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调研汇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行调研汇报材料”。
**县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市东北部,是长江上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县境内最低海拔***米,最高海拔***米,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年均气温***℃,年均日照***小时,年均降水量***㎜,是天然的“大地温室”和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独特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具有早、稀、特、优的特点,以早春蔬菜、晚熟芒果、早熟枇杷为主的南亚热带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我县先后被评为*****县、全省*****产业基地强县、******建设示范片、全省*****财政奖补试点县、全省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县、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全省“*****工作先进县,纳入******项目区。
我县“三农”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的目标,坚持“以现代农业规范为取向,以全域全程全面规划为基础,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基地和村落民居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整体协调推进为路径,以引导机制建设为保障,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粮食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全县“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增速为****%;农业增加值达****亿元,增速为***%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
一、**县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带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农村产业连片发展已具规模,靓丽的新型村落民居正在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全面延伸。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立足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建设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的高标准农田,整体连片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实现了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2011年共投入资金14603万元,比上年增长54.3%。开工水利工程项目1493个,整理土地21800亩;建成通村通畅公路118.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千米;防渗整治渠道154.02公里,新建蓄水池(窖)30口,新建沼气池1500户,三改(改厨、改厕、改水)1500户;整治病险水库2座,新建引水管道40.92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恢复改善灌面3.03万亩。
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精品、高效农业,扎实推进主导产业连片发展。到2011年,全县形成优质粮基地18.9万亩、产量8.5万吨,特色蔬菜基地5.2万亩、产量17.55万吨,优质烤烟基地6万亩、产量17.6万担,特色水果基地8.8万亩、产量4.65万吨,干果(核桃)基地12.13万亩,优质中药材基地1.4万亩。加大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助推畜牧业的发展,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28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场24个。特色水产基地建设加快,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早繁育苗基地,全县网箱养殖达6000余箱,水产品总产量达1.24万吨。
产业经营两个带动明显。牢牢抓带动主体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新型农民培养、利益机制联结四大关键,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初步建成集科技、信息、培训、加工、仓储、营销为一体的攀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农产品初加工率达76.2%。2011年全县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省级4个、市级10个、县级2个),合作社总量达到9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范围覆盖了全县所有的农业领域,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集镇民居面貌大为改观。紧紧围绕“一心两区三组团”战略部署,结合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小城镇开发、灾后恢复重建、工矿企业搬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打造因山顺势、因地制宜、聚散有章、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民居。建成白马、垭口等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重点集镇。编制了《**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城乡风貌规划》和20个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设计,推进了11个新村集中居住点建设,新建农房1604户,实施农房风貌塑造
9007户。
二、农业投入机制
坚持“多条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投入原则,广辟资金渠道,建立财政投入、涉农资金捆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帮扶单位资助、受益群众筹集、社会各界捐助、政策优惠减免的筹资机制,实行“三农”项目打捆、资金整合投入。
搭建融资平台,创建金融服务机制。多渠道搭建金融投融资平台,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整体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其他面上工作。创新金融信贷机制,鼓励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采取小额农贷、三户联保、办理惠农卡、设立助农取款点等形式,与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建立小额贷款服务合作关系,并与各项支农惠农金融政策结合、挂钩,搭建农民群众所需资金平台,利用累积信用记录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仅2011年,驻县金融机构共向示范片建设区农户贷款1.89亿元。
2011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投入总额达11.96亿元,财政支农投入达2.6亿元;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预计达3.8亿元;整合农业、水利、农机、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建设等30多个涉农项目的资金16675万元统筹用于示范片建设,同时,引导民间资金投入44207万元,其中带动群众自筹资金投入19785万元。
三、下一步农业发展重点
我县将坚持用新型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新型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用农业现代化实例引导农民。力争到2015年,县域生产总值翻一番,突破140亿元;地方财政时购入翻一番,突破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12800元以上。
从今年起,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马一批重大涉农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从2011年到2013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9万亩,预计总投资1.23亿元,其中2012年计划完成2万亩,投资4200万元;2012年启动马鞍山水库建设,设计投资4.1亿元;到2015年,全县实施通村公路建设150公里,预计投资7500万元。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县初步建成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以上;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林下种养业8万亩;优质烤烟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三是新村建设。2015年实施新村建设150个聚居点,涉及8.58万人,预计财政投资5.89亿元。
在今后的五年,我县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要求,抓住发展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幸福**为目标,坚持“三化”互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实现全域全程全面小康
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盟组织部调研汇报提纲各位领导:按照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我现在把太平乡关于调研提纲规定的10项内容逐一作以汇报,请提出宝贵意见。一、关于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发展党员“......
参加筹建办第二次北京调研 资料摘要及个人印象通过调研更加深了对建设现代化办公楼项目的认识理解,正所谓“货比三家,心里有数”。确确实实有从感知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收获,下面......
法院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为了让上级法院能更好地掌握基层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及推广应用情况,现将我院的信息化工作建设情况作以下汇报:1、我院信息化工作的组......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9月9日至13日,在XXXXX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随同全县第二期女干部培训班的姐妹们赴浙江省平湖县新仓镇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还参观了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
调研汇报调研时间:2011年5月11日到2011年5月22日; 调研地点:北京、天津、西安、郑州、太原;调研院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