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分析报告_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48: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经济分析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经济分析报告

2011年 班 级: 小组成员: 日 期:

目录

一、2011国内经济简述.................................................................................................二、2011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三、2011年国内焦点经济问题分析.............................................................................四

趋势预测 五 总论

参考文献...................................................................................................................一、2011年国内经济简述

2011 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日本经济遭受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严重打击,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新兴市场国家在高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速趋于降低,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等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尽管如此,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稳定。

2011 年上半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为缓解通胀压力、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和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导致上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今年一季度GDP 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上半年累计增长9.6%,同比放缓1.5 个百分点。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预测,2011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4%左右,比2010年略有回落,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将上涨5.5%左右。对于未来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报告建议仍要以稳为主,把短期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和保持中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并认真解决传统制造业中小型微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和高利贷问题。另外,报告预计如果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变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内,GDP增长预计将达到9.2%。二 2011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 1.世界经济环境

2011 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日本经济遭受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严重打击,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新兴市场国家在高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速趋于降低,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等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中将2011 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4 月份的4.4%降至4.3%,明显低于上年5.1%的水平。其中,美国、日本2011 年经济增长将分别达到2.8%、-0.7%,比4 月份预测下调0.3、2.1 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2%,比4 月份预测上调0.4 百分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5%,与4 月的预测一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但出现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稳定。2.国内经济环境

二、国内经济环境

上半年,我国经济减速和物价上涨处于基本处于可控范围。展望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经济运行有望持续平缓趋势,但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加严重,我国经济运行环境更趋复杂。

(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可能微调,有利于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1.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011 年以来,刺激政策退出对经济的收缩效应逐步显现,汽车、房地产市场销售反应尤其明显。但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GDP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9.5%~9.8%的潜在增长区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上半年,尽管工业、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环比增速2~6 月份分别为0.94%、1.13%、0.92%、1.03%、1.48%,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体现出工业运行基本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 月份环比增长1.29%、1.29%、1.28%、1.38%,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6%,增幅比上年略有提高。目前的平稳减速格局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大幅下滑有本质区别,从我国劳动力、电力需求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强,刺激政策的稳步退出不会造成经济大幅下滑。2.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可能微调

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稳中偏紧,取得明显调控效果。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将是平衡好“降物价”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不变。但考虑到前期调控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并将进一步显现,以及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资源紧缺、融资成本急剧攀升的困境,为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根据具体经济形势变化进行灵活操作和适度微调将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在维持“稳健”基调不变的情况下,适度进行微调,放缓收紧步伐和力度。

(二)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企业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因素,将制约下半年经济增长平稳运行

1.“转方式、调结构”进展缓慢,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转方式、调结构”是“十二五”规划的发展主线,但上半年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部分结构指标朝着“十二五”调控目标的反方向发展。如投资增长明显快于消费,投资率节节攀升、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局面难以改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7.5%,不足50%。投资拉动型需求结构必然引导

产业结构和能耗的相应变化,当前拉动工业增长相对较快的行业中不少是受投资需求拉动的“两高”行业,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12.6%,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电力供需矛盾加剧,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预计下半年国家将对高耗能产业采取更加严厉的抑制措施,对短期经济增长稳定将产生一定影响。

2.企业成本将集中持续上升(1)融资成本明显上升

受货币政策紧缩影响,6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9%,较上年末下降了3 个百分点;上半年共新增人民币贷款4.17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了4497 亿元;M2 和M1 同比增速分别为15.9%和13.1%,分别较上年末下降了3.8 和8.1 个百分点。持续的升息和不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特别是对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影响严重。二季度以来,企业从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普遍上浮了20%〜50%。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经营、在贷不到款的情况下,被迫向民间融资,但民间融资成本更高。(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只上涨7.0%,低于购进价格3.3 个百分点。由于大多数企业一般在接单后才组织原材料采购和进行生产,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往往面临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的情况。(3)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继2010 年30 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北京、重庆等13 个省区市再次较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幅度超过20%。上半年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5.3%,比上年同期扩大2.1 个百分点。(4)人民币持续升值加剧企业生产经营风险

2010 年6 月人民银行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5.5%,其中2011 年以来升值幅度就超过2%,人民币中间价创汇改以来新高,对出口企业产生较大影响,降低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导致企业汇兑损失加剧,出口企业接单谨慎影响了出口业务的开展。

总体来看,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原材料、工资等成本推动型涨价因素不会明显减弱,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严重,而企业自我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越来越弱,必然影响企业生产及经济增长。

3.居民收入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速,通货膨胀和负利率使老百姓利益严重受损,有悖于“十二五”收入分配调整方向

2011 年上半年,尽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2%和20.4%,但同期财政收入增长31.2%,1~5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7.9%,表明收入分配仍过多地向国家和集体倾斜,加之居民消费价格加速上扬,市场负利率的局面没有改变,广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利益严重受损,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继续恶化,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 2011年国内焦点经济问题分析

当前,物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公布调查结果,百姓最关心的国内经济生活事件是“物价上涨”:72.9%的受访者深感物价上涨的压力。对于2011年物价走势,绝大部分机构和学者都认为CPI将继续保持高位,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调控物价成为今年各宏观调控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从去年的“适度宽松”改为“稳健”,央行连续数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多部门紧急出手平抑物价。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密切关注物价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对农产品、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食品价格给予高度关注。可以预见,2011年,物价问题成为政策焦点,各项政策的变化将与物价走势密切相关。

2010年物价涨幅高于目标特别是四季度较大幅度的攀升,除了危机时期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之外,以下两个因素是导致第四季度CPI超出预期的成因。一是输入性通胀与成本推动叠加效应更加明显。第四季度物价上涨中以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起到的作用最大,比如11月食品价格上涨了11.7%,拉动CPI涨3.8%。背后的缘由在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是通胀预期自我强化和投机因素推波助澜。去年四季度,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气候异常,对大家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形成自我强化态势。在这样的土壤下,加上有充裕的资金,在信息不完备、监管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投机者推波助澜,出现非理性的脱离供需关系的上涨。

因此,除了货币资金因素外,2011年控制物价的重点在于整顿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市场供应量。围绕“促生产、畅流通、增储备、建机制、保民生”,坚持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全面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一是大力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支持蔬菜生产和流通,保障化肥生产和市场供应;二是积极支持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储备,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制定价格调控预案,努力保障重要商品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三是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四是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加强价格法制建设,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强化价格监测预警,丰富完善价格调控手段;五是开展价格专项检查,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坚决整顿市场价格秩序;六是妥善把握时机、节奏和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审慎出台政府调价项目;七是进一步充实价格调控监管力量,建设强有力的价格工作队伍,切实做好稳定价格保障民生工作。四 国内经济形式趋势预测

展望下半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规划投资项目将纷纷上马、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建设项目启动,投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如果没有影响消费需求的重大政策出台,居民消费将平稳增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年贸易顺差比上半年有所扩大。同时,物价上涨压力将使宏观调控政策保持既有取向并继续加大力度,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减速趋势。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11 年2 季度)》预测

一、物价涨幅将平稳回落

受政策、经济和国际市场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不断创出新高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在4.5%~5.5%的区间相持一段时间,全年价格涨幅仍然可控。初步预计,我国物价运行将呈现三季度高位回落、四季度趋于平稳的特征,2011 年全年CPI 和PPI 分别上涨4.9%和6.8%。

二、投资增长将维持高位

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5%左右,增幅比上半年略有回落,四季度投资增长将保持平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8%左右,增幅较上年放慢2 个百分点。

三、消费增速有望反弹

受高通胀抑制、传统季节性淡季影响以及汽车和房产两大市场仍将继续调整的影响,三季度消费增速将比上半年有所放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5%左右,增幅比上半年放缓约0.3 个百分点。随着四季度物价涨幅回落、消费旺季到来以及保障房分配带动的家电、建材需求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或将触底反弹。预计2011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左右,扣除物价因素实增长12.1%,增幅较上年放慢2.7 个百分点。

四、外贸增速将平稳回落

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可能逐季放缓。初步预计,三季度出口额增长20%左右,进口额增长26%左右;全年出口额增长20%左右,进口额增长24.5%左右,累计贸易顺差约为1570 亿美元,较上年减少14%左右。

五、工业增长将有所回落

下半年工业生产将呈现逐季放缓趋势,预计三季度工业增长13.8%,比上半年回落0.5 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 左右,比上年回落2.2 个百分点。

五 总论

现在正处于第三个季度末,从年初到现在来讲,中国的经济依然很稳健。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形势结合对未来国内经济的预期来看,虽然目前国内存在着诸如物价上涨等一系列严峻经济问题,但是直至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有较大减缓,各种国内经济问题,经过国家各种政策及市场的调节,对未来我国经济不会有太大威胁。中国的经济依然很稳健,全年即将实现经济软着陆

参考文献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11 年2 季度)》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8.5%左右。2010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外需有望止......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中国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指出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要通过调整结构,走政府推动和经济自主增长相结合的模式,同......

中国经济报告

1月宏观经济数据前瞻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于2月中旬公布。表1是我们的详细预测。我们预计: 1月份CPI同比增长率升至5.4%。春节前的食品价格反弹是推动CPI升高的主 要因素。非......

中国经济现状分析1

中国经济现状8月16日我在《全球经济展望》中分析判断了未来一个月的经济情况,当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时至今日,全球经济的事实验证了我的忧虑。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全球证券市场大......

5月中国经济分析及上半年展望

2013年1-4月中国经济分析与经济形势判断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综合国家统计局、央行、海关及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BOABC分析师马文峰认为:上半年物价......

下载中国经济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经济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