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明学校工作计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明校园工作计划”。
市民文明学校工作计划
2009年来,在文明市民学校的建设中,我们坚持“四个原则”,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立足建设,不断创新,努力打造市民学校特色的教育品牌,使区文明市民学校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推进学习型城区和文明城区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广泛开展旨在不断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培训活动
(一)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文明行为养成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礼仪教育与实践活动
文明市民学校以“文明礼仪和道德养成”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市民总校编写了《道德故事新编》、编写出版了30万字5000多册《市民礼仪》及《礼仪知识问答题手册》等教材,并以此为基本教材,举办“礼仪教育师资培训班”,在全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广泛开展礼 仪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文明礼仪宣讲团进社区”活动,在全区各街道中心校开展文明礼仪巡回宣讲活动,376600人受到了礼仪知识教育,通过培训,使市民了解和掌握做文明市民的基本礼仪知识;精心编写了160余道“礼仪知识竞赛题”,并印发了10万份供全区开展礼仪知识竞赛活动使用。
(二)以迎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市民讲外语”培训教育活动 文明市民学校总校,以“我遇到了外国人”、“生活在北京”、“奥运在北京”为主题,编写了系列教材,并以市民学校为重点,开展英语普及性培训。为了展示市民学英语的成果,市民学校总校每年都开展提高了广大
市民的英语水平,从而进一步营造了北京国际化的语言氛围。
(三)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大力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市民学校总校,把青少年校外德育教育作为工作重点,为学生发放《未成年人德育手册》、针对未成年人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像“春来福到”慰问孤老活动、“社区小记者”、“青少年才艺竞赛”、组织“环保小卫士”、设立“校外教育活动站”、在青少年中开展“点点工程”等系列校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使青少年增加了社会知识,在实践中养成了良好的德操。
二、大力加强机制建设,促进文明市民学校规范化管理
在文明市民学校的建设中,我们立足建设,坚持创新,努力打造市民学校特色的教育品牌,全区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扎实有效的保障机制;长效持久的激励机制和顺畅有序的运行机制。
(一)网络健全的组织机制
目前,文明市民学校有总校1所、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由原来的10所调整为7所、居委会文明市民学校由原来的189所调整为152所,市民学校的覆盖率达到100%。各级文明市民学校,分别制定了“文明市民学校章程”,成立了“文明市民学校(三级)管理委员会”,确定了各级文明市民学校的教育管理功能和职责,建立了“文明市民学校管理制度”。
(二)全区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
形成了“区委区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文明市民学校管理模式。
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文明市民学校教育工作,对文明市民学校从工
作部署到教育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区教委、区社区学院等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协调与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指导文明市民学校各项工作。街道社区把市民学校工作纳入工委办事处的总体工作中,充分发挥市民教育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了对文明市民学校的协调与管理,基本形成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活动,为文明市民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好的外部环境。
(三)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
1、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为了规范文明市民学校的管理,各级校务委员会分别制定出了本校的“办学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内容的“文明市民学校章程”及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文明市民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力地保证了文明市民学校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转。
2、大力加强信息宣传和社区网站建设。为了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市民学校总校(社区学院)建立了社区教育网站,建设了“市民学校”网页,包括“信息快车”、“相互借鉴”、“百姓故事”、“市民课堂”、“才艺展示”等社区教育版块,为市民学校网络化教育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全区从事社区市民学校教育教师达1463人;志愿者队伍1060人。
5、加强市民学校的教育研究工作。市民学校以承担教育研究课题为契机,加强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文明市民学校工作水平。市民学校总校积极承担了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大城市中心区文明市民学校的性质与作用》、《首都中心城区文明市民学校研究》、《远程社区教育网络的研究》等子课题研究项目,为文明市民学校教育发
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
(四)长效持久的激励机制
1、为居民搭建展示的舞台---居民通过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产生归属感和愉悦感。
多年来,各级文明市民学校教育形式不断充实、丰富。其中包括以知识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市民大课堂”教育;以读书看报、学习交流、演讲为主要形式的“读书会”活动;以开办各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班为主要形式的市民培训教育;以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养鱼、提高市民自身修养、生活情趣方面的艺术鉴赏、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以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唱歌、跳舞、保健操、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扇等文明健身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可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全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有秧歌队、书画社、合唱队、京剧队、时装表演队、太极拳协会等200余支团队。市民学校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如合唱、跳舞、书画摄影、手工制作、中老年模特、各种棋类、保健操、太极拳比赛等,居民通过参加本社区市民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
2、颁发培训证书----使居民学习追求“高层次”。
我们对长期坚持专业课学习的居民,开展学习水平测试活动,对通过测试成绩合格者,还颁发“结业证书”、“等级证书”,使市民学校教育质量、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高。
3、总结表彰----学习有了“光荣感”。
市民学校总校还制定了各级市民学校先进校、先进教师、优秀教学活动、先进管理工作者、优秀学员、优秀信息员等评比条件及评比办法,定期召开年度表彰大会。近两年来,全区市民学校有159名先进集体获得市、区级市民学校先进校;有251名先进个人受到市区有关单位的表彰。
(五)扎实有效的保障机制
1、坚持教育资源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资源开放工作,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实现全区范围相关相宜社会事业的合理布局和资源共享。每年要确保80%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校外教育机构向社会开放。同时,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和成人学校的现有设施,都要积极担任社区教育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与文体活动场所,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向社区居民开放”。除此之外,机关、单位、学校等凡能够承担市民教育的各类教师、志愿者等教育资源,都纳入了文明市民学校资源共享的范畴。
2、加大投入,保证市民学校活动经费。
近年来,在各街道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设置活动站、室,添置活动设备,大大改善了文明市民学校的办学设施,从而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3、坚持督导评估,建立表彰奖励制度。每年用于表彰奖励市民学校先进校、先进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活动、优秀学员及各项评比活动等经费达10万元。
(六)顺畅有序的运行机制
形成以市民学校总校为龙头、以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为主体、以社区基层文明市民学校为基础的教育运行机制。
▲ 总校的“龙头”作用:文明市民学校总校积极探索为社区教育服务、创建学习化社区的途径。在师资培训、教学指导、教材编写、专项培训、全区大的综合教育活动以及对街道、居委会两级文明市民学校的检查、指导、评比、表彰等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
▲ 中心校的主体作用:中心校负责本地区离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的较大规模的培训以及地区较大活动的组织领导,并管理检查本地区基层文明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市民培训活动。起到了积极引导、制定市民学校教育活动方案、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的教育主体作用。
▲ 居委会市民学校的基础作用
基层文明市民学校根据市民的教育需求,负责落实街道中心校的教育教学计划,承担着本社区最直接、最有效的文明市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三、几点体会:
▲ 领导重视,是搞好文明市民学校工作的根本保证。▲ 健全完善组织,是搞好文明市民学校的前提。▲ 加大投入,是办好文明市民学校的保障。
▲ 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区教育资源优势,是办好市民学校的基础。▲ 创新教育模式、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是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重点,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创建浙江省文明县做出积极贡献。二、总体要求认真......
市民文明学校工作计划2009年来,在文明市民学校的建设中,我们坚持“四个原则”,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立足建设,不断创新,努力打造市民学校特色的教育品牌,使区文明市民学校真正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市民文明学校工作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篇1:长寿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工作计划 2009年长寿社区市民文明学校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促进......
区文明市民学校工作计划2010年xx社区文明市民学校的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彰显市民学校立足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