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锻炼的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锻炼心脏的方法”。
心脏康复锻炼的方法及保健
济南军区总医院 姜冠华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心脏康复锻炼定义为:尽可能确保心脏病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精神、社会生活状况所必须的行动总和〔1〕。心脏康复锻炼的目的是〔2〕:(1)调整身体和精神的不适应, 使之早日康复出院。(2)预防疾病再复发。(3)提高生活质量。心脏康复锻炼主要包括: 运动疗法,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 饮食、服药、日常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等。参与此工作的有医生、护士、体疗师、营养师、药剂师、临检技师和心理医生等, 但接触患者最多和任务最重的是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1~6〕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和护理, 应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 3 部分进行。
1.1 急性期 急性期是指从心肌梗塞发作被送入CCU 开始, 直到出院为止。此期间护理要点主要有:(1)介绍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2)告之心肌梗塞发生的原因、症状和使用药物的剂量及效果。(3)急性期的康复锻炼由于可发生心肌再梗塞和心功能不全, 因而要慎重。锻炼最好在床边进行, 并护士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住院后 2~3 w 内尽量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给予适当运动负荷锻炼, 但必须有医生、护士和临床检验技师参加。运动负荷试验时, 要观察以下 5 个项目。(1)自觉症状方面, 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眩晕发生。(2)心率, 不超过 120 次/min或不超过以前心率 40 次/min。(3)收缩期血压,血压上升不大于 3.99 kPa 以上或不降低1.33kPa 以上。(4)心电图, ST 段降低小于0.2 mv 或心肌梗塞部位 ST 段无显著上升。(5)无严重心律失常。运动负荷时心电图变化由医生观察, 但不论患者有无自觉症状都应行心电图监测。护理工作的重点是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心慌、呼吸困难、出冷汗和疲劳等。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并作 12导联心电图。另外在运动前后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急性期早期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排泄问题。应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泄的生活习惯,排泄时应有人守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日常生活能力(ADL)低下者更应加强护理。恢复期从出院后在家治疗到参加工作的时期为恢复期。出院时患者最担心的是心肌再发生梗塞。护理要点是:(1)指导患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 掌握运动程度, 注意有无胸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2)注意饮食, 禁烟。(3)告之易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并加以预防。(4)告诉患者按医嘱服药, 并说明其口服药的作用。(5)讲解出院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1.3 维持期 从参加工作到精神、身体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称为维持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护士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此期应进行运动疗法,同时治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特别是要告之患者依据自我监测脉搏来指导运动量。2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康复锻炼
2.1 适应证适于陈旧性心肌梗塞和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按NYHA 心功能分类, 心功能Ⅰ级是最佳适应证, Ⅱ、Ⅲ级可适当锻炼, 安静时也表现有心衰症状的Ⅳ级是禁忌证。
2.2 禁忌证(1)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发病近期。(2)不易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9.26kPa 以上或舒张压 15.96 kPa 以上)。(3)中度以上主动脉瓣狭窄。(4)淤血性心功能不全。(5)严重心律失常(不易控制的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Ⅲ°传导阻滞)。(6)心率快(100次/ min 以上)。(7)活动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8)有新的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9)不易控制的糖尿病。(10)急性全身性疾病和发热。(11)主动脉夹层分离。另外下肢阻塞性动脉硬化等也是心脏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2.3 运动强度和频率 在实施运动疗法时运动强度非常重要。强度小, 效果不好;强度过大, 可引起心功能不全恶化。在欧美运动强度是根据血气分析的氧最大消耗量施行。通常耗氧量在 60%~70% , 但也有报道耗氧量在50%以下的低强度运动也可取得较好效果。还有的报道用缺氧代谢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 AT)来决定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的运动疗法强度, 此法具有安全和疗效好的双重优点, 值得提倡。关于运动频率, 最好每周 2~3 次, 隔天 进行。2.4 方法
运动的方法为达到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目的, 可行踏板或自行车测力计持续运动, 每次 30min 左右, 并行局部的低强度肌力伸展强化运动。运动时观察指标有: 心率、血压、心电、有无心律失常、自觉症状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监测脉搏。按缺氧代谢阈值运动可减轻心脏负担, 但要注意有无心肌局部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2.5 护士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
运动疗法可使收缩压下降, 中性脂肪, 皮下脂肪减少。但运动疗法应随饮食治疗和行动疗法同时进行, 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改善身体状况。护士应根据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 因人而异地指3 心脏术后的心脏康复锻炼〔9, 10〕 3.1 术前护理
主要是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和术后各种引流插管可能引起的不适感, 并告之术后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3.2 术后康复锻炼
(1)一般是从床上开始锻炼, 术后3 d 可围床行走, 4~6 d 可在病房内步行。(2)在病房内或走廓步行时, 护士应教会患者监测脉搏的方法, 并指导其在步行前后测量。一般运动量时脉搏以不增加 20 次/ min 以上为宜。(3)运动量根据患者状况而定, 如病情允许, 可在走廓行走一圈(75m), 大约用 1min 完成, 逐渐步行距离增加到每天 5 圈(375 m), 然后指导患者适当做体操或边吸氧边轻度运动。
3.3 出院后康复锻炼
(1)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 如服药的方法及副作用的观察, 预防心肌梗塞危险的措施, 对今后生活的设计等。(2)告之冠心病发作的表现和急救的处置办法。(3)避免使心脏负荷增加和血压急剧上升的活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出院后 1 个月左右不要做抱小孩等增加尺神经张力的家务, 告诉患者入浴、排泄的注意事项。(4)日常生活应以监测脉搏为指导, 避免剧烈运动等。虽然心脏康复锻炼已取得一些成就, 但需要强调的是心脏康复锻炼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特点, 因人而异设计个体化的锻炼计划, 循序渐进、严密观察,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腰椎康复锻炼方法有以下方法可试: 一是悬垂法。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二是弯腰、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
腰椎康复锻炼方法有以下方法可试: 一是悬垂法。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二是弯腰、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
计划是人们对未来事务进行合理安排和预先规划的行为。在制定计划之前,可以先进行一些调研和分析,了解相关信息和背景。计划的过程是动态的,以下是一些处理计划变动和突发情况的......
计划有助于有效管理和分配资源,使我们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分解大目标为具体的每日、每周或每月任务,使计划更加具体可行。范文中的计划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性,相信......
制定计划是一种负责任和成熟的行为。3.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需要将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步骤和行动计划。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心脏康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