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清廉家风营造良好环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清廉家风建设”。
培育清廉家风营造良好环境
中华民族是一个家族观念浓厚的民族。古语说,成家立业,家和万事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家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提醒,对预防和抵制腐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表明,领导干部廉政与否,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可能是温馨的港湾,也可能是形成犯罪、悔恨终生的起点。每位领导干部及其家人,都要珍爱家庭和谐幸福,培育清廉家风,守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堤坝。
一、腐败侵蚀家庭、败坏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压反腐,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从十八大到目前两年半时间,中央已经查处了100多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仅去年一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接受信访举报272万件(次),立案22.6万件,结案2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万人。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5.5万人。全国法院系统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案件2.5万件、渎职侵权案件5500件。
近年,腐败向家族化、集团化演变现象明显。“夫妻双双把牢坐”、一家几口进监狱的现象比比皆是。*、***、令计划、苏荣等人,他们的贪腐案,都有家人的身影。苏荣的妻子于丽芳在苏荣主政江西期间,频繁为官商牵线搭桥,不仅插手土地出让和工程建设,还卖官收取巨额贿赂。外界评价于丽芳:一些来钱快的地方,都能看见于丽芳的身影。河南这方面的案例也不胜枚举。在孙善武案中,除孙善武女儿因怀孕未被羁押外,其妻子、儿子、儿媳全部进了监狱。2000年,河南沁阳铝电集团特大贪污受贿犯罪窝案,原总经理秦瑞歧因受贿被判处死缓,他的妻子、3个女儿、4个女婿、1个儿子先后被判刑,一家十口排着长队进大牢。这些领导干部由于家风不正,败坏了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这些贪腐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最终结局,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其背后无不隐含着家风、家庭对干部、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二、家风对干部廉洁的重要作用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注重家风。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月28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家庭、家风建设。大家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典故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古人对家风的论述,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家庭问题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精华。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可以凝练归结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我国公开出版的“家训”多达12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朱熹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每一本家训,读起来都让人受益匪浅。爱国诗人陆游这样嘱咐孩子:“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说,当官不是终生职业,不做官就要务农,这没有什么丢人的,但千万不能因为生计,去做那些市井小人干的勾当。有这样的家训家风,家族怎么可能不兴旺呢?曾国藩是清末的中兴名臣,他在家书中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在他的严格教育下,大儿子曾纪泽成为我国著名外交家,从沙俄手里争回了伊犁。次子曾纪鸿成长为数学家。他的后代政治家、科学家、学者辈出,没有一个不成材的,整个家族成为一个可观的文化现象。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朝做官的弟弟曾国荃,由于自己贪财好货,家风不严,家庭虽然迅速积累起上百万两白银的家产,二人虽同为一母所生,他的后代却籍籍无名,很快就败落了。古语说,天道好还。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例子,有的家庭通过不正当途径积累了财富,但总会有一些原因导致这个家庭迅速败落。
老一辈革命家注重家教家风,垂范后人,他们的家国情怀更激励人心。毛泽东用权有“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期间,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李讷经常饿肚子,毛泽东的卫士长就悄悄送去一包饼干。毛泽东知道后,严厉责问。卫士长辩解说:“别的家长也给孩子送东西。”毛泽东拍了桌子:“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参加了志愿军。当时很多人建议毛泽东不要同意毛岸英赴朝作战,毛泽东非常坚定地说:“我毛泽东的儿子不去,谁去?”这就是毛泽东的家教家风!
朱德一生清廉,公私分明,从不允许公车私用,如果家人使用办公电话办私事,严格依据通话记录自己掏钱付费。当年家里建立了一个小账本,每一笔开支都记得很清楚。周恩来为家人立下“十条家规”。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新中国的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94岁时立下遗嘱,将国家分配的房子归还,不留给子女。从他当部长到离休、去世至今,后辈没有一个在求职、上学、升职等事情上打过他的旗号。
人们每谈及习仲勋对习近平的影响,往往用一个古语,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习仲勋说,自己一辈子没有整过人。这样的家风传承到习近平总书记这里,就是一身正气,敢于担当的崇高品质。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在深圳举办88岁寿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未能赶赴深圳,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既充满了对父亲过寿的真心祝福,也有不能亲临父亲身旁的遗憾,更多的则是对父亲人格与品德,胸怀与作风,信仰与追求的崇敬之情,“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字里行间还表达了将父亲的好作风、好家风世代相传,尽心尽力投身党的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
对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父母长辈身体力行的淳朴家风和言传身教,是每名领导干部融入血脉的最丰厚基因土壤,是领导干部心系群众的最好分子载体,是最有助于树立健康而强大价值观的内在文化因子,是一名领导干部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精神给养。每一个家庭出了领导干部,我们认真追溯,都可以从这个家庭忠厚朴实、积德行善的良好家族传统中找到脉络。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很多领导干部地位很高,但父母始终谦和谨慎、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生怕给孩子添一点麻烦,中华民族传统家风在他们身上有着最集中的体现。生活在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中,领导干部也能防微杜渐,抵制外界的各种诱惑,增强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免疫力。
许多事实表明,领导干部出问题,与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苏荣、令计划等“大老虎”,正是因为家教不严、家风不正,把家庭当成了权钱交易所,“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结果,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家庭成员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兴趣爱好、人生追求、道德修养相互影响,再加上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关系和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感情基础和亲情纽带,无论是正面的提醒、帮助和规劝,还是反面的纵容、支持和鼓动,都容易左右领导干部对是非的判断。家人一句及时善意的提醒,就可能让当事者幡然醒悟、悬崖勒马;相反,就会起着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作用。北京首都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毕玉玺在乡镇工作时,他的下属收了群众两只猪苗,毕玉玺发现了,亲自找到他说,该给人钱给人钱,因为咱们本身是机关干部,咱们不能贪这个,如果你贪了这个,你说话就不硬气。这时的毕玉玺还是作风正派的。随着毕玉玺职务的提升,毕玉玺和家人的作风渐渐变了。一次搬家,妻子王学英委托一个叫蓝义的承包商将家中烟酒变卖成钱,蓝义帮其卖了10万元!那点烟酒茶叶怎么会值这么多钱!王学英知道蓝义的良苦用心,她不声不响收下了。当晚,王学英帮蓝义吹起了“枕边风”,不久,一个不大不小的工程就给蓝义,做了顺水人情。一年后,毕玉玺又搬家。王学英的电话又打给了蓝义,一后备箱烟酒茶换来了20万元!不久,没有任何资质的蓝义又顺利拿到了800万元的工程。2005年7月,毕玉玺被判死缓,王学英也紧步后尘,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清廉是从政的“护身符”,也是给家人最好的馈赠。领导干部关心家人、帮助亲人是人之常情,但不能让亲情凌驾于原则之上,更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不留万贯家财,就会留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但子孙为之自豪,外人也会为之敬仰。
三、共同筑牢家庭拒腐的坚固防线
领导干部能否廉洁自律、拒腐防变,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自己。但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帮助把好家庭关口的最重要角色就是配偶。世界上没有哪个妻子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好”,但是这个“好”却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妻子希望丈夫廉洁奉公,清正做人,在工作上不贪不占;有的妻子事事处处谨小慎微,自律的“枕边风”经常吹,廉政的“木鱼”经常敲,督促丈夫遵纪守法,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也不排除有的妻子沉溺于夫贵妻荣,把丈夫手中的权力当作生财有道的“摇钱树”,敢收丈夫不敢收的,敢拿丈夫不敢拿的,致使丈夫陷入了贪污受贿的泥潭,断送了大好前程,也毁掉了本来好端端的家庭。民国时期,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每年在南开女子中学毕业典礼上总会这么嘱咐:“你们走上社会后,很快就为人妻、为人母,成家后鼓励丈夫上进是对的,要帮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不顺眼的就是你这个原配。”
与司法监督、党内监督相比,家人在维护干部廉洁自律上,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往往能收到其他监督方式达不到的效果。一是情感优势。就感情而言,在一个家庭中,夫妻是唯一没有血缘关系而最亲近的人,重家庭感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体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在一篇《像家人一样把丑话说在前头》文章中说,一个人提拔以后,向他祝贺的人多数是外人,都说早该提拔了,现在提拔都晚了。可当他回到家里面,老父亲、老母亲往往会说:孩子,一定要好好当官,可不能犯错误抹黑;老婆往往会说:钱何时挣个够,官多大是个大?平安才是福。外人说的多数是恭维话,家人的话虽不太中听,但的确是真话、实话、贴心话。尹书记说的这些都是大家经常说的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也只有家人具备这个情感优势,才能把这些实话原汁原味说给领导干部听,领导干部听了才不觉得难听、逆耳,进而正确对待。二是信任优势。家庭成员之间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往往无话不谈,领导干部有什么想法常常先告诉家人,甚至征求家人的意见。女同志情感细腻、直觉敏锐,往往能直观迅速地判断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本质,及时把已经走到悬崖边还浑然不知的丈夫拉回来。古人说,疏不间亲,意思是说,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不受关系远的人的离间。家人之间的信任是最坚实的,领导干部的配偶一定要对得住这份信任,把别人不方便说的提醒说出来,把配偶没有觉察到的陷阱及时指出,在配偶容易膨胀的时候及时泼一瓢冷水,让他警醒起来,回归正道。三是防微杜渐优势。夫妻之间朝夕相处,对配偶的脾气、秉性、工作习惯等最了解,在大家眼里,配偶没有单位同志眼中的神秘光环,也不像亲戚朋友说的那样高大全,大家往往能从配偶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第一时间掌握他们思想状态的细微变化,随时随地纠正思想上的细微偏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好8小时外的守护神。
一个领导干部成长起来很不容易,领导干部的家属也有别于普通老百姓的家属,这种差别不是身份、地位的差别,而是领导干部家属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不仅是自己的事,还会影响到领导干部本人,影响到社会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干部家属是对领导干部8小时之外监督的“纪委书记”,一定要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作“最大的政治”,意识到作为领导干部的家属,时时处处都在风口浪尖,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觉,自觉当好廉内助,把好廉政关。
第一,要明事理。家家都有个观世音,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但无论如何,作为干部家属,首先要明白,廉洁是对家人最大的爱。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防线,既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对配偶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对老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儿孙自有儿孙福。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少吃苦、生活舒适而唆使配偶走上贪腐之路。刘铁男为了帮孩子创业,乱打招呼,大肆收钱,最后孩子和自己一起进了监狱。
第二,要畏法度。法不容情,在法律这个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任何感情都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大家的头脑中一定要有法律意识,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收的东西坚决不收。俗话说,喝凉水,拿赃钱,迟早是事。一日早朝,朱元璋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有说功高盖世者最快活,有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说名满天下者最快活,也有说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均不满意,沉寂片刻后,一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当场夸赞万钢的见解“甚是独到”。现在,一些不法分子为攫取不法利益,在直接腐蚀领导干部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往往采取迂回侧击的办法,把进攻目标瞄准领导干部的“后院”,千方百计从领导干部的配偶身上打开缺口。一些不法分子腐蚀领导干部首先走“夫人路线”,一起打麻将,出门旅游,送点小东西,温水煮青蛙,引导家属慢慢丧失抵抗力,掉进人家早已织好的大网中。
第三,要勿攀比。要保持平常心态,幸福感不由权大、钱多、物质丰富来决定,而由个人的心态来决定。英国哲学家罗素1924年7月来到四川,坐两人抬的滑竿上峨眉山。当时天气闷热,轿夫累得大汗淋漓。罗素想,轿夫一定痛恨他们几个坐轿的。罗素下了竹轿,看到轿夫吸着烟锅,有说有笑,丝毫没有怨气,丝毫没有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苦。他由此得出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以自以为是的眼光去评判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西方学者统计,说人一生当中由生到死生活质量平均能提高一倍。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平均上升了至少一倍。特别是四五十岁的人,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却出现“三高”症状,小时候穿的是什么,现在穿的是什么,生活早就实现了小康。好日子慢慢过,不要盲目攀比。一个家庭,只要精打细算,日子没有过不去的。一定要管好自己,不贪金钱,不图虚荣,在任何情况下,都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顶得住歪理、管得住小节,真正懂得什么是得、什么是失。
第四,要慎微始。千里之堤,往往溃于蚁穴。从公仆到贪官,只有一念之差;从贤内助到贪内助,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对外在的诱惑,要稳得住心神,不能有小意思、无所谓的糊涂思想,更不能同流合污。生活中,每拒绝一个巧立名目的红包,每婉拒一次别有用心的吃请,每疏离一个阿谀奉承之人,都会使家庭的小船远离腐败的漩涡。相反,每一次有意无意地放纵,每一次得过且过的收礼,每一次自欺欺人的掩盖,都将使家庭日益逼近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五,要严管理。作为家里的内务部长,一定要严格管理家庭,不能糊里糊涂。一是管好家庭账目。拒收来路不明的钱物,对有外财之嫌的收入和可疑的支出,要大胆过问,避免听之任之,铸成大错。二是管好丈夫行踪。河南电视台有个公益广告《回家吃饭好》:回家吃饭好,孩子功课能辅导,夫妻恩爱乐陶陶,孝敬老人须尽早,腾出时间勤思考,饭菜可口油腻少。在外吃饭,大鱼大肉、烟酒刺激,对身体并没有好处,还容易传染疾病。妻子要对经常很晚回家的丈夫认真过问,督促丈夫少一些应酬,不沉溺于“灯红酒绿”。管住生活小节是为了不失大节。三是管好子女亲属。教育子女不要随便得别人的好处。不要让亲属向领导干部伸手要权、要钱、要物、要工程项目;不能让亲属要求领导干部给有关方面打招呼,提供方便,谋求好处;不能让亲属打着领导干部的招牌牟取不正当利益,甚至从事非法活动。
四、在涵养清廉家风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常说,妻贤夫祸少,子孝家平安。夫妻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对培育和传承良好家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把子女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家风的力量很重要。好家教、好家风能让孩子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精神的激励以及健全的人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领导干部的配偶要努力成为良好家风的培育者和传承者。
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亲情教育“三分靠说,七分靠做”。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孩子的成长与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大家普遍反映孩子难管。为什么难管?在于一开始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家风。很多领导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的妻子,在丈夫职务一步步提升后,对如何治家,缺乏研究和思想准备,缺乏知识和经验。当丈夫职务逐步上升时,如果配偶能始终保持低调、谨慎、平和,不仅对丈夫开展工作是一个有益的帮助,更是给子女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子女在无声无息中受到做人、处事、求学的教育。
二要培育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领导干部的妻子、孩子不是特权的象征,相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我们常说西方的有钱人叫贵族,我们的有钱人叫土豪,为什么?因为西方有钱人给孩子培育了贵族精神。我们想象当中的西方贵族都是吃大餐、玩游艇,养尊处优、悠闲奢华,其实不是这样。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比平民学校还要苦。这样的学校不是谁都能上,除了高昂的学费,还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和家族品行考察,通过了考察才能来这里吃苦。这些贵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环境中,目的就是让孩子培养合作精神和自律意识,形成巨大的荣誉感和牺牲精神。英国皇室派哈里王子到阿富汗前线担任机枪手,皇室不是不知道前线危险,但是他们认为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是本分所在。由此联想到毛泽东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意义并不仅仅是以身作则,而是表现了一种大无畏的崇高精神。
三要教育孩子谦虚低调。领导干部的孩子,从小在众人的夸奖、表扬中长大,容易张狂,忘乎所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在前线听说侄儿马严、马敦到处乱发议论,讥刺别人。于是,他给侄子写了《戒兄子严敦书》,其中说到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出言谨慎,谦恭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喜爱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喜爱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谦虚谨慎的人。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资源的包袱”,就是说有些国家资源非常丰富,本应该成为优势,却由于过于享用资源,不思进取,反而落后了。领导干部家的孩子也容易出现这种状况,享受着较好的教育资源、家庭环境,其实对孩子成才很可能是一个障碍。俗语说,自古家贫出孝子,从来纨绔少伟男,我们要警醒啊!
四要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领导干部的配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位,厚德载物,情趣高雅,不流于庸俗。和家人相互体谅关心,始终保持家庭积极向上的健康环境。不能有理三扁担,没理扁担三,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我们常说,相夫教子,象棋之所以叫象棋,就是因为相非常重要,一旦失去,离输棋就不远了。相的特点就是辅佐将帅、调和鼎鼐。配偶在家庭中也要像象棋中的相一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通情达理,贤惠体贴,让丈夫在家庭中感到舒畅,感到放松;让孩子在和谐、温暖、宽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营造良好环境演讲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泰山乡营造良好环境工作总结2011年,我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职能、规范行为重点,从加强领导、强化服务、集中整治、信用建设四方面着手,全民动员,多......
营造良好环境演讲稿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现如今,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营造良好环境演讲稿,仅......
演讲稿是在特定场合下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结构,使演讲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演讲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信息......
演讲稿的开头要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设定一个清晰的演讲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确保思路清晰、逻辑连贯。演讲是一种艺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