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推荐)_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4:26: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9、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10、新写实小说:(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11、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一、新时期文学历史语境与文学思潮

问题

(一)新时期历史语境给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①在思想政治方面,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强调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使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

②在经济方面,经济体制的推行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所以这给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拨正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如,政治性大批判运动等没有了,作家具有较为宽松的写作环境。(2)解放了文艺创作生产力。右派作家复出。(3)带动了文艺界思想大解放。逐步恢复文学是“人学”的观念。清除过去的清规戒律,特别是“三突出”与“高大全”的错误创作模式。

问题

(二)如何理解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共存格局?

答:①在纵向上呈阶段性变化:

1、80年代初期的现实主义占主导。叫新时期。

2、80年代中期以后的趋向多元化格局。叫新时期后期。寻根文学出现了,新写实主义小说出现了,先锋小说也出现了。

3、90年代的多元化格局。叫后新时期(张颐武等提出)。

②、在横向上呈多元并存与交叉:

1、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并存。(1)精英文学:特点一是话语的先锋性,即思想上的现代意识或现代人文精神。相对权力话语和主流话语而言,具有异质性。如张承志、莫言、余华等人的小说。二是形式的先锋性。注意使用限制叙事,象征,意识流,反讽、元小说叙事等现代小说技巧。(2)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是面向市场消费的文学,娱乐性与商业性是其最大特点。如王朔声称他的小说就是为了赚钱。(3)主流文学或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国家意识形态观念在文学上的体现。也叫主旋律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或当下反腐文学,如刘醒龙的《凤凰琴》、张平的《生死诀择》,电影《孔繁森》即是。

2、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文**流的并存。现实主义: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浪漫主义:张承志、张炜的小说。现代主义:朦胧诗、先锋小说或新潮小说。后现代主义:王朔小说。马原的小说。新生代诗歌。王安忆等精英作家的小说。

3、各种具体文学创作潮流的并存。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即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新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小说、新生代小说等的并存

4、各种文**流的混合交叉。(1)现实主义呈现开放姿态,容纳现代主义表现技巧。如伤痕小说——宗璞《我是谁》,受卡夫卡《变形记》影响很大,含有现代主义夸张、梦幻、心理描写等手法。(2)先锋小说回归故事形态,吸取现实主义小说故事性的优势。余华《活着》。(3)纯文学采取通俗文学的包装——内包装,使用招徕性文字。《白鹿原》、《废都》。

二、伤痕小说

问题

(一)什么是伤痕小说? 答:伤痕小说是指:(1)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出现的,(2)展示“*”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小说作品及创作潮流,(3)其名称来源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4)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问题

(二)伤痕小说的基本特点

答:

1、创作方法:回归现实主义。卢新华的《伤痕》当时被指责为暴露文学,恰恰也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些尖锐的问题,揭露了*非人的一面。

2、主题话语:人道主义色彩。表现:呼唤人性,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包括尊重个体的生存权利与人格尊严。宗璞的《我是谁》结尾:“只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才会有真正的春天。”

3、社会功能:提出和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刘心武的《班主任》提出教育孩子的问题——“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我是谁》提出尊重知识分子的问题。

问题

(三)试析《班主任》中的宋宝琦、谢惠敏形象 答:《班主任》是刘心武的作品,这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中宋宝琦、谢惠敏是其中的两个主人公。小说中描写的两个畸形儿形象。宋宝琦:愚昧无知的中学生典型。谢惠敏:深受极左路线毒害的学生女团干部形象。

三、反思文学

问题

(一)反思小说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答:概念: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张炜的《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反思小说的主要类型:

1、干部问题反思小说。代表作家王蒙。

2、知识分子问题反思小说。——张贤亮、谌容(《人到中年》)。

3、知青问题反思小说——梁晓生、史铁生、张承志、王安忆等。

4、农民问题反思小说——茹志娟、张一弓、高晓声。

问题

(二)如何理解茹志娟、张一弓、高晓声的反思小说 答:一,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反思小说开山之作)。表现从农民的历史曲折中反思干群关系的变化。结论:部分干部随着形势的变化与地位的变化严重脱离群众的倾向,这是导致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是交粮、砍树,但在两年时代却有了显著不同的内涵。

2、开拓新的叙述方式:(1)交错叙述与强烈的对比效果。(2)意识流与幻觉。老寿的幻觉。二,张一弓的反思小说。一是展示历史的非理性状态。具有新历史主义色彩。如作品:《张铁匠的罗曼史》、《黑娃照相》及《远方的驿站》。二是从农民的历史苦难中反思极左路线的危害。如作品《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三,高晓声的反思小说,从农民个体命运中反思历史的曲折。如其作品《李顺大造屋》。农民李顺大一生造屋的曲折经历。(1)第一次:大跃进将造屋材料全部充公。(2)第二次:造屋之钱被*被造反派头头骗走或抢走。(3)第三次:*中买造屋材料处处碰壁。(4)第四次:改革即将来临的1977年,终圆造屋梦。其小说的艺术特点表现为:(1)叙述从容,笔调幽默;(2)白描手法写人物简洁传神;(3)语言朴素。

问题

(三)王蒙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点

答:反思类的主题内涵:《坚硬的稀粥》——现实改革的讽刺寓言。早餐改革最终失败,还是稀粥加馒头片及大头菜,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算。《冬天的话题》:荒诞与中国问题透视。沐浴学权威朱慎独与海(加拿大)归派赵小强的争论。长篇:《活动变人形》: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反思中国人的文化人格。静珍:守寡与性压抑;受虐与施虐。倪吾诚形象。《恋爱的季节》:理想时代的爱情故事。所谓少女情怀。《失态的季节》:反右斗争中知识分子的人生塌陷。是钱文(有作者自己影子)等青年革命知识分子人生经历的变奏。《踌躇的季节》:失态的季节的续篇。写62年后阶级斗争扩大化以后钱文等的人生经历或国家形势。《狂欢的季节》:*叙事。对*的书写,钱文远走新疆。改革类:《春之声》:改革的春之讯息。王蒙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叙传色彩。

2、意识流手法的使用(东方意识流)。

3、气势之美。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

4、幽默、反讽等。《坚硬的稀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儿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主义”。问题

(四)张贤亮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点 答:张贤亮的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分别表现为:《肖尔布拉克》:苦难对人生的锤炼;《绿化树》:非常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获救;《灵与肉》:永不割弃的民族之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知识分子的奇特情感历程;等。

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叙传色彩;

2、多样化的叙述方式与文体样式。第一人称(潜对话)叙事。《肖尔布拉克》:司机自叙——向一个虚设的搭车的记者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元小说叙事:《浪漫的黑炮》。注释体叙事。《我的菩提树》。

3、哲理思辨。张贤亮:“没有思考和分辨,作家就无法驾御他所要表现的内容,而思考和分辨能力,只能来自学习。”《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与宋江的对话、与庄子对话、与马克思的对话。

四、改革小说

问题

(一)蒋子龙改革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

1、蒋子龙改革小说的主要内容。《乔厂长上任记》:吹响工业现代化与改革的口角(乔光朴形象)。告别政治衰老症(石敢),走出*历史怪圈(郗望北)。集权管理模式。《拜年》:行为管理模式。总调度室主任冷占国只讲数字与任务,车间主任等不服。副主任胡万通春节后扫厂门拜年。注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胡万通因此被选为副厂长。

2、蒋子龙改革小说的艺术特点:(1)理想主义色彩。《乔厂长上任记》。(2)注重改革家形象塑造。乔光朴:雷厉风行的改革家。解净: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改革者。(3)豪放悲壮风格。(注: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陈奂生出国》等

问题

(二)李向南形象分析

答:李向南是小说家柯云路小说《新星》中的主人公。其形象主要表现为:(1)向官僚主义者宣战的勇士。将顾荣的干将——横岭峪公社代理书记潘苟世就地免职。(2)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解决横岭峪小学危房。(3)胸怀大志的改革家。雷厉风行的作风。

问题

(三)高加林形象分析

答:高加林是路遥的改革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人生》表现了农村青年人生道路选择及其复杂矛盾。

(1)高加林进城:农村青年人生道路的选择。农村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回到乡里当了一个民办教师。不久又被人挤回家里当了农民。刘巧珍对他的关爱。到县委宣传部任通讯干事。接受中学同学黄亚萍的追求,断绝与巧珍的爱情。取消公职,重回到农村;黄亚萍与他分手。孑然一身回村,流下了痛苦、悔恨的泪水。

(2)农村青年人生道路选择的复杂矛盾:一方面他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与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能在那里实现自己新的更大的人生价值。

五、寻根小说

问题

(一)《棋王》的文化意蕴 答:阿城的《棋王》是对庄禅文化的精髓的推崇,显示庄禅人生哲学的文化内涵。王一生是其主人公。王一生的下棋,又是有文化的深刻含义。(1)以下棋对抗*乱世。“何以解忧,唯有下棋”。“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天运》)(2)棋艺中深含道禅精神。捡垃圾老头说,棋道中“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王一生同意与冠军老者握手言和,也体现了一种平和宽容的文化精神。还有无为的哲学精神。(3)庄子的道。即人有精神的追求,精于某种技艺。

六、新写实小说

问题

(一)如何理解刘震云、刘恒的小说

答:关于刘震云的小说:他的主题是书写权力等级结构中的人生世相。如:《一地鸡毛》:小人物生存的窘迫和变形的抗争;《官人》:权力欲和人性的蜕变。刘震云小说的主格调是反讽:如《一地鸡毛》:“原来以为坐班车是公平合理,单位头头的关心,谁知道是沾了人家小姨子的光。”揭示权力的社会本质及其异化;“没想到孩子进幼儿园,也是为了给人家陪读。”(给隔壁“印度家庭”);查水表老头经常说“他年轻时曾给某位死去的大领导喂过马。”(备注:代表作:短篇:《塔铺》等;中篇:《新兵连》、《单位》、《官场》、《官人》等。长篇《故乡天下黄花》等。)

关于刘恒的小说:其小说主题主要提示了食色的生存内涵。

1、对农民基本生存困境的关注:创作思想简析;

2、粮食或吃:作为生存基本需求的内涵——《狗日的粮食》。

3、性与伦理的剧烈冲突:《伏羲伏羲》。

4、以贫嘴消解生活的酸楚:《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问题

(二)如何理解池莉、方方的小说 答:关于池莉的小说:总体上说,池莉是一个为市民生活代言的小说家。其小说主要提示了如下观念:

1、市民烦恼人生的生存景观。如她的小说《烦恼人生》、《太阳出生》、《不谈爱情》等。

2、市民的生存哲理之一: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执着、坚韧地活着。——《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3、市民的生存哲理之二:世俗生活责任的承担。

4、女权主义的典型文本。《小姐你早》:妻子戚润物与李开玲、艾月等联合起来斗负心丈夫王自力。(姐妹情谊)《生活秀》《有了快感你就喊》。(备注:主要作品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是好》、《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等。其中《烦恼人生》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关于方方的小说:作为新写实早期代表的女作家。

1、《风景》:低层市民的生活状态与的生存策略。(1)亡灵视角。(第八子)(2)低层市民的卑微生存状态。(3)不择手段往上爬:七哥的生存哲学。(4)诗意的栖居的总体上不可能。

2、《祖父在父亲心中》:上辈两代知识分子人生命运与时代反思。

3、《乌泥湖年谱》: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曲折人生道路与命运。

4、《奔跑的火光》:审视当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文本。(1)时代的悲剧:金钱社会与物质时代。(2)女性(命运)的悲剧:择夫(贵清)的失败。(3)文化的悲剧:公婆的男权思想。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时间是() A、1949年7月2日 C、1949年10月1日 B、1949年8月1日 D、1949年12月2日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 现代文学的转向(转换时期的文学,延安文艺座谈会) 三,文艺批判运动四百花文学第二章转换时期的小说(农村小说,赵树理。孙犁。丁玲和周立波。柳青,王......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时间是( )A、1949年7月2日 B、1949年8月1日 C、1949年10月1日 D、1949年12月2日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1、《红日》的作者是() ;《红旗谱》的作者是() ;《红岩》的 作者是()、;《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 2、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

下载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