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徐悲鸿励志学画最新”。
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3、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心。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揭题设疑。
1、(板书:徐悲鸿。)你认识他吗?谁来介绍一下?
2、揭题释题:徐悲鸿的奔马为什么能画得如此传神,他的绘画技艺为什么会如
此精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相机板书:励志学画)励:鼓励、激励;志:志向、志气。(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激励自己)。
3、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怎么样?结果?)
二、初读全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
1、认真轻读课文:读准每个字词,不认识的查查生字表;
读通每个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2、出示第一组词:嫉妒很不礼貌激怒
(1)指读,正音。
(2)嫉妒:什么意思?(看到别人好心里怨恨)文中谁嫉妒谁?(有时光读一句话找不到答案,这时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来读。)为什么要嫉妒?认识达仰。
(3)于是(引读出示:)“一天,一个外国学生„„也成不了才!”
他是怎样说的?(很不礼貌)哪个字看出他的不礼貌?哪个标点也看出他的不礼貌?指导感情读。
(4)这哪是嫉妒啊,分明就是对徐悲鸿的侮辱啊,受到这样的侮辱,板书(受辱),徐悲鸿被激怒了,心想(出示句子)。这就是徐悲鸿立下的志向啊!(板书:立志。)他仅仅是为自己立志吗?(为所有的中国人)谁能读出他心中的这份坚定?
3、小结过渡:正是因为受到了外国学生的嫉妒和侮辱,徐悲鸿才立下志向,才有了励志学画的故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学画的经过,应该用哪一个呢?(奋发努力)请大家快速找一找文章哪到哪写的是奋发努力,刻苦学画。(4-6)
(1)这段中,老师有些词不太理解,出示第二组词:不知疲倦 陈列 潜心临摹。
(2)疲倦,说出它的近义词。能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吗?指读。作者一连用了几个词来形容骏马?(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现在你知道徐悲鸿为什么最喜欢画马了吗?读出骏马精神。
(3)陈列又是什么意思?找句理解:摆放。
(4)潜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专心)。临摹:照着模仿。文中写徐悲鸿临摹什么?学画可以临摹,还有什么时候也可临摹?(书法)
4、根据词语小结:徐悲鸿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潜心临摹着绘画大师的作品。终于(引读第七节)。
(1)出示第三组词:功夫不负有心人
“负”什么意思?(选择)。这里的有心人指谁?什么意思?(因为徐悲鸿付出了功夫,所以取得了成功,作品才会轰动画界)板书:轰动画界。如果你也做个有心人,付出了努力肯定也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
(2)此时此刻,大家还记得那个侮辱徐悲鸿的外国学生吗?他看到徐悲鸿的作品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出示段落。
哪个动作看出他认识了错误?哪个词看出了他认识了错误?
(3)出示:有眼不识泰山。什么意思?(当初不知道这么厉害,形容无知。)读出外国学生认错时的诚心诚意。
(4)齐读两个俗语,你还能再说一个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年之计„。失败乃成功之母„„)
三、理清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1、这堂课我们用组词、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词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读好了句子。现在请大家完整地默读全文,然后根据黑板上板书把课文分成三段。
为什么?(第1——3自然段)受辱立志
怎样?(第4——6自然段)奋发努力
结果?(第7——8自然段)轰动画界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了解了他受辱立志,勤学苦练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将细细学习课文,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2、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徐悲鸿励志学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徐悲鸿励志学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人物故......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3、情感态度价观: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3.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理解......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功夫不......
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品味字词句的过程中感受徐悲鸿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的品质。2、初步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