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汇报(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总结”。
第1篇: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发言稿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的意见和建议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局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体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用人单位积极参与支持的结果,是技术服务机构热情服务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我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面临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是当前各方面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够,工作落实效果不理想。有些部门、企业领导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更多表现为重“伤亡事故”,轻“职业病危害”。有的重视只是停留在书面或口头上,缺少实际行动和措施,没有真正将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加以谋划。
二是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全省各级职业卫生监管队伍总体力量依然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监管人员和必要的执法监察装备,技术支撑体系没有很好建立,导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是部分企业法制观念淡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关注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防护设施落后,管理不严格,治理不到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严重;部分建设项目,尤其是招商引资项目未认真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程序,存在“先上车、后买票,上了车、不买票”现象。
四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维权意识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成为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主要接触群体。由于文化水平低,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少,加之用人单位不认真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导致进城务工人员缺少防护意识和技能,不能依法维护相应权利。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建议: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切实做好2014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2014年,我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局党组中心工作这两个大局,实施顶层设计,强化基层基础,突出重点领域,深化专项治理,不断开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解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正确思想的形成与引导。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的培训,集中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职业卫生专题培训,通过宣传教育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要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期间,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舆论媒体,大力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普及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扩大宣传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从源头预防职业病危害。省局已将职业卫生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纳入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前置,并实现网上统一受理、审查、审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发改、工信、建设等部门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对未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建设项目,不予备案、核准。要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加大考核权重,加强建设项目源头管理。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避免“先上车,后买票或上了车,不买票”现象。要按照省局要求,对安全设施“三同时”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审查。省局将适时对各市(地)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核审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严把准入关。
(三)突出重点,强化执法,深化治理,逐步解决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严重问题。一要做好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国家总局治理进度要求,到今年5月底,没有达到防尘工程治理要求且粉尘浓度超标的,一律责令停止产生粉尘危害的作业;10月30日前,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或经治理仍达不到条件的,要提请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关闭。二要严格职业卫生执法监督。国家总局将今年确定为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省局将委托权威检测评价机构,随机开展监测检验,并发布职业卫生飞行检测情况公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开展暗访暗查、互检互查、执法检查,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要认真编制职业卫生年度执法计划,精心组织,严格执法,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到“零容忍”。三要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各地市要结合实际,继续深化金属制品加工和建筑混凝土搅拌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启动火力发电(燃煤发电)行业
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同时,做好木质家具制造、工业园区职业病危害治理“回头看”工作。在此基础上,再研究确定2-3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专项治理,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顶层设计,打造示范企业,有效指导工作。为突出重点,强化指导监督,省局确定了20家职业健康重点企业,制定了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开展职业卫
生基础建设工作。各市(地)、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重点企业,通过加强和规范重点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培养树立一批管理有序、控制科学、职业病防治效果明显的先进典型企业,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进一步推动全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各重点企业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学习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要围绕建立完善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加强工程防护、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等10个方面重点工作做好落实。省局将组织专家对职业健康重点企业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对工作开展好的企业进行表扬,对不达标企业列入“黑名单”在媒体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五)继续加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力度。省局确定2014年全省新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企业为3188家,同比增幅为15%,并已经将任务分解到各市地。各地要认真研究制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突出重点治理行业领域申报工作,合理测算各季度申报指标,做好任务分解,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申报工作目标。要结合全省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重新开展一次对水泥制造、石材加工企业排查摸底工作,确保全部申报。要做好新建投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及时跟踪新建项目和园区企业投产情况,确保及时、如实进行申报。要加大对未申报企业的处罚力度,对没有及时、如实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强化执法促进申报工作。省局将继续把申报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进行量化考核,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全省通报。
(六)认真完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和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和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试点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今年本地开展《活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要准确掌握现有相关企业底数和生产经营现状,按照国家总局规定的考核标准,组织企业认真开展自检自评工作,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及时整改存在问题,逐一进行考核验收,确保本地区木质家具制造等已开展基础建设的十个行业领域及今年重点治理的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年底前全部达到标准要求,为实现到2015年全面完成本地区、本系统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目标奠定基础。二是在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实施阶段,国家总局将抽取我省的2个市(地)及所属70家用人单位进行材料核查和现场抽查,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我省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综合评价。各市(地)安全监管局要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将执法年活动、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等重点工作与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用人单位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确保评估工作真实反映我省职业病防治水平。
(七)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工作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职业卫生监管队伍至关重要。各市(地)要进一步加大县(市、区)职业卫生监管体制理顺工作力度,要明确所辖县(市、区)职业卫生职能调整时间表,并纳入当年责任目标考核,争取职业卫生监管机构能够独立设置,不能独立设置的也要明确专人负责。今年,省局还要为县(市、区)安全监管人员配置职业卫生现场检测仪器和设备,各地要利用好这些仪器设备,开展必要的培训,依靠科技力量,不断提高县(市、区)职业卫生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省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014-2015年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市(地)、县(市、区)积极筹建丙级检测评价技术支撑机构,以满足本地区技术服务要求。省局将按照有关要求,严格考核标准,开展乙级资质延续工作;同时,扶持技术水平高,信誉好的乙级机构晋升甲级。各市(地)要鼓励技术服务机构跨区域服务,打破区域垄断行为,加大检测实验数据和评价报告审查把关力度,不断提高检测评价机构能力和水平建设。要建立检测评价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对不按规范要求从业的机构,严肃查处;问题严重的要责令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消其资质。要进一步加强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充实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和厂矿企业等领域职业卫生专家,合理调整专家队伍结构,发挥好专家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
同志们,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敢于担当,勇于承重,开拓创新,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深化专项治理,严格执法监督,努力开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新局面,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职业卫生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2012年职业卫生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一、加强和创新监管政策措施,有效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
1.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组织广大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认真学习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提高监管人员依法履职意识和能力。
2.抓好《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根据《规划》及《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将《规划》相关目标任务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3.加强监管政策措施研究。结合职业病危害形势和监管工作实际,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政策措施研究,不断创新监管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促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上水平、见实效。
二、完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机制
4.加强职业卫生法规规章建设工作。启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建立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管、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等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职业卫生法规规章,完善职业卫生监管法规规章体系。
5.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研究起草金矿、木质家具制造、制鞋等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控制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等相关标准,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6.加强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以防治煤尘、矽尘、高毒物质等职业病危害为重点,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煤矿、花岗岩和石英岩类矿山、石棉、木质家具制造等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5个左右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进行重点整治,争取到2013年底这些行业领域率先实现《规划》目标。
三、夯实“三项基础”,完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7.积极划转和落实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积极推动职责划转工作,进一步调整明确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形成责权匹配、上下一致、运转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管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8.加强监管机构队伍建设。加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建设,争取设立独立机构,充实专业监管人员。配备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所需的车辆、快速检测设备、个体防护用品等装备,完善职业卫生监管手段。
9.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整合利用现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职业卫生监管技术支撑网络。研究制定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机构管理规范。
10.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完成国家级、省级职业卫生专家库建设工作。研究制定职业卫生专家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加强职业卫生专家日常管理,建立完善专家工作机制,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四、做好“六项工作”,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卫生主体责任
11.加强宣教培训工作。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继续推进“百千万”培训工程,抓好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研究提出职业卫生领域特种作业人员目录。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教材、大纲建设及师资培训工作。
12.严格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研究制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工作。扎实推进重点监管行业领域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13.加强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研究制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条件、标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程序和制度。启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核工作。研究制定技术服务机构总量控制、区域布局的规划意见。
14.扩大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试点。总结推广江苏、河北、重庆等省(市)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试点经验,依据各地区实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箱包制造、木质家具制造等行业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发放工作。
15.加强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完善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简化申报内容、程序,并加强督促指导力度。建立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通报机制。16.加强行政监督执法工作。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木质家具制造、金矿等行业开展全国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开展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调研检测,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监管。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职业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主体责任。
第3篇:职业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小结
职业健康安全监管方面,我局于今年5月成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股,并从内部调配了3人到该股室开展工作。半年多以来,我局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为抓手,以职业危害专项治理为突破口,以保障“平安大运”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组织全县可能涉及职业危害的企业召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工作动员大会,并邀请了市安监局领导和专家到会为企业讲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二是联合县疾控中心现场检查了可能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36家,下发现场检查记录21份,责令整改指令书4份,立案查处2宗,经检查、教育、要求和督促后,目前为止,我县已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企业有13家,已做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3300余人;三是以水泥生产企业、石粉或灰粉加工企业、电子厂、手袋厂等职业危害较重的企业为主要对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使企业管理人和从业人员提高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进而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关注。
第4篇: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汇报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汇报
一、2012年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一规定四办法”的宣贯工作
一是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以“防治职业病,爱护劳动者”为主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二是在工商贸、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上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三是组织辖区内涉尘、有毒有害、高温、噪声的106家企业负责人举办了职业健康培训班;四是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活动,参与企业达到10家以上,提交答题卡500余份。
(二)突出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职业健康监管
1、开展电子行业专项执法检查。根据我县电子行业的现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整治重点和范围、整治步骤和要求。积极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进行认真地自查,落实整改措施。同时由分管领导带队,联合二股组成专项执法检查组对电子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和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并通过发放职业病危害情况调查表的形式,摸清了电子行业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底数,并在普查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2、开展重点行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根据市安监局《转发关于深化石英砂加工等四项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管字[2012]137号)文件精神。将制鞋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作为本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整治对象。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及日常检查,共下达整改指令书44份,下达整改指令68条。
3、开展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检查。为加强和规范劳动
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对辖区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特种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从业人员对作业岗位的知情权,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三)突出归口管理,综合协调,进一步推进全县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县局树立“大安全”理念,按照归口管理、综合协调、日常监管、联合执法的原则,充分理顺安全监管与职业卫生监管的关系,将职业健康监管与安全监管相结合,在日常监管中,将职业卫生监管的“六查”内容一并纳入,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职业卫生先进企业的创建活动,推荐了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参加全省职业卫生先进企业评选;推荐了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参加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的评选;还深入开展了职业危害申报工作,截止12月底,全县已完成职业危害网上申报的生产经营单位8家,完成企业申报总数128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卫生监管的职能进行了划转,但机构设置不到位;部分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职业卫生的“三同时”审查,对职业危害认识不到位,不愿意如实申报,对职工的岗前、岗中、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建立不健全等等;监管力量不足,缺少专业人员和便捷式的检测仪器,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监管工作要求;劳动者的自我防护和维权意识较差,不愿配戴劳动防护用品等等。
三、2013年工作打算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努力争取成立县级职业卫生监管机构,配备有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不断配齐监管装备,强化技术支撑。2.进一步理顺职业卫生监管与安全监管关系。树立“大安全”理念,将职业卫生纳入安全生产范畴,将职业卫生监管与安全监管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3、继续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活动,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
①.继续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活动。根据我县职业卫生工作特点,今年在电子、制鞋、非煤矿山等存在粉尘、高毒危害严重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从职业卫生管理、工程防护、个体防护、健康监护等方面督促相关企业进行整治。要巩固治理成果,对已进行治理的行业要进行“回头看”,分期分步完成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专项治理。
②.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加大日常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制定并落实年度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计划。继续进行以“六查”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卫生专项执法检查,督促指导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认真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隐患,将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之中,做到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治理。切实加大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企业履行职业病危害防治义务。
③、扎实推进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今年进一步拓展先进企业创建面,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完善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改善劳动者的作业环境,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落实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4、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
①.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加强与发改委、工信委、建设局、工商局、国资委等部门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年度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情况,督促相关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加强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以三大高危行业为突破口,在全县开展对建设单位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规范“三同时”工作程序,做好相关受理、审查、验收及批复工作。积极配合上级开展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试点工作。
5、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职业卫生宣教培训工作 ①.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的申报,粉尘和高毒物品危害比较严重的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冶炼、水泥制造、制鞋、电子制造、装饰材料加工等行业(领域)申报率要达到90%以上。
②.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在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开展以“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防治职业病危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监总局“一规定、四办法”的宣贯力度,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机构,完善制度,落实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
③.抓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严格考核,持证上岗。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
培训工作,使其掌握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从事接毒接害作业。
6、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有关工作,畅通信息报告渠道。加快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反应与处置速度,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对未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严究责任。
太化焦化厂职业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太化焦化厂隶属于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煤炭转换、化产品加工和城市煤气生产为主的中型企业,年生产冶金焦炭约90万吨,现有职工1160......
2012年职业卫生工作汇报今年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关心和指导下,在我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我矿职业健康工作由起步夹断转换到深入开展和全面落实阶段......
安监局关于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我局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于2010年5月全面启动,按照省、市局的安排部署,我局按照上级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城关镇职业卫生工作情况汇报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危害,维护广大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职业......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汇报一、2012年工作的开展情况(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一规定四办法”的宣贯工作一是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以“防治......