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讯第三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从零学摄影第三期”。
心系校园
情牵师生
学生会文宣部主办 顾 问:樊学艺 王庭艳 主 编:苏焱荣
2012年4月8日 第三期
【清明节追思】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不朽的功绩
永远的追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我们深切怀念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深切怀念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先驱。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胡锦涛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清明节与维新精神
清明节也渗透着中国人的维新精神。清明这时节,春风化掉冬雪,万物开始生长,生命开始孕育。《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就是在已有基础上更好地创新。清明节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子,它提醒我们怀念,让我们从过去看到现在;它也提醒我们去做规划,让我们充满希望、充满想象力地走向未来。
——摘自2012年4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清明节的思与诗》
追怀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勇攀学习高峰!
——学生会文宣部2012年4月1日宣
【校园新闻】
◎3月29日下午5点,我校召开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就职大会。大会由吕梁学院副院长高顺有同志主持,由吕梁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贾白提同志宣布任命决定。吕梁学院正式任命:赵清明同志为吕梁学院附中校长,马金亭同志为吕梁学院附中党总支书记,张明亮同志为吕梁学院附中副校长,王
勇、杨增洪同志为分管原有工作的副校级领导。任命宣布后,新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作了表态发言。最后,高顺有副院长作了总结发言。
◎3月29日,教科所在初、高中部门厅的宣传橱窗里展出了我校师生最新的科研和研究性学习成果,其中包括3篇教师论文,13件学生作品。
◎3月31日,我校《英杰报》2012年第二期出版发行。本期报纸设专版对学雷锋活动进行了宣传。据悉,2012年第三期《英杰报》还将设“清明节追思”专版。
◎4月5日,我校初、高中部门厅展出了“校园文化——现代信息技术简介”版面,版面内容丰富,色彩亮丽,引人瞩目。
◎4月6日,清明节后的第二天,我校举行本学期第5次升旗仪式,初77班学生张伟婧在仪式上发表了《红色岁月 温暖记忆》主题演讲。
◎3月28日以来,我校部分初一学生每天下午活动时间在校园广场进行团体健美操训练。健美操由体艺处老师负责教练,将在4月28日举行的第八届校运会开幕式上表演。
【学生会工作】
◎3月29日,《英杰学讯》第二期向全校各班发行。
◎4月1日,文宣部在初、高中部门厅的黑板上书写了“清明节追思”宣传标语。
◎4月2日,学生会公布了第九次卫生检查结果。至此,3月份的卫生检查结果已全部公布。◎4月6日,团委下发了《学生会四月份重点工作提示》。学生会四月份重点工作有:一,抓好“三项常规检查”;
二、做好第八届校运会服务工作;三,为“五四”团员纳新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四,筹备好“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
◎4月7日,全校各班3月份两操和卫生检查的总评结果正式公布。《学讯》第四期将对评比出的先进班级进行表彰。
【特别关注】编者按:这是作家梁晓声写于2008年的一篇文章。《英杰学讯》之所以特别转
载这篇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给附中的师生们,值得推荐给更多的人们。请读吧。
地质局长和一顶帐篷
梁晓声
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上下两集的电视剧本《荒原》,这个剧本是在甘肃省境内拍摄的。它的拍摄,受到了从地质部到甘肃省地质局的热情支持。
地质局长专程从某驻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接见了摄制组的主创人员,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就把地质局当成自己的家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地质局能直接帮助你们解决的,我们义不容辞。不能直接帮助你们解决的,我们一定替你们尽力协调,争取顺利和方便。”
这位地质局的局长,抑或副局长,给摄制组的主创人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导演黄群学在长途电话里向我大谈他们的好印象,而我忍不住问:“简短点儿,概括一下,那局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导演说:“真诚。一个真诚的人!还是一个特别注意细节的人。”
我在电话这一端笑了,说你的话像剧本台词啊!一个人真诚不真诚,不能仅凭初步印象得出结论;一个人是否特别注意细节,那也要由具体的例子来证明。
导演在电话那一端说:他们将需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那位局长当着他们的面让秘书立刻找出来,亲自过目。清单上所列的东西中,包括一台发报机、一套野外炊具、几身地质工作服、一盏马灯、一些地质劳动工具和一顶帐篷等。
局长边看边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地质局有的,完全可以无偿提供给同志们。省下点儿钱用在保证艺术质量方面,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子的东西,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坏。一旦坏了,那不就得派人驱车赶回兰州来再取一盏吗?耽误时间、分散精力、浪费汽油,还会影响你们的拍摄情绪,是不是呢,同志们?有备无患,我们为你们提供两盏马灯吧。再为你们无偿提供柴油。你们只不过是拍电影,不是真正的野外驻扎,无须多少柴油燃料,对吧?至于发报机,就不必借用一台真正能用的了吧?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台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不是真的用来发报,是吧同志们?能用的万一搞得不能用了,不是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了吗?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寒冷了。你们还要在野外的夜间拍摄,一顶单帐篷不行。帐篷也可以无偿借给你们,但应该改为一顶棉帐篷。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可以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
于是那位地质局的局长,亲自动笔,将他认为应该无偿提供的东西,都一概批为无偿提供了。一位在场的处长低声对局长说:“后勤仓库里只剩一顶帐篷了,而且是崭新的,还没用过的„„”那样子,分明是有点儿舍不得。
局长沉吟片刻,以决定的口吻说:“崭新的帐篷那也要有人来开始用它。就让摄制组的同志们成为开始用它的人吧!” „„
听了导演在电话那一端告诉的情况,我对甘肃省地质局的局长,也顿时心生感激了。
之后,在整个野外拍摄过程中,那一顶由地质局长特批的崭新的棉帐篷,在西部地区的野外,确确实实起到了为摄制组遮挡寒冷保障温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正是因为那一顶崭新的棉帐篷,导演黄群学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局长的批评。而我,是间接受教育的人——剧中有一段很重要的情节,就是帐篷失火了,在夜里被烧成了一堆灰烬。制片人员的拍摄计划表考虑得很合理,安排那一场戏在最后一天夜里拍摄。拍毕,全组当夜返回兰州。
拍摄顺利,导演兴奋,全组愉快。
导演忍不住给局长拨通电话,预报讯息。
不料局长一听就急了,在电话里断然地说:“那一顶帐篷绝对不允许烧掉!我想一定还有另外的办法可以避免一顶只不过才用了半个多月的帐篷被一把火烧掉。”
导演说那是根本没有别的办法可想的事。因为帐篷失火那一场戏,如果不拍,全剧在情节上就没法成立了。
导演还说:“我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足够补偿地质局一顶棉帐篷的损失。”
局长却说:“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另外的办法究竟想过没想过的问题。”
最后,局长紧急约见导演。
导演赶回兰州前,又与在北京的我通了一次电话,发愁地说:“如果就是不允许烧帐篷,那可怎么办?那可怎么办?”
我说:“我也没办法啊!那么现在你对这个人有何感想了呀?”
导演说:“难以理解。说不定我这次一去,就会因一顶帐篷和他闹僵了。反正帐篷是必须烧的,这一点我是没法不坚持到底的。”
然而,导演并没有和局长闹僵,他反而又一次被局长感动了。
局长对导演的态度依然真诚又亲切。
在局长简陋的办公室里,局长说出了如下一番话:“我相信你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足够补偿地质局的一顶新帐篷被一把火烧掉的损失。此前我没看过剧本,替剧组预先考虑得不周到,使你们的拍摄遇到难题了,我向你们道歉。但是和你通话以后,我将剧本读了一遍。烧帐篷的情节不是发生在夜晚吗?既然是在夜晚,那么烧掉的究竟是一顶什么样的帐篷,其实从电视里是看不出来的。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顶旧帐篷代替一顶新帐篷呢?”
导演嘟哝:“看不出来是看不出来,用一顶旧帐篷代替一顶新帐篷当然可以。但,临时上哪儿去找到一顶烧了也不至于令您心疼的旧帐篷呢?找到它需要多少天呢?我们剧组不能在野外干等着啊!„„”
局长说:“放下你们的剧本,我就开始亲自打电话联系。现在,一顶一把火烧了也不至于让人心疼的旧帐篷已经找到了,就在离你们的外景地不远的一支地质队的仓库里。我嘱咐他们:将破了的地方尽快修补好,及时给你们摄制组送过去,保证不会耽误你们拍摄今天夜里的戏„„”
这是导演没有料到的,他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局长又说出的一番话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不是物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我们在野外工作时,所用一切东西,无一不是别人生产出来的。他们保障了我们从事野外工作的必备条件,直接改善了我们所经常面临的艰苦环境,这就使我们对于一切物质产品养成了特别珍惜的习惯。你们也可以想象,在野外,有时一根火柴,一节电池,一双鞋垫都是宝贵的。何况,我们是身在西部的地质工作者,西部的老百姓,太穷,太苦了啊!你们若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有什么两样呢?那笔钱,等于是一户贫穷的西部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甚至还绰绰有余。这笔钱由你们节省下来了,不是可以在别的方面的社会经济中,起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吗?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我们中国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物质一旦成为了生产品,那就一定要物尽其用。不要轻易一把火把它烧掉了。而我们中国人做事情,尤其是做文化之
事的时候,能省一笔钱那就一定要省一笔钱。中国的文化之事,理应启示我们中国人——对于中国而言,物质的浪费现象是罪过的„„
当导演后来在电话里将地质局长的话复述给我听时,远在北京的我,握着话筒,心里生出种种感慨。
感慨之一就是——中国委实需要一大批像那位地质局长一样的人民公仆。
而那位当年的地质局长,便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国家总理——温家宝。
【征文启事】
我校《英杰报》自去年以来,发表了多篇学生描写老师的文章,这些文章因生动地展现了相关老师的个性特征和风采魅力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为了更多地推介我校有影响力的、广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英杰学讯》特面向全校学生征文,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投稿方式:手写稿交《学讯》主编苏焱荣同学(高67班)(稿件最好为电子版);电子版发至caohaifengc@126.com邮箱;稿件请注明姓名、班级。
心系校园情牵师生学生会文宣部主办 顾 问:樊学艺 王庭艳 主 编:苏焱荣2012年4月25日 第四期【青春赛场】“ 运动赛场健儿挥洒青春激情,攻坚时期附中奏响发展强音。”我校第八届......
心系校园情牵师生英 杰 学 讯学生会文宣部主办主 编:葛昕霏顾 问:樊学艺张明亮2013年9月8日总第17期【祝福恩师】在全国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吕梁学院附中全体学生衷心祝......
心系校园 情牵师生英 杰 学 讯(北大清华校长寄语特刊)学生会文宣部主办 主 编:葛昕霏 顾 问:樊学艺 张明亮2013年9月23日总第18期【北大校长寄语】做一个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
杜山镇明确2012年计生工作思路为确保全镇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杜山镇贯彻学习了《全区2012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研讨会议》的精神,全面安排部署2012年......
第1篇:学讯第17期心系校园情牵师生英 杰 学 讯学生会文宣部主办主 编:葛昕霏顾 问:樊学艺张明亮2013年9月8日总第17期【祝福恩师】在全国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吕梁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