自然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爱分为三块,爱自己、爱别人和爱自然,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爱。而爱自然,就意味着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去爱护、去欣赏。”但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乏爱自然的能力。他们从出生就一直在城市生活,甚至都没有机会好好地接触真正的大自然。很多家长没有办法给孩子更多的时间陪他们接触自然,孩子在学校里面则更多地是拼学习、拼成绩。可是长此以往,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孩子的学习热情日渐低落,心灵的禁锢使他们蕴藏的能量的无处释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我和班级家委会成员商议,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开展游学活动。在官滩沟、国学馆、敬老院都有我们游学的经历:在官滩沟我们进行了“亲近自然、攀登励志;野外聚餐、分享美食;吟诵诗文、汇报演出;精彩游戏、精诚合作;感恩父母、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活动;在国学馆,我们与稚子国学吟诵社的孩子和家长们联谊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活动,先一起祭拜孔子,之后分别进行了吟诵经典诗文的展示,最后我带领学生和家长参观国学馆。如果说在官滩沟的游玩是快乐的释放,那么在国学馆参观则是文化的浸润;如果说官滩沟让孩子们感受的是大自然的奇妙(炎炎夏日草木葱郁冰川并存),那么国学馆则让孩子们感受的是一种文化的精妙;如果说官滩沟学习的是一种勇于攀登、团结互助的精神,那么国学馆学习的则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活动的组织,不仅解放了童心,更让家长豁然开朗,他们又在继续计划着后面的游学活动,因为他们看到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收获。
深入社会 走进敬老院
作为当代的学生,每天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课堂与知识,而应当有较多接触社会的实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敬老院的活动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他们在敬老院或是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或是陪老人散步、或是给老人讲故事、或是给老人表演节目,能看出来他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在给老人们送温暖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引导他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让他们真正地懂得关怀的真谛,懂得用爱来感染这个世界。
三、引入银行管理,跃动童心
借鉴银行管理理念 精神物质共同积累 在班级开展“致远银行精神财富一卡通”活动,是我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的又一项举措。“致远银行”储存的不是金钱,而是导入银行的管理理念,模仿银行运行机制,进行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训练的一种活动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服务。它分为善学财富、善行财富和善言财富三个部分,以致远银行积分的形式,把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记入致远银行储蓄卡中,我可以根据积分的多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家长可以根据积分对学生进行真实的银行存款,从而达到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共同积累的目的。
改变传统评价模式 客观公正注重过程 过去对学生的传统评定比较主观,班主任根据学生在校一个学期的表现和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主观评定学生的优劣,导致老师大都凭印象给学生打分,家长也只注重孩子最后的考试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平时学习的努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创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评价新模式。而“致远银行”作为对传统评定方式的一种补充,无疑能够给予学生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校教育找到全新的载体,是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逐渐接纳了“致远银行”的管理模式,我发现班级中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烈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银行财富”一天天的增长真的是乐不可支,家长也欣喜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家中的变化,愿意主动承担家务,也更体贴了。有一位毕业的学生写信跟我说:“老邹,告诉您一个秘密——我现在还在用致远银行的存折呢!您的这个创意太好了!每天我通过看书,不仅仅拓展了自己课外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现在写起作文来,我是一点也不发愁了!更开心的是,通过看书、写作,爸爸妈妈已经在我的存折——真正的存折里存下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哟!想到这里,我想我梦里都会笑出声音来的……哈哈——”
优秀德育论文题目:作者:陈永忠工作单位:南川区民主中心校联系电话:创建班级文化特色***提升班级文化品位创建班级文化特色提升班级文化品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
创设班级特色文化彰显学生个性潜能班级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效果。创设班级特色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美化一下环境,张贴几张字画,或者写几句口号。真正的班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理念与实践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文章一、基本内容和做法(一)确立新观念,了解人格内涵。“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格。”英国名人伯克的这句话,应该......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理念与实践论文学校申报立项了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让我有幸参加由全国中小学班集体研究中心在广州增城举办的“班主任专业自觉与现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